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新尝试与思考
2018-06-12朱陈香
【摘要】文章以人教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5 Dinners ready 中的作业为例,阐述了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新尝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基于单元话题,设计个性作业;展示创新作业,力求抛砖引玉;利用现有资源,碰撞思维火花。
【关键词】课外作业;新尝试;创新思维
【作者简介】朱陈香,女,杭州余杭人,杭州市青蓝青华实验小学本科;毕业于绍兴文理学院,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个性化作业研究。
《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学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课外作业是将英语教学从课堂、从学校延伸到课外、到家庭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是巩固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教师常常会布置“抄默单词、背诵课文”的机械操练的作业,不仅不能提高学习兴趣,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以人教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5 Dinners ready 中的课外作业为例,分享笔者在布置小学英语课外作业中的新尝试与几点思考。
一、基于单元话题,设计个性作业
1.作业设想。关注学困生,提高参与热情。在以往的小组合作完成的作业中,发现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参与度不高,一般都由能力强的孩子将大部分工作承担下来。能力强的孩子能力得到充分锻炼,而能力弱的孩子却很难找到自己在活动中的价值,久而久之,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低。学生自由组合,把选择权交给学生,当与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完成一项作业,希望可以提高学困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也能够有事干,体验到学习英语的乐趣以及成就感。
实用性和趣味性的结合。常规的抄写默写单词以及造句的作业,纯粹的机械操练,学习的兴趣不高,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笔者希望通过不一样的方式,既能让学生规范抄写单词和句子的作业,又能在作业中体验到乐趣。
趣味话题,激发求知欲望。本单元的话题是食物,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制作卡片的积极性非常高。希望在卡片的筹备、制作过程中,每个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不知不觉中复习了旧知,也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2.作业布置与提醒。基于以上几点设想,笔者在上第五单元 Diners ready的新课前,布置了一条个性化的作业:与同学自由组合,合作完成8-10张与食物有关的卡片(中餐类、西餐类、饮料或餐具)。
小提醒:
卡片中包含图片、四线格中书写的单词以及用对应的单词进行造句或编对话。
组内自由讨论卡片的大小、内容、排版,明确每人分工等,须人人参与讨论与制作。
食物内容不限定,与主题相关即可。(可选择已学、未学、课外了解等)
二、展示创新作业,力求抛砖引玉
笔者任教的是四年级五个班的英语教学,在403班布置此项作业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与展示。大部分学生的作品大同小异,如图1,而其中一组作业受到的学生的广泛欢迎,如图2,
其中有两位同学合作完成的卡片形式新颖,别具一格,突破了单纯制作卡片的范畴。将制作的卡片做成一本菜单式的图册。如图2。
受到3班这两位学生的启发,笔者希望其他班级能出现更多的创意作品。所以,在布置其他四个班的作业时,选择特别突出的几个作品提前进行展示,力求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激起学生同伴学习的动力,在模仿中创新,拓展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学习能力非常强,从图3中可以看出,学生对食物和餐具进行了分类,而且还在每张食物卡片插槽上标注了价格,卡片提供的信息更加丰富。还有学生将画好的餐具裁下来,放在图册中,也很有特色。
此项作业全部由学生自主合作完成,每个组的形式不同,各有各的特色,即使是班里学困生,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参与其中,并体验成功的快乐。上课前,学生们迫不及待地向笔者展示自己的作品,还介绍卡片的特色和自己参与的部分。由此可见,把英语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将会展现不一样的精彩。
比较五个班的作品,班级作品的整体质量的确是越来越高了,但也发现了几个问题:
模仿的痕迹过于严重。笔者将前面班级中优秀的作业进行展示,让其他班级在制作卡片时,有了参考的范本,但也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后面几个班在制作时虽然很用心,但是卡片的类型基本上是模仿了图2的模式,创意方面不够。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完成此项作业的时间成本相对较大。个别学生为了精益求精,晚上做到很晚才睡觉,不利于第二天的学习。
三、利用现有资源,碰撞思维火花
那么,怎样将学生制作的卡片运用到实际的课堂活动中呢?例如,笔者在新授chicken这个单词时,学生纷纷找出自己制作的卡片开始认读单词和句子。同一个单词,学生的图片各有特点,笔者就将学生的卡片放到投影上展示,并请同学们用句子描述看到的食物卡片。当学完几个食物的单词,再组织學生利用手头的卡片进行操练巩固,先组内玩“guessing game”一人比划一人猜,再全班进行,学生热情再次高涨。卡片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了相对真实的语境,在英语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对话学习中,学生利用这些卡片进行对话操练和语言交际。以下是学生利用卡片,在学完新对话后,小组合作创编的新对话。可见,学生自己制作的卡片在学习新词和新句型中,都起到了“点火石”的作用。如图5
A(Mike):Welcome to my home.
B(Zhang Peng): Wow! Your home is so big and beautiful!
A: Thanks. This is my mother.
B: Nice to meet you!
Mom: Nice to meet you, too!
Mom: Dinners ready! Help yourself!
A&B;: thank you!
A: Would you like chopsticks?
B: Yes, please!
A: Would you like some chicken?
B: Yes, please! Can I have some soup?
A: Sure. Here you are.
B: Pass me the spoon, please!
A: OK!
B: Thank you! This snoopy spoon is so cute!
...
四、结语
以上仅是笔者在四上教材中一个单元的制作卡片的新尝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还可尝试其他不同类型的作业,如:制作思维导图、做小调查、拍小视频等等。通过布置形式多样的作业,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促进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张红蕾.小学英语作业的创新设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7(4).
[3]黄小杰.小学英语主题式作业设计思路[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