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
2018-06-12陈琼
陈琼
抓教育,就是抓百年大计;办学校,始终以育人为本。没有质量作保证,育人就会丧失根基、迷失方向,学校就將无法生存、无力发展,教育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功能和存在的价值。
一、质量目标明晰化,凸显“质量第一”
校长的思想认识与行动是否到位是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校长要重视教学工作,视质量如生命。
教学质量始终是学校监测的最重要内容。我校将质量监测分为四个层面,即校长、教学处、学校质量监测小组(教研组长和学科骨干教师组成)、任课教师共四层。
二、 教学管理制度化,体现“精细管理”
学校制订“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对教学的全过程管理进行了细化和规定,要求老师们按常规管理制度施教。配套制定“学科常规管理制度”,对教学的备、教、辅、改、评、研、析等环节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聚焦课堂是办学的基本策略。抓好“教学八环节”的落实,让“教学八环节”工作规范成为每个教师不可逾越的底线。
1. 有效备课。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之一来自备课质量,学校要完善集体备课机制,凸现“以学定教”的备课宗旨。
2. 有效考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学校实施“日清”“周结”“月测”“期评”的学习评价模式。
⒊ 有效作业。每学期初,各科组长联同备课组长一起,详细地研究并制定出各年级作业方案,各备课组有规定的必做、必检作业,各教师根据各自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一些特色作业。
三、教研活动规范化,深化“优质课堂”
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可以采取“培训导向、示范引领、课堂打磨、专题研讨、课题带动”的思路与策略,促使全体教师转变观念、更新方法、优化策略,打造高效课堂,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一)培训导向
每学期的预备周,各学科组长从整册教材入手,再到每一单元、每一课时,引导老师逐一解读。通过培训,促进教师深入解读教材,读出教材的总体架构与价值取向;细致解读教材,读出教材应有的内蕴和教育信息;多元解读教材,读出教材的编者旨意和教学要素。
(二)示范引领
一方面邀请著名的特级教师上示范课、做学术讲座,传递课改经验,引领教学方法;另一方面邀请区域或者学校的骨干带头示范,通过示范课、研讨课,推广课堂教学改革成果。
(三)课堂打磨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学校运转的主轴,其中“磨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研究方式,最能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快速提升。
(四)专题研讨
每学期初,各科组长应确定研讨专题。各学科深入挖掘课堂教学中有价值的教学问题,提炼成校本课题,开展专题研究,并逐步打造成本学科的课堂教学特色。
(五)课题带动
课题引领是学校科学发展的引擎。学校根据新课改要求,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和教师成长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教育科学课题研究。
四、教师培训系统化,彰显“教师第一”
学校要树立“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理念,搭建多种平台,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一)强化一种意识:阅读
通过个性阅读、主题阅读、专题研读、分层阅读相结合,通过备课组、科组、校级读书会等形式,为教师精彩的人生奠基。
(二)寻找两个支点:思考和写作
“思考就是自我唤醒,思考是心灵成长的原动力。”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思考更有效。每一位教师要养成思考的习惯,不断反省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得与失,“对症下药”、寻找对策,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三)落实三层培训
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促进所有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根据教师的不同学历、资历和教育能力,科学地分成“入格培养”“升格培养”和“风格培养”三个层次,实行分层培养,分类培训。
(四)练好四样基本功
“三字一画一话”即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简笔画、普通话,这是小学教师的基本功,也是每一位小学教师的立身之本。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新型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的基本功绝不能丢。
(五)用好五大平台
学校充分利用五大平台,将教师培训落到实处:网络教研平台、培训学习平台、校本研修平台、比赛评优平台、教师讲坛平台。
责任编辑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