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优秀青年女子100m栏运动员时间特征分析

2018-06-11张建虎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5期

张建虎

摘 要:本文主要采用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18年全国青年田径锦标赛女子100m栏项目进入决赛的8名运动员全程时间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平运动员在各项时间特征上均表现出不同差异,部分运动员在某一时间特征上表现出个性化,本次比赛成绩较好的优秀运动员在一些技术上也存在明显不足。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运动员提出了针对性的训练方向建议。

关键词:女子100m栏 时间特征 青年运动员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9(a)-0244-05

Absrtact: This paper mainly adopts video analysis method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ti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ight athletes who entered the final of women's 100m hurdles in the 2018 national youth athletics championship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thletes at different levels which show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various time difference, some athletes individuation in the characteristics in a certain time, the performance good excellent athletes in some technology is also obviously deficiencies.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training direction of athletes.

Key Words: Female 100m hurdles; Time characteristics; Young athletes

近年來我国在女子100m栏项目上虽然在亚洲有一定优势,但是在国际赛场上一直鲜有优异表现。青年田径运动员是我国参加国际比赛的后备力量,我国也一直重视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在女子100m栏项目比赛中,青年组栏高与栏距均与成年组相同,通过分析青年女子运动员的时间特征可以发现现阶段青年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特征,以及其中出现的问题。从而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提高我国青年女子100m栏后备人才力量,为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提供支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参加2018年全国青年田径锦标赛暨世青赛选拔赛女子100m栏项目进入决赛的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在比赛场地看台终点处使用索尼PXW-Z150高速摄像机以100帧/秒的速度对女子100m栏决赛运动员比赛全程进行跟踪拍摄。对拍摄的视频本文使用Adobe Premiere Pro cc 2015解析软件进行视频解析,获得所需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运动员全程速度特征

运动员在各个阶段的速度特征可以反映运动员在跨栏跑中的综合能力,良好的全程跑节奏可以使运动员的各项技术水平得以充分发挥,而不好的节奏可能会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动作出现变形、能量代谢出现问题、甚至出现重大失误等问题。通过分析各个阶段的速度可以得出运动员的全程节奏,而运动员的全程速度曲线表可以最直观地体现出运动员的全程节奏特征。

从图1和表1可以看出,虞佳如和林雨薇在栏间跑和最后冲刺阶段表现出较高的速度,说明这两名运动员具有相对较高的实力。而这两名运动员之间相比较而言,虞佳如栏间跑的速度曲线更平稳,而林雨薇的曲线波动比较大说明虞佳如的栏间节奏更好。汪丽和郭静蕾起跑至第一栏速度与第一层级运动员相差不大,而栏间速度与冲刺速度较第一层级运动员均有明显下降,说明栏间技术和冲刺能力是影响她们成绩的主要因素。姚慧、庄冬梅、李金玉、章易在各阶段速度上较第一层级运动员均有明显下降,说明这几名运动员综合实力还相对比较差。从表2可以看出成绩较好的运动员平均分栏时间相对较小,而通过各运动员分栏时标准差和分栏时极差的对比可以发现,虞佳如的数据要明显低于其他7名运动员。说明该运动员在跨栏跑过程中速度比较稳定,跑跨技术比较扎实,同时速度耐力方面也相对比较优秀。

一般来说运动员想要取得一个比较优秀的成绩需要在第3、4栏达到一个最高速度,然后保持这个速度持续几个栏架,最后冲刺的时候在有一个加速以较高的速度进行冲刺过终点。由图1和表1可以看出本次比赛运动员最高速度基本出现在第4、5栏,而且保持最高速度基本只有两个栏间距离。值得注意的是郭静蕾的最高速度持续了五个栏间,说明这名运动员队友栏间节奏的把握比较优秀,但是分栏速度不高,这是她需要提高的地方。除虞佳如之外的7名运动员到第9、10栏的时候速度下降很大,说明这7名运动员的速度耐力较差,后程可能是由于体能的原因导致速度急剧下降。

2.2 运动员全程跑各技术组成部分所耗时间分析

跨栏跑完整技术结构组成包括以下四个部分:起跑至第一栏技术、跨栏步技术、栏间跑技术和终点冲刺撞线技术。对运动员全程跑各技术组成部分所耗时间以及各部分时间所占总时间的百分比可以看出运动员在哪部分耗时相对最多,从而可以发现该运动员优势技术和薄弱技术。

从表3可以看出虞佳如在栏间步用时5.36s相对其他运动员最少,这一部分所占百分比相对于其他运动员也最少,所以栏间步技术好是虞佳如取得优秀成绩的决定性因素。但是虞佳如的跨栏步部分所用时间为4.66s排在第三位,与林雨薇和郭静蕾相比处于劣势低位,所以跨栏步技术不好是制约虞佳如取得更好成绩的一个关键因素。成绩位列第二的林雨薇的起跑至第一栏和跨栏步所用时间均低于虞佳如,下第十栏至终点时间与虞佳如持平,但最后成绩却没有虞佳如好。究其原因是林雨薇的栏间三步所用时间为5.66s,比虞佳如满了0.3s之多,由此可以得出栏间三步技术是制约林雨薇取得更好成绩的关键因素,在以后的训练中应加强栏间三步技术的练习。值得注意的是成绩位列第四的郭静蕾的跨栏步用时为4.37s,是这8名运动员中用时最短的,可见这名运动员拥有较好的跨栏步技术,但是她的其他技术部分用时却都比较长,因此她并没有取得一个好成绩。该运动员在今后训练中应加强速度的练习,以提高其他技术部分成绩。除此3名运动员之外的5名运动员在各个技术部分均不够突出,需要全方面提高加强。

2.3 运动员栏间三步时间特征分析

栏间三步跑是跨栏跑的主要组成部分,因为两栏架之间距离是固定的,所以栏间三步跑有着特有的节奏。从每步步长来看一般三步中第一步最小、第二步最大、第三步介于两步之间。

从表4可以看出运动员栏间三步的时间特征也有着与步长特征相同的特点,即第一步最快、第二部最慢、第三步介于两步之间。8名运动员中林雨薇的第三步用时最长,所占比例也最大,所以这有可能是造成她栏间跑用时比较长的原因。第三步用时比较长意味着第三步的步长也比较大,因此就会造成起跨点距离栏比较近,这也有可能是她的跨栏步用时比较短的原因之一。而姚慧的第二步用时最长,所占比例也相对最大是第一步的1.78倍,而第二步过大有可能会造成在第三步跑动时中心靠后从而影响其跑跨衔接以及跨栏步。

运动员比赛过程中拥有最快分栏速度的那一栏间所表现出的技术特点能够反映出运动员的最高术水平。所以通过运动员最快分栏栏间三步时间特征与栏间三步平均时间特征相比较能够得出运动员是否能在栏间跑过程中相对稳定地保持较高的技术水平。从表5可以看出虞佳如的最快栏间三步比例为1∶1.60∶1.27,与其平均三步比例1∶1.57∶1.23差别不大,而林雨薇的最快栏间三步比例为1∶1.50∶1.31,与其平均三步比例1∶1.53∶1.43在第三步上差别很大。这就更能说明林雨薇的主要问题是栏间三步的第三步偏大,导致了她的栏间步用时相对比较长。

2.4 运动员跨栏步时间特征分析

跨栏步时间是指起跨腿落地到摆动腿下栏着地之间的时间,通过跨栏步时间的分析可以得出运动员过栏技术的优劣。从表6可以看出8名运动员跨栏步用时较短的是郭静蕾与林雨薇,说明这两名运动员过栏技术比较好。值得注意的是虞佳如和汪丽的平均过栏时间分别为0.47s和0.48s,与林雨薇和郭静蕾相比差距较大,说明两人的过栏技术还有所欠缺,在今后的训练中应加强过栏技术的训练。

3 结语

(1)虞佳如和林雨薇在栏间跑和最后冲刺阶段表现出较高的速度,这两名运动员具有相对较高的实力。虞佳如栏间跑的速度曲线更平稳,跑跨技术比较扎实,栏间节奏更好,同时速度耐力方面也相对比较优秀。栏间技术和冲刺能力是影响汪丽和郭静蕾成绩的主要因素。姚慧、庄冬梅、李金玉、章易综合实力还相对比较差。青年运动员最高速度基本出现在第4、5栏,而且保持最高速度基本只有两个栏间距离。除虞佳如之外的7名运动员到第9、10栏的时候速度下降很大,运动员普遍速度耐力较差。

(2)栏间步技术好是虞佳如取得优秀成绩的决定性因素。而跨栏步技术不好是制约虞佳如取得更好成绩的一个关键因素。欄间三步技术是制约林雨薇取得更好成绩的关键因素,在以后的训练中应加强栏间三步技术的练习。跨栏步技术是郭静蕾的优势,但是她的其他技术部分均相对较差,需要全面提高速度能力。

(3)林雨薇栏间三步中的第三步用时最长,所占比例最大,导致了她的栏间步用时相对比较长。而姚慧的问题是第二步用时过大,这有可能会造成在第三步跑动时中心靠后从而影响其跑跨衔接以及跨栏步。

(4)郭静蕾与林雨薇过栏技术比较好,虞佳如和汪丽的过栏技术还有所欠缺,在今后的训练中应加强过栏技术的训练。

参考文献

[1] 岳娇娜.女子100m栏栏间节奏对成绩的影响[J].青少年体育,2016(2):96,62.

[2] 宋美玉.我国优秀女子100m栏运动员栏间节奏分析[J].体育科研,2013,34(4):39-42.

[3] 孙婷婷,黄贝君,董广新.世界优秀女子100m栏运动员的速度特征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27(4):60-62,75.

[4] 黄勇,郭俊人,虞玉华,等.我国女子100m栏优秀运动员技术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5):71-73.

[5] 詹建国.跨栏跑-现代跨栏跑技术与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6] 文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3版.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