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产业创新发展路径探究

2018-06-11梁超杰刘锟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8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创新发展高校

梁超杰 刘锟

摘 要:高校体育产业的创新发展不仅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也会带来较大的社会效益。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发展形式单一,市场定位狭窄的体育产业发展现状。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城乡消费结构的改善给高校体育产业发展带来较大的机遇。高校应抓住机遇,加强体育场馆的运用,加大与企业的合作,以先进经营理念推动体育产业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高校 体育产业 创新发展 路径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6(c)-0240-02

认清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逐步探索适合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路径,努力创新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迫在眉睫。本文基于此,探究高校体育产业创新发展路径,希望为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

1 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

1.1 高校体育产业发展形式单一

目前很多高校拥有专业对口、高学历、经验丰富的体育教师,全套完备的体育场馆器材,高端的管理系统等。可以说,高校体育产业发展具有诸多优势,可涉及体育培训、体育赛事的承办、体育赞助、体育用品开发与销售等诸多领域。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产业仅局限于有偿服务方面,主要是场馆出租,经营形式单一。其中有很少一部分学校涉足体育赛事、高水平运动训练等,但是很少有高校尝试去做高校体育产品开发、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体育赞助等一些具有高利润与附加值的领域,导致高校体育产业发展形式单一,发展效率低下。

1.2 高校体育产业市场地位狭窄

众所周知,一个产业的市场地位与发展方向明确才能快速成长与发展起来。否则,如果产业对于市场的判断不够准确,定位狭窄,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将无法适应市场。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在产业发展时还仅仅局限于学校本身(包括本校的教职工与学生),没有较明晰的发展路径。而且很少有高校将体育产业经营的触角伸向企业社会等,基本是自我经营,与企业联系较少。而产业经营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只有相互联系与沟通,才能促进共同发展。这一现状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体育产业优势的发挥。

2 高校体育产业创新发展机遇

2.1 高等教育的发展

21世纪我国重视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国家加大措施完善高校的教学设施,改善其教学条件。在这一大背景下高校高等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体育教学不断改进,体育产业应运而生。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体育市场化发展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头戏,这是因为高等教育的发展重视高校体育向产业化方向不断转变,这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国的体育消费市场发展态势迅猛、对体育资源需求较大。但是目前很多地方健身场地匮乏,设施不完善,体育锻炼空间不足,健康锻炼得不到保障。而近年来,高校体育场地明显改善。据资料统计,全国近千所高校有室内体育馆的占60%,而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则达到90%以上,部分学校甚至是一校多馆[1]。体育产业消费市场供不应求,高校体育资源将势必走向社会市场,实现自身的经济价值,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

2.2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之相伴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也不断优化升级,逐渐由衣食为主的生存型向享受型转变。在这一阶段,越来越多的大众会投入更多的关于“健康”的消费,“花钱买健康”逐渐流行,健身消费需求日益提高。居住在高校周围的居民,由于公共体育设施的不健全和不完备,对高校完善的体育设施和良好的健身环境有很大的渴望与需求。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全民健身”热潮的来袭也助推了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注重健康,愿意花钱去锻炼身体。高校拥有完备的体育设施,比如标准的田径场、体育馆、游泳馆等,还有大量的图书资料、档案。这些都能为需要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和最新的体育理论知识、健身方法指导[2]。

3 优化高校体育产业创新发展路径

3.1 加强体育场馆的利用

目前,高校体育场馆设施齐全,但主要进行的是学校师生的日常教学活动,功能比较单一化。而近年来,随着体育产业的兴起和人们对于健身的热衷,体育场馆的新功能不断被开发和拓展,可以说高校体育产业发展应依靠体育场馆的高效利用。首先,高校体育产业管理部门可以把体育场地有序合理的向社会、企业、群众等开放,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率,使其功能最大化。同时应拓宽发展思路,逐渐适应健身消费市场,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其次,高校体育产业发展要完善健身服务体系的建设,实现“健身一条龙”服务,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提升消费体验,实现高校体育场馆的市场化发展。最后,高校体育场馆还可以用来承办体育赛事,演唱会等,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吸引企业、承办方等来举办相关大型活动,提升高校社会影响力。

3.2 加大与企业的合作

首先,拥有体育产业发展优势的高校可以与企业联合办队。校方可以通过层层选拔,选出条件好、具有发展潜力的运动员组建队伍。运用学校完备的体育设施与训练场地,请专业的老师培训技术,然后寻找企业进行联合培养。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则需提供一定的宣传,制作适合该校体育产业发展的路径,双方联合起来将体育产业推向市场化运作。其次,企业可以在合作的这一过程中向高校学生推广企业品牌。当今的社会经济已经发展到了“注意力经济”时代,企业所生产的体育产品必须不断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才能有好的销路[3]。而高校大学生可以说是社会将来的主要消费者,在高校学生当中推广企业品牌,能够有效扩大产品知名度,助力品牌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大众关注度。而这对学校而言,一方面可以给学校体育发展注入资金,缓解学校因体育资金不足发展滞后的现状;另一方面,可以使高校体育文化发展迈入新阶段,使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与关注进一步深入。最后,可以说学校加大与企业合作是互利共赢的。学校在主办体育赛事等大型活动时,可以抓住机遇引进企业加大宣传,提升影响力。同时,在企业需要举办一些体育活动时,利用学校场馆,同时把企业产品引进去,一举两得。

3.3 推广先进经营理念

首先,由于高校资产在权责关系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要事先认定好一些有形、无形资产的经营权、受益权的归属,为提高管理效率打下良好基础,为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扫清障碍。其次,目前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高校体育产业主管部门要尽快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提供必要的规范和标准,确保体育产业全方位的开发,推动高校体育产业创新发展。最后,高校要分析现状与市场,合理定位出本校体育产业的市场以及发展路径。发挥高校体育资源优势,最大程度上配置资源最优化运用,确立运动训练有偿服务、承办体育赛事为主导产业,加大力度进行体育产品等无形资产的开发,提高产业附加值。

4 结语

高校体育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很多挑战。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高校主管体育部门要适应市场需求,更新经营理念,统筹各方面的发展,寻求一条健康、稳定的发展道路,为国内体育产业的创新发展开辟新道路。

参考文献

[1] 杨铁黎.关于我国高校办体育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J].体育科学,1998,17(2):23-25.

[2] 张鑫.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策略探讨[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0,28(1):178-181.

[3] 杨公朴,夏大慰.现代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69-258.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创新发展高校
我国体育产业政策演进与效果评价
体育产业之篮球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