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前我国发展校园足球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对策

2018-06-11郎宇辉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8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足球校园

郎宇辉

摘 要:校园足球是发展中国足球、推进足球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际教学经验对发展校园足球面临的问题进行梳理,问题包括传统教育观的阻扰、场地器材的制约、教师数量和水平限制、人身安全因素、资金投资不足且方式单一、缺乏学练积极性;建议树立正确的校园足球观、建立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完善场地器材、加强教师培训的科学性、健全人身安全保障体系、完善升学奖励机制。

关键词:校园 足球 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6(c)-0110-02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项目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中国青少年儿童数量众多,但是喜欢足球、具有足球特长的学生却渺渺无几,如何将巨大的人口红利转换为中国足球的发展优势极为关键。自2015年《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出台后,校园足球在全国各地迅速开展起来。截止至2017年7月,我国共有校园足球试点县(区)102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218个,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校园足球文化和社会影响力,扩大了足球人口基数。但是校园足球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众多问题,本文试图对现实问题进行合理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为校园足球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 校园足球发展中的现实困境分析

1.1 传统教育观的阻扰

校园足球,顾名思义其主要施行地点在学校,主要参加人员为青少年学生。但是由于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和制度的影响,使得校园足球真正开展起来却困难重重。要搞好校园足球,必须要有新的动力机制,而抓动力就要抓住两“长”,即家长和校长[1]。家长作为学生的监护人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多数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他们能够在学校刻苦学习考上好的中学或大学,这样才算得上是大有出息;此外,校长作为学校第一责任人对教学和校园各项活动的开展起决定性作用。何华兴在对广州市中小学校园足球开展情况调查中发现,92.6%的学校领导认为自己是重视校园足球的,但是学校领导对于没有开设足球课和课外足球活动却视而不见[2]。可见,部分学校领导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将教学成绩作为学校主要工作。但是在国家校园足球相关文件和規定下,他们又不得不敷衍应付。

1.2 场地器材的制约

具备足够的场地和器材是开展任何体育活动项目前提条件,由于足球项目技术动作的特点决定了其需求的训练场地较大。城区学校因为土地需求紧张,多数学校没有达到符合国家标准的运动场和人均场地面积。乡村虽然土地资源较城区丰富,但是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学校运动场多为土地,形状和平整度仍然达不到训练比赛要求。除足球场地外,足球活动的开展还需要大量的足球与相应的辅助练习器材,如标志盘、标志桶、绳梯、分组背心等。

1.3 教师数量、能力和水平的限制

足球是一项技术多、难度大、专业性强的运动项目,体育教师作为足球知识和技术的传授者对于推动校园足球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实情况中,多数学校开展校园足球受体育教师队伍的制约。首先,因为事业编制人员配备问题,学校没有足额的专职体育教师,出现代课教师或主科教师兼职教体育课的情况。仅有的几名专职体育教师中,大学所学专项为足球项目的更少之又少。其次,多数体育教师在工作之后很少参加学习培训,导致他们掌握的足球知识不能够及时更新。最后,原本在大学期间掌握就不够熟练的球技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出现退步和变形。

1.4 学生人身安全的不可控因素

足球属于对抗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场上的快速的奔跑、积极的拼抢也给学生的安全带来一丝隐患。现今多数学生属于独生子女,加之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青少年学生早已习惯了娇生惯养。父母不支持学生参加足球活动除了学业成绩外,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人身安全问题。由于体育运动伤害的责任划分不明确与不健全的意外伤害保险制度,一旦发生学生安全事故,家长和学校各持己见,导致了学校负责人不愿意大力支持足球项目的开展。

1.5 资金投资少且方式单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十分重视青少年儿童的教育问题,对于教育方面的财政支出也在逐年提升。学校每年的财政经费都有固定的额度,学校要将这笔经费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场所维修和扩建、学科种类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分配。受学校升学率和教学排名的影响,多数经费被用于学校教学工作,最终能够用于体育教学和活动方面的经费非常有限。此外,我国公立学校属于国家事业单位,其性质为社会公共服务机构,所有的资金来源均为政府财政拨款,这也导致社会投资、个人捐赠以及部分市场资源不能够合理有效利用。

1.6 教学人员缺少积极性

教与学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双主体,二者辨证统一。离开了任何一方,教学工作便无法进行。在应试教育制度下,体育作为小学科始终被边缘化,体育课开不齐、上不齐、被挤占的现象常有发生。当前多数学校教师职称考核和年底评优评先中,体育教师总是受到不平等对待,他们寒风烈日下认真的教学被称为“带小孩玩”,他们牺牲休息时间带训练被认为“理所当然”。久而久之,体育教师群体工作积极性便大大受搓。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开展校园足球的主力军。训练积极性是学生参与校园足球的主要动力来源,教师落后的足球教学理念和单一的训练方式无法让学生快速感受足球项目的魅力所在,错误的管理水平和没有任何形式的奖励机制造成学生没有训练目标,参加训练的动机模糊,最终导致学生训练积极性较低。

2 发展校园足球的对策分析

2.1 树立正确的校园足球观

校园足球的的顺利开展主要支持和具体实施的主体为家长和校长,他们对于校园足球的最大关注点莫过于学生文化课成绩。保证文化课学习是校园活动开展的基本前提[3]。学校相关领导应加强对《中国足球改革方案》和《校园足球实施方案》等文件内容的学习,各地教学主管部门和体育部门应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交流,让他们真正领悟到校园足球的目的、地位和价值。此外,学校可以联合体育教师、任课教师进行定期交流沟通,商讨出合理的文化课标准要求与足球训练准入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学训之间的矛盾,争取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与合作。

2.2 建立多渠道的资金来源方式,完备各类器材设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充足的经费保障是开展校园足球的基本条件。当前我国开展校园足球的主要经费来源于财政支出,投资主体单一、数额有限。为缓解各校资金短缺问题,我们应建立多渠道的资金来源方式。各地体彩管理部门可以从体彩收益中拿出一定额度作为校园足球专项资助资金,学校可以利用市场资源寻求公司企业的赞助支持,还可以借鉴部分日本校园足球资金来源方式——OB制度。OB制度属于个人资助方式,学校会主动向母校成员需求帮助并给其享受一些球队优惠待遇[4]。学校有了充足的专用资金才能够给学生配备足额的场地器材,教师便没有了除训练以外的后顾之忧。

2.3 加强足球教师培训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足球教师的个人业务能力水平决定了学生的足球知识、技术和综合运用能力,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导致足球教师的需求量过大、人员能力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了我国校园足球的健康高效发展。受足球项目培训内容的共性和校园足球项目内容的特性的影响,应由教育部联合专家、学者、足球教练和一线教师共同制定出科学的校园足球培训大纲和详细的培训内容。各地市体育部门应根据国家制定的大纲内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有所选择的进行内容培训,同时对一线足球教师进行调研统计,确保培训内容与培训教师的需求相一致。此外,应适当延长培训周期,适当制定培训考核项目,确保培训人员对足球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有所成。

2.4 科学规避安全隐患,健全安全保障体系

足球项目高强度、多对抗的训练比赛形式给人们的潜意识传递出“危险信号”,現在情况恰恰相反。对于7~12岁儿童青少年而言,训练损伤发生率大约为每1000运动小时有0.61例,而比赛损伤发生率则大约为每1000运动小时有4.57例[4]。教练员应根据气候、场地和学生身体素质综合考虑,在常规训练中有针对性的对关节、韧带进行拉伸。在教学比赛中应要求学生佩戴护腿板进行保护,在对抗中利用正确的翻滚技术动作保护身体,将微小的安全隐患杜绝在发生之前。除学生在校购买的意外伤害保险外,学校必须为每一名参加训练的学生购买运动伤害保险,真正做到预防和保障有机结合,为参训学校和家长免去安全隐患的后顾之忧。

2.5 建立完善的升学奖励机制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必定是持久的,足球教师和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对于教师而言,业余课外训练可以根据时间长短按照一定比例折算成课时,各类校级以上的联赛成绩可以设置一定的荣誉或奖励,在评定职称和年底考核中可以根据训练比赛情况进行适当倾斜。对于学生而言,在学校升学招生要求中对有一定足球特长的学生或者在省市级足球联赛中获奖的学生可以适度放宽文化分要求,在考试内容中增加足球技术考试或比赛。在常规训练上,足球教师要根据已有的积极创新方法,丰富训练手段和形式。在队伍管理上,多采用表扬鼓励的方式激励学生刻苦训练,定期对表现优异、进步明显的学生颁发奖状和小奖品。只有教师、学生抱着饱满的热情和高昂的积极性投入到训练中,才能有利于足球知识、技能更高效的掌握与利用。

3 结语

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道路必然是蜿蜒曲折的,我们需要辩证的看待其所处的现实困境,结合当前已有的条件和理论给出行之有效的合理建议。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利于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举措应尽快落实于实际行动,不能只停留在政策文件等指头上,只有这样才能够营造出良好的校园足球发展条件,实现中国足球的早日腾飞。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刘天彪,臧留红.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3):58-62.

[2] 何华兴.广州市中小学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2):35-36.

[3] 孙一,饶刚,李春雷,等.日本校园足球:发展与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7,41(1):68-76.

[4] ROSSLER R,JUNGE A,CHOMIAK J.Soccer injuries in players aged 7 to 12 years:a descriptive epidemiological study over 2 seasons[J].Am J Sports Med,2016,2(44):309-317.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足球校园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认识足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