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养成教育的实践初探
2018-06-12赵兴华
赵兴华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特别是对可塑性很强的中学生,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重视养成教育。作为中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校园度过,学校这个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学校如何把握养成教育的特点,顺应时代变化,捕捉学生需要,较好地处理养成教育过程持续性和内容灵活性的关系,实现养成教育的不断创新和深化,是实施养成教育的关键。学校在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的许多做法,应加以探讨、完善和深化。
一、领导重视,常抓养成教育
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不是靠某个人就能办好的,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上上下下共同努力,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齐抓共管。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把习惯养成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长效评比机制,促进工作长期开展。建立通报制度,将习惯养成作为重要内容每周进行一次情况通报,要注意横向和纵向之间的联系,各方面要求要协调一致,学校領导重视,常抓养成教育。
二、以制度规范行为,以制度引领行动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规范学生言行,增强学生的规范意识。根据学生不同的身心特征、年级特征,开学初可以让学生集体讨论制定《班级公约》,每位学生签名承诺,形成潜意识的自我约束。军训结束后,便着手实施政教处制定的《学生宿舍规范化管理条例》《教室规范化管理条例》和《卫生区域量化考评办法》,将军训期间形成的内务训练成果巩固下来,形成一种习惯。养成教育是育人的基础工程,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不是某个人或是某些人的工作,而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需要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参与的工程。为此,要确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理念,要求全体教职员工都要以严谨的行为和良好的表率成为养成教育的实施者,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职员要做到管理育人,工人要做到服务育人,让学生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能受到教育。为此,学校在管理制度方面,要制定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以“勤政、奉献、开拓、高效”为宗旨制定学校领导岗位职责;以“立志、尚学、求实、创新”为宗旨制定学生行为规范;以“爱校、爱生、爱事业、讲奉献”为宗旨制定教师岗位职责。如《教师十要十不要》《教师文明用语与文明忌语》《禁烟规定》《职能部门岗位职责》《教职工工作考评制度》等,并通过全校大会,以及其他各种教育形式,贯彻到干部教师的工作中,使全体干部、师生的行为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这些规章制度也督促教职员工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为学生做好表率,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和谐有序的工作学习氛围,保证养成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重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能力的增强,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保障。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就要以学生为本,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转变德育教育观念,完善德育方法,改变德育途径。可以尝试建立校纪校风督察组、校园卫生督察组、校园文化督察组,以学生为主体,由政教处和音体美教研组负责,根据相关管理条例,每天对各班各方面进行量化考评,形成操行评定。在评定过程中,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老师如果发现了学生不好的苗头,就要及时制止,及时教育。可以尝试实行班级自治管理,让学生积极主动,敢于去管理,愿意去管理,有能力去管理,自觉投身到班级管理。全班学生在班主任所列岗位中根据自己的能力及喜好自行选择岗位,承担班级管理任务,参与班级管理。为了使管理有序,彼此协调统一,需要对一些职责进行明确。如班长除无权给学生请假和不能擅自对学生进行惩处外,全权管理班级的一切事务,督促其余成员的工作,安排值周组的值周工作等。班长助理负责协助组长落实小组管理,安全、纪律和出勤。秘书长负责班级学风建设和督促学科代表。生活委员负责卫生打扫的监督及有疾病学生的晨检、班级文化建设等。文体委员负责每天的“两操一活动”的组织、监督等。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养成教育的归宿。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不教。在育人过程中,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教育常规管理中来,让学生自主管理、自我管理,班主任就能从繁锁的常规事务中解脱出来,学生就能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构建德育网络,狠抓队伍建设
为了有效地挖掘和整合学校德育工作力量,形成全员育人的“大德育”体系,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领导小组成员分工,将学校德育工作细化为每个人的职责,形成“校长―政教处―年级―班主任”的管理网络和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参与实施德育的格局。在注重德育领导机构力量配备的同时,学校要十分重视德育队伍的建设,即教师队伍和班主任队伍建设。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是学校加强学生养成教育的必要前提,也是关键,正所谓“正人先正己,教人先自教”。教师的行为表率是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养成教育的有效方式。教师的模范行为是推进学生进行道德实践和行为仿效的榜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兴趣爱好,他们必然在教师中寻找自己的榜样。各学科教师的群体形象及教师平时的一言一行,本身就是养成教育丰富的资源和最形象、最生动、最富有感召力的教育。因此,学校在狠抓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同时,要重点强调师德建设,大力提倡“爱学生、爱学校、爱事业”的三爱教育,力求以优良的师德师风去感染、教育学生。在师德教育中,做到治本为先,抓起点、抓风气,对教师高要求、严要求,大力倡导“学校无小事,教师无小节”的育人观念,从教师的自我养成、自我完善着手。特别是在仪容仪表、言谈举止、遵纪守法、爱护学生等方面,教师要做到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
班主任队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是学校实施养成教育的关键,班主任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养成教育的目标能否落到实处。为此,学校要加强对班主任队伍的培训工作,做到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每周召开一次班主任会例会,通过例会组织班主任进行理论学习,向班主任传递最新的德育信息与方法。请优秀班主任作班级管理和教育学生的经验介绍,外请教育专家举办讲座,从而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班级管理和育人工作。
五、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好习惯
学校要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主题教育。如:举办“法制教育”“心理健康”“交通安全”等讲座,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感恩教育,通过系列国旗下讲话,引导学生把感恩的实际行动体现在对老师的尊重上、体现在对父母的理解和关心上、体现在对他人的友善和帮助上。进行教师礼仪、学生礼仪培训活动,切实提高中学生文明礼仪素质,提升师生的文明形象,建设和谐、团结、向上的人文环境。组织全体师生观看“国防教育”表演,丰富师生的国防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为了提高学生素质,学校要创立自己的品牌“体育艺术节”,推出师生书法、美术、摄影作品比赛、黑板报比赛、广播操比赛、运动会以及文艺汇报演出等多项活动,为师生提供广阔的表现舞台。开展“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远离黑色网吧”“文明上网”“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等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意识。
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在活动中也体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增强了伙伴间的合作与团队精神,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实现活动中锻炼人、活动中培养人、活动中塑造人的育人目标。
六、进行考评,巩固养成教育
通过班级量化考评,对优秀督察员进行表彰奖励,表彰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等同班主任绩效硬挂钩的评比活动,增强学生的班集体荣誉感,培养每一位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规范学生的行为,促进学校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形成,激发学生争当校园“榜样”的热情,使学生逐渐形成自我约束的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自我教育的能力。
七、家校配合,促进养成教育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所以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俗话说:“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孩子们将受益终身。
中学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相互协调、通力合作,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当代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责任编辑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