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背景下通用技术合作学习的运用研究

2018-06-12陈恩仕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4期
关键词:理论知识通用技术合作学习

陈恩仕

【内容摘要】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通用技术学科的升学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合作学习是当前课堂教学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模式,也是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之一。本文以浙江省为例,结合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从通用技术的理论知识、技术实践的教学中如何运用合作学习以及合理评价巩固合作三个层面展开研究,实现通用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通用技术 合作学习 理论知识 技术实践

一、重视合作学习,深化技术意识

通用技术教学主要包括技术理论和技术实践两方面,二者存在辩证的关系。在技术理论知识的教学中,应避免单一、机械的满堂灌,要重视创设与学生已有经验相联系的多样化学习情境,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技术体验,深化技术意识。在合作小组的建设上,要尽量遵从“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进行合理分组,采用4人一组的形式较为适宜,做到“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学习情境的创设上,要遵从“基于问题,基于任务”的原则整合真实情境,情境中的问题应包括多处结构不良的问题,需要多名学生利用各自已有知识与经验,进行互助性的补充并使之结构化。通过这种小组互助性的合作学习形式能使学生形成对技术现象和技术问题的感知与体悟,形成对人工世界和人技关系的基本观念,深化技术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转变自己的角色,改变过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成为课堂的主要引导者。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可采用“参与式模拟”策略来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如让学生扮演设计师、生产产家、用户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苏教版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方案的构思方法》中“设计分析”这一内容的教学,笔者针对下雨天教室里雨伞摆放不方便的问题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对真实情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形成设计分析要考虑“人、物、环境”这一基本思路。那么,具体如何运用合作学习进行教学呢?任务1:作为设计师,要设计“教室雨伞架”你们认为要考虑哪些因素?在学生已有“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不难得出,实用、美观、经济等因素。任务2:雨伞架放在哪里?谁来使用?就需要不同学生互助性的补充了。教师引导:产品设计前不仅要考虑实用、美观、经济,还要考虑给哪些人群使用、在哪些场合使用,这就是设计分析的三要素-“人、物、环境”。任务3:如何放置各种雨伞?如何在不用时收起雨伞架?如何方便同学们取放雨伞方便?请列举可能的解决方案。该任务的完成就要利用有些对雨伞架比较了解的学生,去协助其他学生形成初步方案了。通过小组合作学習,既深化了对技术理论知识的意识,又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尊重个别差异,提升物化能力

通用技术课程中的技术实践活动教学,主要是在已有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产品的模型或原型,培养学生的物化能力的过程。学生在亲自动手制作能力上个别的差异普遍比较大,而且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采用小组互助性的合作学习形式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水平,主要包括了设计、制作几个环节,需要来完成。而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实现通用技术中的技术操作要求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而小组竞争更是能够激发学生的操作动力,培养组内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齐心协力完成任务。

例如苏教版必修1第五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的教学中,采用“教室雨伞架”的制作,对于没有金工操作基础的高中生来说,难度太大,因此笔者选择 “制作小铁锤”来创设金工实践操作情境。本模块的教学是要让学生学会利用常见工具、设备,通过“划线、锯割、锉削、钻孔、攻丝、套丝”等工序制作模型或原型,将意念、方案转化为有用物品,并形成一定的操作经验积累和感悟。那么,具体如何运用合作学习进行教学呢?首先,选择几个操作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对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进行重点培训,为后续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当“小老师”的角色。然后,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采用流水作业的方式进行小铁锤是制作。即一部分学生在锯割的同时,另一部分学生进行钻孔操作,这样就可以大大的提高制作的效率。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随时关注学生的规范、安全操作,并对他们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同时用照片的方式记录学生操作的典型错误。最后,进行作品的展示,教师和其他小组之间根据完成情况进行打分,根据分数的高低给出相应的奖励。采用这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既提升课堂操作的效率,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注重合理评价,巩固合作质量

与普通的教学模式相比,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自然也应该有所不同。首先,要注重小组整体的表现,并以小组的最终成绩作为个人评价和奖励的标准,只有如此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达到合作教学的目标。其次,还要关注到小组中每个学生的表现,对组内贡献突出的学生及时给予肯定。除了传统的教师评价,还要结合小组互评、组内自评和个人评价,评价应以鼓励为主,通过对学生的肯定来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外,在评价的内容上,成果并不能成为唯一的评价内容,学生在小组学习和实践中的创意、态度和表现都应该成为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师来说,采用这种全面的评价方式需要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细致的观察,可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总之,在新高考背景下,在通用技术教学中采用恰当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进入到技术的实际中,提高他们的交流和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人文素养,达到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S].北京,2017.

[2]王娟.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基于项目的学习教学模式[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4(18):102-103.

(作者单位:浙江省玉环中学)

猜你喜欢

理论知识通用技术合作学习
探讨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践
通用技术课堂中开展技术试验的实践和思考
高校食堂经营管理
高职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理论知识与设计项目的衔接研究
新形势下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产生的影响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