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山村旧貌换新颜
——海南五指山市人民法院推进精准扶贫成效显著
2018-06-12余庆鹏通讯员
见习记者/余庆鹏 通讯员/王 烁
“现在生活有盼头了,也不用再为孩子上学的生活费发愁了,非常感谢法院的帮扶人员,他们是真正关心我们贫困户的人。”朱春霞脸上洋溢着微笑,如今的她已经彻底“脱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虽然每个月还有数额不小的医疗费用支出,但是在五指山法院的帮扶下,她进入了村里清洁队,再加上丈夫种养农副产品的收入,一家人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五指山市是海南5个国定贫困县之一,什哈村更是处于五指山市的偏远山区,下辖太吴、什荣、保农、什哈、牙日一和牙日二等6个自然村共206户723人。由于交通不便且耕地较少,多年来什哈村贫困“灾情”尤为严重。2016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42户136人,是五指山市脱贫攻坚的定点帮扶村。自2014年初,五指山市人民法院被确定为该村的帮扶责任单位后,全体帮扶干部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需,在案多人少任务重的情况下,院党组书记、院长薛蕃超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带领帮扶干部们深入一线与村干部和贫困户共同剖析致贫原因,商讨制定脱贫方案。截至目前,该村已有39户127人达到海南省委、五指山市委的脱贫标准,并全部退出贫困户名单。曾经“与世隔绝”的什哈村正发生着由内而外的“蜕变”。
“我种的瓜菜又要收获了,我房子也改建完成了,以后刮风下雨都不怕了。”脱贫户朱克荣站在新房子门口,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我在去年12月份就已经脱贫了,去年我光靠卖猪就赚了上万块钱,卖鸡也赚了5千多块,今年我打算再扩大一点规模,真是打心眼里感谢法院!”
据介绍,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切实提升帮扶质量,改变什哈村的落后风俗和思想,鼓励贫困户勤劳致富,五指山市人民法院成立了定点挂钩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由院党组书记、院长薛蕃超担任组长,各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并转派13名年轻法官担任帮扶责任人,根据被帮扶村的实际情况确定帮扶计划和措施。同时,为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各帮扶责任人积极宣传,多方引导,发动村民将种植瓜菜和养殖家畜结合,大力发展以种植业、养殖业两条腿走路的脱贫主导产业。同时,各帮扶负责人通过“1︰6︰3”(合作社占一成、贫困户占六成、剩余三成按劳分配)的分红模式引进百香果、五脚猪、油茶、益智等种养合作社,鼓励贫困户亲自参与劳动,增加贫困户收获感。另外,村内每月按时组织农户观看扶贫电视夜校,派遣院领导或帮扶责任人陪同观看,邀请专家现场讲解,采取手把手教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村干部素质和村民劳动技能,转变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我刚到什哈村的时候,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严重,基础设施和生活习俗都很落后,村民的房子和村委会都十分破旧,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的需求异常迫切。”什哈村第一驻村书记胡春发说。
做好扶贫工作,首先要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基本消除人居卫生健康隐患,让各项扶贫措施精准落地,促使村民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五指山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薛蕃超认为,想要让村民坚定脱贫的信心,首先要解决“三保障”问题(住房安全保障、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为此,五指山市人民法院投入了大量资金,每年从办公经费中挤出3万元,重点改善什哈村基础设施建设,并要求帮扶责任人进行入户调查危房改造,宣传危房改造政策,积极帮助已确定的16户危房户向政府提出危房改造申请。2017年,五指山市人民法院投入约68吨水泥、270包腻子粉等用贫困户于危房改造,还下力气解决了全村的饮水安全问题。目前,全部房屋封顶完毕,80%建房户住进了新房。
五指山市人民法院在什哈村开展大调研大排查活动
“如今的什哈村改变太大了,马路变整洁了,村民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在明亮宽敞的什哈村委会中,胡春发欣慰地向记者说道,2017年以前,什哈村委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办公条件简陋,村干部们的扶贫积极性都大打折扣,后来,五指山市人民法院先后投入近10万元完善各项基础设施,为村委会修建起了围墙和篮球场,并不断加强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建设,指导什哈村成立党员突击队,不断提高村干部各项素养,并安排专人负责环境卫生监督巡查,让村民从生活中的点滴感受到幸福,坚定脱贫致富的信念。
据薛蕃超介绍,扶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五指山市人民法院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和上级法院的要求部署,紧密结合法院工作实际,坚持“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带党建”的工作思路,将扶贫工作作为践行司法为民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在开展扶贫电视夜校和进村帮扶慰问活动的过程中,坚持“扶贫先扶志”的原则,把对老百姓的思想教育放在第一位,通过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两学一做”精神和省委刘赐贵书记“建设美好新海南”的愿景等,强化老百姓对当前各项政策精神的领会,引导百姓摒弃落后的思想和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近年来,五指山市人民法院通过“五网建设”,使什哈村的交通更为便利,促进当地百姓与外界的交流,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为青壮年劳动力“走出去”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就是争一口气,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朱绍宝个子不高,身材消瘦,但黝黑的脸上充满了自信和骄傲。如今的朱绍宝已经住上了依靠自己奋斗建起的两层楼房,整洁的客厅内,红木沙发、液晶电视等家具设施一应俱全,令人无法想象他曾是一名贫困户。2年前,朱绍宝一家六口人还挤在两间破旧的瓦房里,家中还有年迈父母和正在上五年级的大女儿,由于条件有限,两岁的小女儿只能寄住在外婆家。2016年6月30日,他们家被纳入贫困户。
“当时最怕的就是下雨天,因为房顶会漏水,要用桶来接着,只要下雨就会一晚上都睡不着,刮台风的时候就更不用说了。”朱绍宝说,由于交通不便,而且又要照顾家庭,当时夫妻二人只能轮流外出打零工来维持家用,生活既迷茫又艰难。
“成为贫困户后,法院的工作人员一直关心我们家的生活、工作情况,给我们送来了猪、鸡、鹅苗,帮助我们建起了新房子,逢年过节领导还亲自带队下来慰问,他们对我的帮助我自己都数不过来了。”提到五指山市人民法院的帮扶情况时,朱绍宝赞不绝口,“感谢的话我不知道已经说了多少次了,但是每次想起他们,我的心里都是暖暖的。”
在帮扶人员的帮助下,朱绍宝积极参加扶贫电视夜校和养殖培训班,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仅用不到六个月的时间便成功脱贫。如今,朱绍宝养殖了32头五脚猪和80多只鸡,还承包了鱼塘,一年收入不低于两万块钱。“现在路也好走了,不管去哪里都比以前方便了很多,等媳妇回来了我就带着另一名贫困户出去打工,我富了,也要带着大家一起富。”朱绍宝自豪地以“土豪”自居。早在去年,他就已经带着一名贫困户外出打工,他说准备尽自己的力量带动其他贫困户一起脱贫、共同致富。
2017年9月中旬,“杜苏芮”台风与海南“擦肩而过”,期间,全省共出现路树倒伏8000多株,大小面积边坡坍塌45处约6000立方,水漫路面18处以及一些广告牌牌面损坏散落等情况。但是,肆虐的风雨和恶劣的路况并没有阻挡住心系群众的五指山市人民法院扶贫工作人员的脚步,在台风刚过境的第二天,帮扶人员便克服重重困难,携带慰问物资深入贫困户家中慰问走访,指导贫困户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帮助他们尽快投入生产劳动,加快贫困户的脱贫步伐。“台风刚过,第二天早上就有人来敲门了,路途弯多路险,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进来的。”朱绍宝感慨不已,“如果我们需要帮助的话,只要一个电话他们就从市区下来了,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他们每个人的名字、做的每一件事。”
薛蕃超表示,通过2017年的整改,目前还有三户未脱贫的贫困户因新建住房的门窗和瓷砖没有安装和铺设,尚未达到居住标准。2018年五指山市人民法院将积极与乡政府沟通,合力完善贫困户住房条件,力争在2018年底让这三户贫困户住进新房,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下一步,五指山市人民法院将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和上级法院的要求部署,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时刻不松懈,持续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巩固扶贫攻坚成果,结合五指山市生态核心区建设,为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提供护林员、保洁员等就业岗位,让贫困户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杜绝脱贫户的“返贫”现象发生。
目前,五指山市人民法院在什哈村开展大调研大排查活动,13位帮扶责任人对全村进行逐户走访、挨家调研,彻底摸清摸透全村是否存在贫困人口“漏评”“错退”等现象以及村民产业需求情况。他们将针对排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探讨解决方法,确保贫困对象准确无误、脱贫任务完成情况真实可靠。
“我们现在已经‘小碗换大碗’了,村子也完全变了个样,这都是法院的孩子们一遍一遍‘跑’出来的,辛苦他们了。”朱绍宝父亲脸上的皱褶在雨后的阳光下缓缓舒展,幸福在笑容中弥散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