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在畲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承中的功能研究

2018-06-11李哲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5期

李哲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发、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畲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承研究中,对家庭这一文化传承的载体进行调查分析。文章分析了家庭对畲族民间体育文化的教育、社会化、规范等功能。由此得出,家庭作为畲族体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虽然在传承过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家庭在畲族民间体育传承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畲族体育 体育文化传承 家庭传承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9(a)-0191-02

畲族是我国的第19大少数民族,畲族传统民间体育项目与其民族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结合狩猎、农事、抵御外敌、宗教活动及民俗习惯等等发展出了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畲族社会中的民族文化传承不是通过学校这一教育体系,主要通过家庭这一社会教育体系,所以在畲族的社会关系中,血缘关系具有强大的影响力。畲族社会整合的传统机制主要由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族组织和宗族组织构成,血缘关系是畲族内部传统社会关系的主轴。这种血缘上有共同渊源关系的概念成为畲族民族文化认同的一大支柱,畲族的族群认同、社会归属、文化传承很大程度上还依靠这种血缘组织的运转。重视畲族家庭文化建设,发挥畲族家庭的功能,成为畲族体育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1 家庭对畲族体育文化传承的教育功能

从小我们学习说话走路吃饭等礼仪,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十分之大,俗话说:父母是最好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和开端,在畲族体育文化传承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畲族具有自己特色的民族文化,包括畲族传统节日、畲族民族习俗、畲族民族体育、畲族民族艺术等等。这些畲族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家庭中通过家庭教育的方式进行的。在畲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语言、仪态、餐饮、体育都源于家庭教育的影响所形成。

家庭中的体育活动具有教育性、密切性和互动性特点,畲族的家庭体育活动为畲族家长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手段。现存于浙江建德县《钟金彩家家训》( 汉文记载) 曰:“父子者天性之亲,父严母慈,自然之理也。圣人因严以教敬,因慈以敬爱,爱敬兼尽而子职修矣”,可见,畲族父母在教育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角色分工,主张父亲在教育中以严厉为主,主张母亲在教育中以慈爱为主。由于血缘的关系,父母对孩子的感化作用是十分之大的。家庭教育在畲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承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不仅仅是体育文化传承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需要。

2 家庭对畲族体育文化传承的社会化功能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个人社会化的摇篮。德国诗人席勒就曾说过:“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体育游戏是体育运动的类别之一,是一项特殊而有价值的文化活动,因此,席勒的这句话实际上已经指出体育与社会化之间的密切联系,即体育是社会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游戏是儿童生来就喜爱的,体育游戏不但能锻炼身体,还能培养孩子沟通、合作、创新以及动手能力的提升,具有健身健心的功能。畲族传统体育中的猴子抢蛋、爬竹、弹弓、等这些游戏都十分适合亲子体育游戏。例如猴子抢蛋,游戏规则是在地上画一直径30厘米圆圈,圈内放3枚鸡蛋大小的圆石蛋,代替“蛋”。家长或者孩子其中一人伏在圆线外作为母猴护“蛋”,而其余人则在圈外抢“蛋”。儿童在游戏中承担不同的角色扮演,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在保护“蛋”的过程中学会灵敏的应用身体,在游戏的输赢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轻松、活泼、有趣的家庭游戏可以融洽家庭关系,增强家庭的凝聚力, 消除家庭成员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所积累的疲劳。一家人在其乐融融中不仅增加了家庭的亲密感,而且在游戏过程中影响着儿童体育意识的形成,促进儿童健康人格的发展。

家庭对个体社会化非常重要,因为儿童总是自觉自发地就从父母或兄弟姐妹那里接受对待事物的看法。个体的第一个态度、观点、基本原则都是在家庭里获得的,因此,家庭也被称为“最初的社会化部门”。在畲族的家庭中,同样遵循着这样的规律。畲家儿女自小就模仿着父母的行为,在以前男孩向父亲学习放牧,通过模仿的方式来驱赶牛羊,直到他们真正的掌握了牧羊的技巧。女孩们学习母亲织合手巾带(畲族婚礼中的六礼之一),在模仿中完成了劳动技能的掌握,使得儿童们完成了最初的社会化,家庭的社会化功能是功不可没的。

3 家庭对畲族体育文化传承的规范功能

家庭是接收学习生活经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家庭规范是依靠家庭习俗和家庭伦理、民间风俗背景,通过相互间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成为家庭成员共同的行为、观念、做人原则、行为规范等等。畲族人民敬老慈幼、热情好客、待人和善、勤劳俭朴,这些美好的道德品质都在畲族的体育活动中明显体现。在漳浦县湖西畲族乡常常在春节、元宵节时举办“考龟”这项活动。畲民取新瓦片,贴上一块红纸作靶,参加者手举火药铳枪射靶,中靶者可得一块甜米“龟”。每当这时,家家户户的孩童便在会场外观看,当家中长者获得了甜米“龟”之后,便会拿给场外的孩童食用,畲民们鼓励孩童,长大后也要为晚辈去争取甜米“龟”孩童们获得奖励的心情十分愉悦,也因此受到环境氛围的影响深深的记住本族传统的这些体育项目。畲族人民的淳朴民风就映照于此,他们尊老爱幼、相亲相爱。长辈们的言行举止、榜样示范等最好的起到了规范文化氛围的功能。

规范是一种对拥有一定身份的行为体的适当行为的集体期望和欲期。它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它能够创造出行为模式。畲族家庭通过提供道德、继替和传承意识等内在性控制工具来协助社会控制。畲族家庭规范约束着畲族家庭成员的日常行为,同时又鼓舞家庭成员开拓进取,勤俭持家。

4 结语

在中国人的价值系统中家的意识具有核心价值的功能,家庭作为畲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在传承过程中的功能非常突出。家庭是传承主体接触民族文化的知识的起点,在畲族体育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家庭的功能不容小觑。但家庭传承这一链条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局限于传承主体本身,传承主体若是对体育文化的理解不够或者家庭中的传承主体人口减少,都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到家庭传承的执行。总的来说,畲族体育文化想要进一步的发扬光大,还需遵循这些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规律,遵循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在不破坏自然条件的情况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与民族环境共同生长。

参考文献

[1] 龙远蔚.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调查研究丛书·福安市畲族卷[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2] 敬鸿彬,周娟.家庭传承民族文化的困境与突破[J].中华文化论坛,2013(11):61-64.

[3] 兰润生,林荫生,苏肖晴.畲族传统体育特点及其成因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0(4):27-30.

[4] 肖宁.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机制[J].山东体育學院学报,2008(2):32-35.

[5] 张建平,金晓峰,章华.畲族体育文化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4(07):73-74.

[6] 刘波.体育与社会化关系研究[J].体育科学,2012,32(11):90-97.

[7] 谢兰凤,陈印.畲族民间体育项目传承的社会心理条件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0):157-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