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文化与民族健身操的协同发展路径探索
2018-06-11张娟邓万里袁俊
张娟 邓万里 袁俊
摘 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广场等公共场所成为了市民重要的娱乐活动场所,逐渐也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广场文化。通过概括广场文化及民族健身操的内涵和表现,分析广场文化和民族健身操的内在联系,得出只有在相关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支持下,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广场文化与民族健身操协同发展,提升广大群众幸福感。
关键词:广场文化 民族健身操 发展 路径
中图分类号:G8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0(c)-0179-02
社会生活越来越丰富,与传统村居生活不同,城市社区生活方式私密性和封闭性更强,人民群众更需要寻求一个群体参与的活动场所,从而拉近彼此邻里距离,所以广场文化应运而生。如何利用好、发挥好广场平台,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要求在内容上加强创新,更要着重推广民族文化,激发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1 广场文化和民族健身操内涵
1.1 广场文化
广场从广义上讲是面积广阔的场地,现代广场指的是城市中广阔的场地。广场文化指的是建设和利用广场这一公共空间,开展丰富的交流活动,形成富有特色的文化氛围。从广场文化的组成上看,主要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城市建设中,它集中反应了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文化氛围和精神风貌。
1.2 民族健身操
民族健身操是跟着音乐节奏,将民族舞蹈元素融入到健身操的编排中,是将现代与传统融合的大众娱乐项目,民族舞和健身操的完美融合能够达到增进健康,娱乐身心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需要与现代生活相互融合,民族健身操不仅能够唤起民族情感,更能够陶冶情操,锻炼身体。
2 广场文化与民族健身操关系
2.1 民族健身操在广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1.1 发挥民族健身操的教育性,实现身心协调发展
民族健身操的活动形式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群众性,具有很深厚的情感表达,是群众集体参与艺术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群众集体性。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健身运动越来越受到市民的青睐,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表现形式。广场文化根植于现代人民群众对于精神娱乐生活的需求中,作为一个文化广场,其“文化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居民精神世界。民族健身操拉近了居民之间彼此距离,突破了社会阶层和地位,用集体参与的形式,起到传播民族文化,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的目的。
2.1.2 发挥民族健身操的无界性,促进群体社交发展
广场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场所,城市广场更被称为城市的眼睛和灵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广场文化逐渐形成。与传统社群关系不同,人们交往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经济社会的角度看,削弱了人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一定程度上疏远了人与人的距离。广场的产生和发展,为人们交流提供了平台。民族健身的无界性,实现了社交的丰富,在节奏感和韵律感的带动下,所有参与者能够全身心地进入相对平等的角色中,利于开展群体社交。
2.1.3 发挥民族健身操的文化性,利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
民族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深远,广场文化更需要站在传承和发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推动大众文明程度和人们素养的提升。民族健身操融合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因素,具有很强的文化性和民族性,不但能够提升居民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还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民族健身操是传统和现代的融合,是传统文化利用现代方式传播的重要途径,民族健身操的发展有利于丰富广场文化。
2.2 广场文化推动民族健身操的发展
2.2.1 为民族健身操提供场所
从现实生活中我们能看得出民族地区广场文化在近年来日益繁荣,尤其是早晚时分广场热闹非凡,在广场上市民可以寻找到自己喜欢的娱乐方式,舒缓自己的身心,并且在广场上能够展现自己的才艺,实现自我价值。广场作为平台,为民族健身操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活动场地,并且由于其学习成本较低,娱乐性和健身性兼具,赢得了许多市民的喜爱。
2.2.2 地域差异性凸显民族文化
民族健身操具有较强的民族特点,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种地域性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文化氛围,广场上的民族健身操也遵循了这一特点,在风格上体现出地域差异。以现在许多城市建设的文化广场为例,城市建设更多的将文化因素融入其中,文化广场建设如火如荼,结合民族健身操这一新时代产物,在具体表现上的地域差异更凸显了其文化内核的弥足珍贵。
2.2.3 健身功能逐渐凸显
民族健身操的特点是将民族风格和健身特点的相互融合,不仅需要找到各民族典型的动作以及舞蹈元素,更要将其与现代体育健身结合起来,民族健身操在体现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健身功能的凸显也是其能够得到广大市民喜爱的重要因素。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相对封闭的生活方式,市民渴望有释放压力和参与社会的方式,而广场为这种渴求提供了非常适合的平台,民族健身则为其提供了非常合适的方式。
广场文化和民族健身操都是现代生活的产物,广场文化为民族健身操提供环境和空间,民族健身操又丰富了广场文化的内容与活力。
3 广场文化与民族健身操协同发展的路径与建议
广场文化和民族健身操与现代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下,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如何实现广场文化与民族健身操的协同发展,是现代城市治理和现代城市文化建设的关键内容。根据对二者内涵和关系的把握,结合现代城市建设特点,笔者认为广场文化与民族健身操实现协同发展的路径如下。
3.1 去粗取精,推廣优秀民族健身操曲目
民族健身操要根植于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只有优秀的文化内容才能创造出优秀的文化产品,所以实现广场文化和民族健身操的协同发展,需要推广优秀的民族健身操曲目。
3.1.1 挖掘优秀民族文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各民族发展都有其民族特色,并形成了丰富的民族文化,民族健身操的推广和发展离不开对自身文化内容的挖掘,只有正确的认识民族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挖掘传统优秀文化,把握本民族文化因素,抓住民族文化内核,为创造优秀的民族健身操曲目奠定深厚的文化基础。
3.1.2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将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内容经过现代手法加工,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改造和创新,让传统民族文化重新活起来。对于民族健身操来说,更重要的是利用民族文化唤起人们对于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并通过健身的方式加以传播。
3.1.3 丰富民族文化广场建设
民族文化广场是人们交流的平台,在硬件设置建设上要突出民族文化特点,在广场布局,建筑风格选择及植物搭配等方面要融入民族因素,为市民提供良好的活动场地。
3.2 完善制度,法制上给予明确的定位
现代城市建设中离不开制度的完善和制约,虽然人们的素质不断提高,人们的法治观念和规范意识不断增强,增强制度约束,能够使得广场运行更加规范和有效。
3.2.1 完善法律法规,提供规范的运行环境
在城市广场发展中,一些不文明,不规范甚至违规的现象时有发生,利用广场公共平台散播非主流文化意识,违规占用广场等行为严重损害了市民的基本利益,所以加强和完善法律法规,有利于广场实现依法使用,确保广场功能的完整性,特别是现在城市建设都非常重视公共场所的建设,在建设初期就应该建章立制,不断规范广场运行,从而实现规范化运行。
3.2.2 加强管理约束,明确广场公共性
广场文化是大众文化,具有公共性和普惠性,所以要加强对广场的管理。一些城市在管理中,广场建设的好,但是缺乏管理,导致广场的功能性下降,脏乱差的形象甚至损坏了城市形象,所以要加强管理和约束,从而更加明确广场的公共性定位,实现对广场的良性管理。
3.3 政府发力,支持民族文化广场发展
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广场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支持不仅体现在对广场建设的经济支持上,更体现在对广场的管理上,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宣传引导力度,实现全面支持民族文化广场发展。
3.3.1 加强宣传引导
广场文化是现代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公共场所,具有很强的教育性,所以政府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宣传引导,引导市民更好的利用广场,彰显城市特点和民族特色,不断增强市民对于城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到广场活动中,不仅锻炼了身心,更能提高整体素质。
3.3.2 政府牵头举办相关文娱活动
政府组织開展公共活动是实现广场功能的关键环节,政府要结合民俗节日和城市发展需求,利用广场平台,开展各式各样的文娱活动,组织市民参与其中,乐在其中。例如,政府可以组织民族健身操大赛,通过比赛奖励的形式,鼓励市民参与到民族健身操活动中,不仅能提高民族健身操的参与积极度,一定程度上还能够规范民族健身操的曲目和动作,从而实现民族健身操健康发展。
3.4 抓好队伍,夯实群众文化队伍建设
广场文化以及民族健身操作为公共场所和公共娱乐活动,如何实现推广和传播,需要人才的储备和积累,所以实现广场文化和民族健身操的协同发展,还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
3.4.1 招募优秀人才
街道党委政府、社区要加强文化人才的储备,并有针对性地培养复合型人才,要求人才不仅有专业技术更要有管理才能,通过引进高素质人才,夯实人才队伍,从而能更加有效的开展工作,实现广场功能。
3.4.2 培育相关人才
挖掘人才潜力,不断提升市民的文化素养和健身技能,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不断增强健身操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争取实现“吸纳一批,培养一批”,不断壮大人才队伍的深度和广度,扩大影响力。
综上所述,广场文化与民族健身操发展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作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内容,需要政府做好引导和管理工作,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二者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雨洁.广场文化与民族健身操协同发展[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6):399.
[2] 陆晨,刘少英.广场文化与民族健身操协同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6):42-43.
[3] 刘柳.试论民族健身操的创编[J].体育文化导刊,2015(11):29-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