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学生体质健康有效干预的策略研究
2018-06-11何晓承
何晓承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初中体育教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体育教师肩负着强健青少年体魄,振奋青少年面貌的重大责任。但是,在日常教学中还存在许多对体育锻炼不重视的现象,有些教师一味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不注意劳逸结合,再加学习压力重大,学生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身体问题。文章主要论述学生进行体质锻炼的意义,现阶段初中体质健康教学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关键词:初中阶段 体质健康 现状分析 有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0(c)-0018-02
据调查,我国大约有65%的中小学生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学生学习压力大、睡眠不足、体育锻炼时间少都影响着中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1]。由我国近几年对中学生的体质健康调查显示,从2015—2017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有上升趋势,总体平均分分别为74.75分、76.36分、75.48分,体质健康的合格率也有所提高,分别为85.67%、86.59%、87.26%。这表明我国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改善出现了转机,下降速度得以遏制。但是报告显示我国的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依然严峻,问题仍然突出,仍然需要得到学校的重视。
1 加强初中阶段体质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体质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体育课。研究表明,学生在参加体育课锻炼时能够为自己带来良好的身心体验。体育课上课前经常会做一些热身运动,比如竞走和慢跑,它们能够使全身肌肉参与活动,加速物质的新陈代谢,提升心血管、呼吸系统及其他系统的能力,调节人体各器官和系统的机能,增强免疫力。对于正在发育的初中生来说,经常参与体育运动,能够改善初中生体质现状,增强关节灵活度,训练肺活量,促进骨骼形态的良性发展,同时也是缓解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方式。
此外,体育课常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室内理论课,另一种是室外实践活动课。学生多参与户外课能有效缓解学生学习紧张的情绪,放松学生心态。在体育锻炼中学生将自己投入到运动之中,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增强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在运动中交流心得,也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交往。
2 现阶段初中体质健康教学的现状
2.1 学校对体质健康教学的认识不足
国家规定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不能少于1h,但这在许多学生眼里似乎成了梦想。现如今的学校受应试教育体制影响,很少会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教学,他们会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方面,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们给学生布置大量的学习任务,导致学生无法在课外时间进行身体锻炼。甚至有些教师还会占用体育课的时间给学生们补习,可以参加的活动就只有课间操,但仅凭这一点点运动量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们整天呆在教室里不能进行大范围的活动,严重抑制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久而久之,学生的身体素质严重下降,一旦遇上昼夜温差大、季节冷暖交替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感冒发烧的情况,既耽误了学生的学习进度也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2.2 学校卫生条件较差
由于中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因此学校的环境对中学生的体质健康也有重大影响。很多学校由于教育经费不足,学校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学校宿舍、食堂、教师等过于拥挤,容易引发安全问题。此外,根据学校对食堂若干问题的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学生对食堂的用餐和服务都存在一定的抱怨。比如:在早上、中午高峰期会出现拥挤现象;食堂的菜品单一、荤素搭配不合理;较晚到食堂时,食堂饭菜少、保温差;有时食堂饭菜中会出现异物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中学生的体制健康,尤其是食堂荤素搭配的不合理,饭菜的不卫生。然而学校食堂的卫生问题一直以来是教育部门关注的重点,很多学校在其管理体制方面存在漏洞,没有及时对中学生饮食的安全、营养问题进行检测,导致学校食堂一直出现卫生不达标的情况,影响着中學生的健康成长[2]。
2.3 学生自身生活习惯较差
根据体质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学生营养状况检出率营养不良占9.47%,低体重占45.63%,标准体重占33.25%,超重占5.56%,肥胖占6.09%。而2017年显示的超重和肥胖分别增加到7.18%和8.86%,表明由营养过剩导致的肥胖和超重情况继续恶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学生的生活习惯较差。许多中学生在家的状态基本上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长们给予孩子无限的宠爱,不让他们干一点家务,导致学生严重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而且如今社会上存在很多食物很美味但对身体非常有害,比如油炸食品、膨化食品、威化食品、烧烤等,学生们抵不住诱惑,没有节制地摄入,常常会引起身体的发胖、营养不良等症状,学生体质状况较差[3]。
3 提高中学生体制健康的对策
3.1 学校重视中学生的体制健康教育
学校要重视学生的体制健康教育,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每天1h的体质锻炼安排,充分利用体育课的时间传授一些基本的体育常识和保护措施。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传递课程知识,二者相互分享经验和对运动的理解,真正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培养中学生自觉锻炼的意识和自主健身的能力[4]。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进入落实素质教育的新阶段,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的身体素质一样很重要。学校加强对体育设备建设的重视程度,通过财力、物力的双重支持,加大对体育硬件设施的投资力度,从根本上解决体育活动开展受限问题,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供有利保障。
3.2 学校完善对卫生安全的管理制度
学校要格外管制学生的饮食以及日常安全问题,建立完善的管理和监测体系。不定期对食堂的食品进行检测,实行营养配餐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与能力。成立学校医务室,完善医疗设备,建立医疗部与体育部联合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及时反映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5]。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便于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疏导,为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3.3 明确体育课程的考核章程
为了改善学生不良的生活习惯,教师们要发挥好督促作用,明确体育考核的重要性以及考核章程。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50m、800/1000m、跳远等的评分标准,为他们安排相应的训练,摒弃懒惰的换毛病。例如:在进行800/1000m的专项训练时,教师需要循序渐进,让学生们多做一些热身运动,包括慢跑、原地高抬腿以及各关节的拉伸活动,避免学生因热身动作不够导致运动过程中的肌肉损伤。教师接着再明确跑道要求、起点与终点、过程中的换气技巧、评分要求等。然后再带领同学上跑道,为学生们记录好时间,在学生跑完以后提醒他们不能直接坐下或者躺下,要在原地活动活动。
3.4 家长转变教育观念
家长总是会想着给予孩子会好的东西,殊不知是否会耽误孩子一生。在体制健康方面,家长们要为孩子们制定一些饮食标准、作息以及锻炼计划,监督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能放纵孩子去接触一些垃圾食品、电子设备等,严格规定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以及放假在家的作息,可以适当安排孩子做一些家务,如:洗菜、掃地、拖地、洗碗等。这样一来,学生既能提高生活能力也能达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学生正是在身心健康以及各项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学校、家庭、学生个人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共同努力。在学校教师要合理安排时间,转变教学观念,正确对待体育教学。在家里家长要严格监督学生的饮食、作息,为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打下基础。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让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凯,魏源.6241名中学生的体质健康评价与相关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2018,37(1):41-43,61.
[2] 贾亚杰.家庭教育与中学生体质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3):193-194,196.
[3] 刘玉甜,邓增.关于加强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几点思考[J].田径,2017(11):47.
[4] 王学文,王瑞江.关于有效促进中学生体质健康的体育教学设计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5):88,92.
[5] 梁胜.目前中学生体质下降的成因及有效对策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6):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