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队伍建设问题
2018-06-12佘欢欢
尹 洁, 佘欢欢
(西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054)
一 、研究背景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七大战略之一,是新时代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有力举措,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第二次借助农村发力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促进中国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繁荣。
近年来党中央释放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使乡村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但同时很多困扰乡村发展的问题依然没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解决,如农民文化道德修养不够、乡村干部核心价值观发生偏移、乡村社会实利化倾向凸显以及乡村伦理道德观念淡化、乡村道德建设乏力等现象仍屡见不鲜。乡村道德困境和危机的出现,不仅涉及单纯的经济问题,还涉及乡村农民、乡村干部、农业农村人才群体等多方角色的管理。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农民、乡村干部、农业农村人才群体构成的乡村振兴队伍状况的道德水平及引领作用,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
乡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实现乡村振兴主要靠的也是农民。在2012年和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均被提上日程。在2017年1月出台的《“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至2020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将达到2 000万人[1]。与传统农民不同,新型职业农民把务农作为终身职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经营规模较大收入也较高,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作为未来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他们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点人群。
乡村干部素质和领导能力状况,关系到党在乡村执政根基的牢固状态。十八大以来,我国乡村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2017年12月28—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召开更明确了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打造成为未来要干好的重要事件之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乡村干部素质的要求更高,如以当前精准扶贫、全面小康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乡村治理理论、政策,完成时间紧、任务艰巨,如何理解和掌握党的这些理论和政策,实现高效如期完成,需要乡村干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乡村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全面进步,人才队伍是根本。乡贤作为其中的重要构成,对乡民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引领与规范作用,在乡贤文化的传承建构中责任重大、影响巨大。2011年3月《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的发布、2015年和2016年乡贤文化均列中央一号文件中,2017年新乡贤文化再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这些都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全面展开打下稳固根基。
二、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一)乡村农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农民素质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
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无论是在物质状况还是精神状态上,农民生活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素质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已经有8 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里落户[2],在促进物质生活状况不断改善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文化素质、技能意识及市场意识等的不断提高。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截至2016年,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中拥有高中或中专文化的比重比2006年提升了3.0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上文化提升了1.0个百分点。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农村脏、乱、差,农村人不讲文明的形象不断得到改善,干净舒适的乡村生活环境逐步成为农民心中的向往,农民的精神面貌不断优化,农民素质的整体水平不断上升。
2.农民外流程度严重
图1 2013—2016年全国农民工总量、外出农民工、本地农民工数量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近年来,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向非农产业转移,常年居住在乡村的人口逐步减少。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2013年到2016年,全国农民工总数从26 894万人增加到28 171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和本地农民分别从16 610万人和10 284万人增加至16 934万人和11 237万人。在一些贫困地区,甚至造成很多上级对口支援的专项扶贫项目,如分配到户的种植或养殖帮扶项目因缺少人力资源而不能落实或推进缓慢。
3.在乡务农农民质量退化
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乡村本地剩下的都是年龄大的老人、年龄小的未成年人或需要看病治疗的体弱人等,致使在乡实际务农的农民质量不断下降。他们大多文化程度不高,缺乏现代化的生产系统所必需的文化和技术素质,合作意识也不强。由于他们信息采集和市场博弈能力有限,对农产品市场信息反应不快,多数仅限于传统的种植,产业特色不明显。他们对务农没有科学的中长期规划,发展方向也不明确。对于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缺乏必要的认识和了解,大多数时持保守态度,劳动生产率也较低。受决策管理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限制,他们大多数人的日常生产生活没有财务收支记录,更没有成本核算、效益分析,使农业的兼业化和粗放化不断发展。
(二)乡村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乡村干部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和社会对乡村工作关注力度的加大,乡村干部的综合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在村治行为中,越来越多的乡村干部能够做到积极努力为村庄发展着想,把为村集体服务作为自己的事业来做,做到善治。绝大数乡村干部对国家发布的涉农政策持高度的政治认同,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粮食补贴等“四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都得到了乡村基层干部的高度认同与积极落实。他们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更加科学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大学生村干部到基层任职后,发挥头脑活、干劲足、兴趣广的优势,在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处理农村矛盾、活跃农村文化等方面发挥自身的价值。有些基层干部还充分发挥自身示范和带头带动作用,甘于奉献,不断探索学习发展农村经济方面的先进方法,促进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2.乡村干部队伍建设资源不足
受人口流动的影响,乡村干部队伍中的青年干部比例偏低,后继乏人,出现断层现象。一些本地爱农、懂农的年轻干部青黄不接,乡村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失衡,老龄化现象非常严重。调查显示,当前大多数乡村干部主要由40~60岁的中年人群构成,青年干部相对较少。尽管中年人群对乡村有感情,在乡村治理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在学习新的政策、掌握新的治理方式紧跟时代脚步上仍有力不从心,急需年轻干部增添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尽管现在相关部门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方式选派大量的村干部到村两委服务发展,但其中不少人并未真正留在基层,而是被当做“人才”借调到上级部门去了。
3.部分乡村干部工作作风问题突出
目前部分乡村干部工作作风问题依然突出。他们自身学历较低,平时又不爱学习,乡村管理知识缺乏,对农村改革工作重视也不够,在乡村治理运作中无所作为或胡乱作为。再加上乡村干部报酬相对较低,工作任务繁重等,一些村干部在落实政策和工作任务时,始终停留在乡镇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一味服从状态,对基层工作缺乏主动性。还有些干部欠缺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怕麻烦、怕担责,做村里的“老好人”。在很多地方村民委员会的家族化成为趋势,村级之间的普遍债务又使得村民对村委会干部的监督成为空白。在部分地区乡村干部的行为不民主,在进行村务管理时,独断专行、主观随意,既不听取群众意见,也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村务公开流于形式,显然已是村民的“主人”,而非村民的“仆人”。
(三)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不足
1.农业农村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改革开放以来,受益于中央及各部门对农业农村人才的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在《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中提到,到2020年实现农村实用人才达到1 800万人的目标,按照农业部最新调查数据,2016年末全国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已接近1 900万,提前完成了2020年规划目标任务[3]。很多地方努力探索农业农村人才成长模式,通过落实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干部示范性培训,目前以培训班的方式累计培训人已达36 000多人。在一些地区积极落实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现今每年培育青年农场主1万人。“百万中专生计划”的有效实施,也为农村培养106万名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实用人才。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起到重要作用。
2.乡贤参与现代乡村治理意识增强
现代乡贤群体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乡贤,既包括乡村本地有才有德之人,也包括外来但身上兼具学识、科技等愿意为乡村建设尽力的人。他们积极发挥自身标杆和实现乡村振兴加速器的作用,参与现代乡村治理的意识不断增强,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刺激农民不断学习上不断发挥自身能量。在政府的牵头组织下,不少乡贤群体积极参与农村“传、帮、带”活动,发挥自身领头雁作用,促进更多人致富。他们生于乡土,精于本土事务,村民们的家长里短、分角斤两之事,他们利用其人格魅力和在群众中的影响力,站在国家和社会的高度,以公正的立场、务实有效的沟通技巧和说服力,说服当事人依法维护个人利益,服从大局,服从国家利益。他们精心治理小环境,产生示范效应[4],不断激发其他村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力量。
3.农业农村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
农业农村人才作为三农事业中的关键,其培养任务需要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目前农业系统和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一盘棋培养农业农村人才的局面还没有完全形成。部分地区基层机构改革后编制数量缩减,尤其是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削减严重,导致农技推广人员力量不足。又因基层经费紧张,农业农村人才工作多而繁杂,对他们进行培训学习更新知识的时间和机会减少,影响了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发展后劲。在现有的一些培训内容上,也没有考虑受众群体的接受程度不一,其与现代农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等内容衔接也不够,无法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需求,很难与农民提高素质和创业兴业的需求同步。
4.农业农村人才能力总体偏低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人才能力参差不齐并且总体偏低。由于当前农村生活条件不够完善,生产条件落后于城市,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的农业农村人员在乡村留不住。现有人员大部分的文化水平不高,还只是掌握着传统农业技术,并且有些技术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民所急需的技能产生偏差,掌握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人才明显偏少。由于缺乏吸引人才的体制机制,许多在城市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知识技术水平的劳动者也不愿再回到农村从事涉农工作,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每年新进的毕业生数量很少。同时,很多地区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绝大部分是由乡村的能人组建的,乡村能人也是农民,他们受教育程度较低,经营管理水平欠缺,知识更新慢,致使农业农村人才整个队伍培训成效受到影响,能力增长更加缓慢。
5.乡贤群体流失严重回流困难
近年来,随着乡村人口流动的加大,常年居住在乡村,扎根乡土,能够以实际行动教化乡民的这类乡贤也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乡贤选择了进城,他们在农村的示范效应扩展面越来越窄。由于目前大部分乡村地区的基本建设和基础设置、社会保障以及文明程度等都远不及城市,再加上有些在城的乡贤回乡次数较少,与村民之间的人情往来越来越淡,沟通交流越来越少,原有的人情味逐渐减少,村民对其信任感减弱,参与乡村治理中的难度反而加大,但凡已经走出来的农村乡贤,都不愿再回到乡村。“农村精英不回流,已经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阻碍之一”[5]。此外,有些人回乡后求名图利,对待村内工作粗糙、散漫,民主意识淡薄,也为做好乡贤人群的回流工作增加了难度。
工程实践中,裂纹的3种形式可单独出现,同时可组合出现。由于张开型裂纹KI是工程实践中引起结构失效最为首要的形式,且最为普遍,故成为本文讨论的重点。
三、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队伍建设问题分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城乡统筹到城乡融合,既是对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改善等乡村建设取得巨大成效的肯定,也是立足当前乡村建设面临的困难及问题,从本质上推进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判断。通过对当前乡村队伍建设现状的分析,针对其中的问题可做如下分析:
其一,农民增收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近年来,由于粮食比较收益偏低并呈下降趋势,农业保险覆盖农业生产范围较窄,国家农业政策扶持目标不够精准,以单纯农业生产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并不明显。再加上农村社会保障还不完善、农业劳动的艰辛,在这种情况下势必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许多青年村民、特别是其中的精英,大多数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他们或经商办厂,创立个人事业;或外出打工,求自身发展,相当一部分人已经离开了农村,进城工作和生活。农民的大量外流,使在乡务农农民的质量呈现退化。
其二,因乡村本地青壮年人才流失的情况较为严重,加上乡村工作任务繁重,待遇偏低,因而很难吸引既懂管理又有强烈的为民服务意识的优秀青年人才加入。不少现任的乡村干部自身受教育水平较低,思想观念滞后,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市场竞争的意识都较弱,加之自我管理意识不强,这就成为制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大瓶颈。
其三,在农业农村人才建设上,由于受人才政策和培训运营资金的影响,农业农村人才参加培训的机会总体偏少,有些培训的内容还缺乏实践性,针对性又不强,无法使他们在实际中结合农户的需要为其提供指导,影响了他们能力的提升。当前年龄集中在35~50岁的农业农村人才偏多,老龄化的现状也直接影响对农业农村人才整个队伍的能力提升进程。乡贤虽然是乡村中的能人,在民众中间有一定的威望,但毕竟是农民,接受的文化教育有限,特别是有些人对国家法律制度的理解并不到位[6]。从目前的情况看,对乡贤文化宣传不够,乡贤在乡村的施展空间狭窄,乡贤参与乡村现代管理机制不健全,从而直接导致乡贤流失严重,回流困难。
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队伍建设路径探究
(一)强化乡村干部队伍建设,培养新时代的新型职业农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变乡村面貌,坚强有力的乡村干部队伍是落实战略实施的保证。对乡村干部工作作风的管理,不能只停留在文件上、停在口头上,而应贯穿于有关政策实施的全过程,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程中。加强乡村干部培训力度,既包括依法办事、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能力,也包括培养他们主动适应新形势、准确传递市场信息,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还包括善于集中群众智慧、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的能力,还需有善于化解矛盾纠纷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增强乡村干部的服务意识,强化监督,使之成为国家与农民、农民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农民科技文化状况在乡村建设中占据重要分量,并最终决定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要根据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积极培育新时代的新型职业农民。目前我国粮食的刚性需求仍将持续增加,利用多种途径加强对农民农业知识的普及和培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水平和生产技能,激发他们学科学、用科技的积极性,向科学种粮要效益。党的十九大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土地承包政策的进一步明确并稳定,对此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以农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县域政府等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城乡新型粮食产业化经营体系,通过抱团取暖方式,解决农业发展上出现的问题,也培养农民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乡村振兴主体[7]。
(二)引导农业人员合理流动,搭建平台以吸引乡贤回归
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将使城乡发展差距缩小,农村发展活力被激发,最终达到城乡共同繁荣。乡村要努力抓住战略机遇,提高资源利用、劳动生产和土地产出率,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联动发展,振兴小城镇经济,完善农民的社会保障,使当地村民有更多的机会和渠道实现就地就近就业。通过当地经济的发展,缩小在乡农民与外出农民的收入差距,积极引导农民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渐次转移,达到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更合理的流动,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人力基础。
乡贤不一定都是“富人”“老板”,许多乡贤是依靠农业收成或者手工业经营的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当前状态下,让进城的优秀乡贤人群放弃工作回乡参与建设的可能性不大,也不公平。对此,要大力培育新乡贤,重视他们在参与现代乡村治理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对乡贤文化的宣传指导,积极搭建凝聚乡贤的平台与环境,鼓励他们用自己的经验、学识和专长反哺桑梓,从而促进在外乡贤回归。对于从农村走出来的有为青年,创造环境鼓励引导他们返乡创业,将新技术、新知识带到农村,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思路、新活力,[8]参与乡村振兴的建设。
(三)加强乡村的人才引进和培训,落实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和支持政策
乡村干部作为我党执政大厦地基中的钢筋,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任重而道远。在大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各种人才引进政策,广大农村也同样需要人才引进政策,以真正吸引农业技术与管理人才[9]。对于乡村干部,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制定村干部的合理报酬,以将优秀青年分子吸引到村干部的岗位上;在政治上多教育和爱护,在工作上多支持和理解,在生活上多关心和照顾,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使他们能全心全意地在基层工作。积极为大学生下乡创新、创业创建“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环境。在充分发挥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干部等人员的优势和特长时,要注重对本村人员的培养和管理,实现乡村干部的内生性供给。
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农村人才这个强农兴农的根本。要尽快严格按照培训规范,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培训和实训工作。整合优势培训资源,加强师资建设,做到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农业农村人才培训,做到真正的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强调培训要结合农民的需求,要与农业重点项目相结合,及时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农业农村人才的培训经费,建立专项培训资金,建立对农业农村人才的联合表彰机制,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使他们不断提高素质,适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曹茸.为了2000万新型职业农民茁壮成长[N].农民日报,2017-02-22(08).
[2]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解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J].农村经营管理,2017(11):7-8.
[3] 沈立宏.打好农业农村“人才牌”培育乡村振兴生力军[J].农村工作通讯,2017(23):54-55.
[4] 谢开勇,谢寒,张建.新农村建设推进中的乡贤群体建设——基于调研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16(8):100-105.
[5] 杨军.乡贤文化与乡村治理探究[J].未来与发展,2015(3):98-103.
[6] 魏后凯,彭建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与小康社会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118.
[7] 袁金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着力点[N].学习时报,2017-11-06(04).
[8] 本报评论员.锻造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九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N].农民日报,2017-11-11(02).
[9]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居安思危——中国粮食安全的忧思与出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