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久跑教学策略的探究
2018-06-11周云
周云
耐久跑作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重要评价指标、中考必考项目而备受关注。因耐久跑练习持续时间长,内容单调枯燥,导致学生对耐久跑项目兴味索然。笔者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分析并实践,通过采用语言激励、特殊音乐等教学手段,结合比赛、游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练习积极性,提高耐久跑能力。
一、针对性的教学手段,有效转移学生注意力
1.“莱格尔跑”——音乐的运用
练习目的:针对耐久跑单调、枯燥的练习特点,利用音乐伴奏等辅助手段进行趣味性练习,通过节奏变化转移注意力,消除身体疲劳。
练习方法:练习者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节奏由慢到快的20m折返跑,每次提示音响起后,跑到起跑线,每分钟均匀地提速1次。第1~40次,距离可规定为20m,第41~60次,距离可规定为18m,以此类推。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能力安排练习次数和跑动距离。练习次数增加时,距离就应相应地缩短。莱格尔练习中加入音乐“滴”的节奏音配合语音提示,节奏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节奏的变化有效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趣味化的练习过程,也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趣。
练习建议:利用莱格尔跑进行练习时,可以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设定不同的距离和时长。
能力较强者采用20m折返跑或折返次数多一些;能力较弱者可采用14m折返跑或折返次数少一些,逐渐增加距离和时长,同时注意音乐的节奏与速度的变化,以有效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事项:运用莱格尔跑,让学生在跑动中根据自己的体能状况调整折返点,有效渗透了自主学习与差异化教学;每次以“滴”音响起动,根据音乐节奏的变化调整跑速,根据体能状况自主选择折返距离。
2.“翻翻乐”——器材的巧用
练习目的:针对小学生注意力易分散,不易长时间练习同一内容等特点,巧用杯垫,将练习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和练习,培养学生练习主动性的同时,也增加了练习强度,发展了体能。
练习方法:在杯垫上写上数字(数字从1开始,逐渐增大),随机零散反扣在地上。分设4个不同的区域,要求学生跑动时翻动杯垫。先找到数字1(找到其他数字的扣过来继续找)后,再到其他1个区域翻杯垫,找到数字2,以此类推。学生通过找数字重复做折返、加速跑等练习,强化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在游戏中锻炼耐力素质。
练习建议:根据学生年龄和原有的耐力素质,设定杯垫间距及区域间距的练习,通过这些距离的设定达成学生完成游戏跑动的距离,保证练习的负荷;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练习,使团队在配合中完成任务,不仅提高了练习密度,保证了练习安全,发展了耐力素质,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注意事项:在练习过程中,强调遇到其他同学时应及时躲避,以免相撞,注意安全。
3.“数字场地”——场地的布置
练习目的:针对耐久跑距离长、学生有畏惧心理等特点,将长距离分成若干段,让学生逐渐实现阶段性目标,体验成功感,提高学生完成耐久跑的信心。
练习方法:将多套貼有数字0~9的标志盘分散放在场地上,2个数字间隔根据练习目标距离设定,学生依次完成自己父亲或母亲的电话号码。
练习建议:2个数字间距离根据练习目标距离设定,也可根据学生素质的差异分设不同的距离;可将数字布置成学生熟知的电话键盘的模式等,以拨打电话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根据教学需要,可以在数字盘上标明“拨”下一数字键时的跑速要求,既可调节练习负荷,又能有效发展体能。另外,2个数字连号的必须拨打不同位置的对应标志盘。
注意事项:低年级学生不熟悉家长号码的,教师随机以自己的电话号码或者易记忆的数字序号让学生进行练习。
二、趣味化的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1.定时定距离跑或分段计时跑
练习目的:针对练习过程枯燥,通过定时定距离跑的竞争,满足学生的好胜心,并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同距离的设置,可满足不同能力学生的需求,并逐渐提高。
练习方法1:4分钟定距离跑,第1支队伍可选择1200m/1000m;第2支队伍可选择1000m/800m(根据学生年龄和现有耐力设定距离),学生再按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
练习方法2:依据学生的原有成绩,如,800m为2′40″,计算出100m的平均成绩为20s,学生前后间距5m依次在20s内完成100m跑,结束后慢走到起点继续练习,连续练习8组。
练习建议:将学生按照实际能力分组,选择跑距或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100m跑。
注意事项:根据练习者水平进行分组,每队选取小队长带领小组练习。
2.追逐跑
练习目的: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追逐跑的方式,提高练习的趣味性与竞争性,有效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练习方法1:异质分组,让距离跑。前后相距5m的距离,能力强者在后,追逐前者跑。
练习方法2:同质分组,每队的队尾1名学生进行快速跑,其他学生进行慢跑。当最后1名学生快速跑超过排头成为新的排头时,由快速跑变为慢跑,然后新的队尾再进行快速跑超过全体学生,以此类推,直至所有学生完成1次练习。
练习建议:以组为单位,每组间隔一定的距离(根据学生的能力而定),能力强者后跑,追赶前面的学生,2~3圈为1组;以组为单位,1路纵队匀速跑进,依次由最后1名学生沿规定路线向排头加速跑进,2~3圈为1组;每组间隔30s出发;每组跑完后休息几分钟再进行下一组练习。
注意事项:起跑前,提醒2名学生相距的距离,在超越过程中从右侧超越,避免与同伴相撞。
耐久跑是长时间重复一个简单动作的练习,会使学生的大脑皮质产生抑制,感到枯燥乏味。运用趣味化手段,让学生在乐中练、趣中练、玩中练,激励学生参与耐久跑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和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