APP下载

在传统与现代的边界之上
——我看徐钢的《三教圣境》

2018-06-13ChenZhi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圣境黄宾虹观者

陈 治/Chen Zhi

徐钢的《三教圣境》获得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的银奖。

《三教圣境》是一幅三联画,中缝题长跋。从形制看,是一幅很传统的中国画。题目为《三教圣境》,三教即儒、释、道三教。这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根基,儒、释、道是由中国本土思想和外来思想的融合而成的,三教从分歧、排斥、斗争发展到互相靠拢、吸收,至元明渐趋融汇调和。明朝开始提倡三教并用,三教合一,甚至有人创立三一教,三教在中国思想史上终于合力发挥作用。《三教圣境》正是表现三教荟萃兴盛之地的山水图。《三教圣境》相当传统却不陈旧,甚至是恰到好处地将古今、传统与当下都能很好地承载的作品。

《三教圣境》是将脚步既踏在了传统又踏在了时代上的作品。说它传统,是因为徐钢的《三教圣境》完全以传统笔墨写就;说它有时代感是因为这幅作品有一个很直观的印象,就是有生气。“生气”由写生而来,即写的是当下三教的共生繁荣之地是何种面貌。写生的作品有自然山川的神韵。画论中有“造化入神,画夺造化”①之语。黄宾虹也曾说:“造化天地,有神有韵,此中内美,常人不可见,画者能夺其神韵,才是真画,徒取形影,如案头置盆景,非真画也。”②神韵不仅仅指“造化”,亦指画之笔墨和意境。作者深知画山水仅有笔头功夫是不够的,还要“外师造化”,他没有在传统的程式中被桎梏,踟蹰不前,相反,从写生中来汲取养分,给予了他更大的动力和灵感。“外师造化”是中国传统山水画非常重要的美学思想。早在唐朝时,画家张璪就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绘画理论,是说艺术创作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然而,师法自然不是照抄自然,自然之美不是艺术之美,再要将自然之美转化为艺术之美。这样的过程,是艺术家的内心情思和品格的熔铸,是外化为艺术作品的根本所在。说的是内与外的相互关照,是外在客观与主观思想交汇而成的艺术作品。徐钢“师造化”胜于“师古人”,并不是不“师古人”。他身为现代人,所画山水自有旧时气象,却有个现代的灵魂。这种现象在山水画家中比较特别。由于山水画有着相当完备的绘画体系和传统先贤近乎完美的作品,后人可挖掘的空间似乎不多,要么就是泥古不化的“师古人”,照搬照抄,要么就是缺少意象性的枯燥的笔墨堆砌。他走了一条中间道路,从写生入手,多了时代感和生气,同时在笔墨上追求高超的技术锻造和格调的高雅无俗染。

《三教圣境》令观者感受到了笔墨的美感和魅力。其一是水墨华滋,华滋一般在绘画美学中是指用墨,黄宾虹说山水画的用墨“世间有美酒,就是要善饮者去尝。中国有墨,就是要书画家尽情去用”③,《艺舟双楫·述书下》说“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④,用墨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画面的气韵。华滋既是墨的伸展性又是笔的渗透性。黄宾虹说:“画重苍润,苍是笔力,润是墨彩。”⑤墨似烟云雾霭,缭绕流动,又似空山新雨,明净清透,润泽出情绪的变化。笔墨相合,相互渗化,墨的氤氲之气和笔的力势,自为流动而无雕琢人工痕迹,是以用墨丰富、华滋、自然。墨法的不同运用会使墨的气韵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破墨、冲墨、积墨的交相运用,使墨气淋漓而画成浑然。其二是荒率苍莽之气,有诗云“荒率存真意”(明杜濬《焦山》诗之四),荒率不是草率,而是画家的恣意描写,气贯通达,盛大士云:“荒率苍莽之气皆从干笔皴擦中得来。”⑥“作画苍莽难,荒率更难,惟荒率乃益见苍莽。所谓荒率者,非专以枯淡取胜也。”⑦他的画中勾勒、皴擦、点染、泼墨随手勾画,如行云流水,枯湿苍润随手变幻,苍而弥秀,枯而弥腴。尤其是干笔枯笔的运用很有心得,飞白的出现很适时,既洒脱又不贫气,既有侠气又有书卷气,润厚而生荡漾之意。他的树法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很有“势”,并不是简单的程式化符号,树木各有姿态,林丛合而成势,欣荣繁茂,生机勃勃,笔墨简练洒脱。

徐钢 三教圣境 240×200cm 2014年

《三教圣境》是法度严谨的作品。它遵循着传统山水画的透视美学,令观者产生了一种既视感,观者被作者按照他的意图他的路线带领着进入了圣地其境。这三张联画分别巧妙地运用了传统山水画的“三远法”。陈传席对“三远”的美学意义有如下阐释:“山水画的‘远’对于人生境界有更大的意义。高远、深远、平远,其作用皆把人的视力和思想引向远处,或远至灵霄,或远至天际。总之,要远离尘俗和烦嚣,而随着山的远把人带到远的境界,使人生被凡俗尘嚣所污黩了的心灵,得以暂时的清洗、酥换。”⑧第一幅画表现的是“道”,林木葳蕤,林丛掩映之下有寥寥几间山中屋舍,林木倾斜入势,有荒寂、隐秘、疏落之感。视角由近山望至远山,取景平远,有明有晦,冲融、冲淡。采用平视的视角,令观者有开阔旷达之感,暗合了道家逍遥于世外、练达出世、隐逸于野的心态。第二幅表现的是“释”,山石堆叠而上,石窟点缀其中,画面开合跌宕,大疏大密,山石繁复如人入迷阵。视角自山下而仰山上,取景高远,清明,突兀,明了。采用高远的视角,将佛家俯瞰芸芸众生的慈悲感表现出来,令观者生出谦卑之心和苦涩之意。第三幅画表现的是“儒”,层叠而上的建筑群,正大、宏伟,法度森严,殿宇依次推到云巅,人必须攀登求索才能登顶。视角自山前而窥山后,取景深远,重叠,细碎,深晦。采用深远的视角,将儒家入世、修身济世、“三纲五常”、以仁心治世的宗旨表现出来,令观者感到崇高奋进之意。“三远法”在这三张画中的运用恰如其分,寓意深远。以传统山水画的法度用于《三教圣境》很是恰当,非常有助于观者解读和体会。

现代的圣地之景由外而内,内化成胸中丘壑,手中笔墨,使《三教圣境》这一作品成为在传统与现代的边界之上的平衡所在。

注释:

①黄宾虹《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释·黄宾虹卷》,杨樱林编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次印刷,第38页。

②同①。

③黄宾虹《黄宾虹谈艺录》,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6年11月第1版第一次印刷,第96页、118页。

④王伯敏、任道斌、胡小伟《书学集成》,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412页。

⑤同③。

⑥同③。

⑦李来源、林木编著《中国古代画论发展史实》,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第一次印刷,第411页。

⑧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上、下),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二次印刷,第263页。

猜你喜欢

圣境黄宾虹观者
观日台弄笛
佛门圣境
端午节观龙舟赛
周末骑行圣境山
灿然一灯——再读黄宾虹笔记一则
黄宾虹的佳作
浅析黄宾虹入蜀画作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自然圣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