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信仰与民俗建构
2018-06-11胡媛
胡媛
[摘 要]“圩逢”,壮语有“歌圩”“庙会”之意;壮族圩逢文化历史悠久,有日歌圩和夜歌圩之分。广西横县三相庙圩逢至今仍保持着壮族夜歌圩的传统。三相庙圩逢的起源与三相庙的传说、建造息息相关,但又保持着夜歌圩的独立性。三相庙夜歌圩奔放、独立、自由、浪漫、野性,有着原始的原生性、群众自发性、发展的可持续性等特征。三相庙圩逢的民俗建构,可以“圩逢”为核心,以“三相庙”为基础,以“三相庙关公文化园”为延伸,从而全面提升三相庙圩逢的文化内涵、价值。
[关键词]横县三相庙;信仰;圩逢;夜歌圩;民俗建构
“歌圩是在特定时间、地点里举行的节日性聚会唱歌活动形式,壮语称为‘圩欢‘圩逢‘笼峒‘窝坡等,在各地有不同的称呼。”①壮族歌圩文化历史悠久,深受群众喜爱,“壮族人民居住的地区,基本上都有传统歌圩”②,“歌圩盛行于壮族各地,尤以红水河、左江和右江流域各壮族聚居县最为盛行”③。广西横县三相庙圩逢仍保持着壮族夜歌圩的传统并深受当地甚至是邻县群众的拥护和喜爱。从庙诞中衍生的横县三相庙圩逢,独立于庙会的祭祀活动,保持着壮族传统圩逢的自发性、自由性及民间性,散发出圩逢文化的巨大魅力。
一、传说:横县三相庙圩逢的起源
横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在首府南宁的东部,居郁江中游。横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日光充沛、雨量充足、冬暖夏凉的气候特征,孕育了淳朴热情、爱热闹的人民。南宁有句俗话——“横县庙多”,有庙必有庙会;“圩逢”,在壮语中有“歌圩”“庙会”之意。三相庙圩逢正是在三相庙庙诞(农历六月十四至十七)形成的歌圩,是壮族好歌、以歌会友、以歌传情的古老民族习俗文化的呈现;亦是横县圩逢文化传承的具体表现。
(一)三相庙建造传说及现状
三相庙位于横县石塘镇沙江,始建于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相传三国时期,华南战乱,民不聊生,刘备携义弟关羽、张飞率兵为民斩恶除害,护国兴邦;到了宋明时期,刘备、关羽、张飞已成为汉人心中的英雄人物,为感谢他们为民剪恶除凶、广施恩泽而建庙供奉的风气在全国范围内流传开来。且据当地民间传说,这三位英雄神灵曾到访过沙江,落脚处正是凤凰岭,于是乡民便在此建庙,把三相当作神灵祭拜,三相庙由此产生。三相是否到过沙江已无从考证,但事实上,在这样一种全国都崇拜三相文化的传递中,壮族地区出现尊崇刘、关、张的现象也就自然而然了,三相庙的建造也合情合理。因此,对“有庙必有庙会”的横县而言,三相庙圩逢由此呼之欲出是必然的。然而,作为历史悠久、建筑物保持完好且民众祭拜不间断的三相庙,居然在当地的县志都没有相关记载,而与之同负盛名的横县伏波庙的记载则很详细,这其中的缘由不得知。只是三相庙在当地县志记载的缺失直接导致了三相庙圩逢史料的缺失,这或许也是缺乏学者研究的直接原因,我们也只能从现场的圩逢活动以及对赶庙会的群众进行访谈来复原这段历史。虽然三相庙及三相庙圩逢的史料缺失,然而这并不影响三相庙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不影响三相庙圩逢在民间的盛行。
(二)三相庙圩逢的形成
那么古老的壮族圩逢文化又是怎样跟蜀汉时期三相文化并存并形成盛大的壮族民俗活动,即三相圩逢的呢?首先,圩逢文化在横县壮族地区早有流传,关于圩逢的记载有:“圩逢,庆祝某个圩镇或某个庙宇建成之纪念日。莲塘、平马、良圻、陶圩、石塘、灵竹、校椅、云表等乡较盛行。逢纪念日,有舞狮、舞龙,多者几十只狮、龙。附近百几十里的男女青年前往趁热闹,他(她)们还双双对对到山丘田野对唱情歌。”① “圩逢多在寺庙诞期时举行,是群众性的民间文艺活动,有舞龙、舞狮、舞麒麟、舞凤、舞马、舞春牛、舞白鹤,以及武术表演,并举办体育球类比赛等。每次圩逢,出动龙、狮几十条,热闹非常。青年男女趁此机会,盛装参加,三五成群唱歌对歌,互找对象,嬉游于街巷郊野之间。” ② “横县的庙会较多,最主要有沙江庙会和伏波庙会。沙江庙诞期为每年农历六月十四至十七,期间有民歌对唱、山歌擂台赛,还有上刀山过火海表演。参加最多的一次达10万人次以上,有来自南宁、柳州、贵港、宾阳、灵山及港、澳、台的群众以及外国留学生。”③这些史料首先印证圩逢文化在横县壮族地区盛行已久,且跟庙诞有关;其次说明“圩逢”不仅是歌会,而且交杂有丰富的各种民俗活动;最后强调了三相庙圩逢早已声名在外,是非常盛大和出名的庙会。汉人群众对三相的信仰,始于南北朝、流行于唐宋,到明代最為隆重。而三相庙的建立,无疑使三相在当地壮族民众心理情感上扎根,实现了对三相的敬仰从英雄到神灵的转变。如此,对三相的敬仰彰显了庙会的隆重性,强化了三相庙圩逢的意义。最后,壮族歌圩是根源于氏族部落时代的祭祀性歌舞活动,主要祭祀壮族先民始祖、部落首领等具有神话色彩的人物。而作为壮族歌圩的一种,三相庙圩逢的诞生既是祭英雄圣灵,也是壮族祭祀歌舞的具体呈现。从这也可推测,早期的三相庙圩逢,是以祭祀为主、歌会为辅的。但是这种祭祀活动,逐渐演变成以民间交流为主的民俗活动,即着重于歌唱活动而淡化其原始宗教的神秘形式,这也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三相庙圩逢的现状。人们对三相从英雄敬仰到神灵崇拜,从神灵信仰到日常民俗,由此,“三相圩逢”完成了从娱神到娱人的转变。三相庙圩逢既体现出壮族地区人民对汉族文化的接受,也反映了当地乡民对汉文化的融合改造。
可见,三相庙的建成是在传说的基础上对三相的崇拜敬仰,深层文化上是壮族人民在对汉族文化接受的基础上,重新融合壮族的文化特色建成的祭祀对象。三相圩逢则是在三相庙的基础上,根源于壮族的歌圩文化、庙会文化、民俗文化并融合三相文化而形成的有着浓厚民族特色的民俗活动。
二、信仰:横县三相庙圩逢的传承与坚守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娱乐生活的多元化,曾经的歌圩文化发展到如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歌圩点越来越少、赶歌圩的人或者说真正会唱歌的人越来越少,传统意义上的歌圩文化已经难得一见。正如某些学者所担忧的:南宁历史上曾有100多个歌圩点,现在还在活动的歌圩点只剩30多个,情况不是很乐观。而始建于1403年的横县三相庙,虽距现在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但是以之为据点的三相圩逢不仅没有消沉,仍保持自身夜歌圩的传统,且借助新媒体的优势,把三相圩逢文化、三相庙文化传播得更远、更广。如此,横县三相圩逢在历史的流传中是如何坚守自身的文化特性并把它发扬光大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