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大学生羽毛球项目运动损伤现状及其原因

2018-06-11唐开悦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2期
关键词:损伤业余羽毛球

唐开悦

摘 要:在大多运动项目中,羽毛球运动开展得最为广泛,羽毛球运动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喜欢。其中大多数羽毛球爱好者,由于没受过专业的训练和老师的指导,因此他们在运动过程中对预防发生的损伤和自我保护意识,与专业运动员比较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为了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羽毛球项目中来,并且正确了解和学习羽毛球运动,必须将重点让学生了解并且预防羽毛球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才能避免和减少羽毛球运动损伤几率。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体育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对大学生体育专业的羽毛球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造成羽毛球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动作错误、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各项素质过差、运动量过多、运动器材和装备等。

关键词:羽毛球 损伤 业余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8(a)-0002-03

羽毛球运动是我国的优势项目之一,参加这项运动的群众人数非常多,技术水平也比较高,在国际赛事中都能取得相当好的成绩。根据调查,我国羽毛球运动在我国已经成为群众参与最多的体育项目之一。羽毛球运动对场地设备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无论室内室外,只要场地适合,加上球拍和球就可以开始了。同时,这一项运动的对象是男女老少都可以参与,并且锻炼效果较好,参与羽毛球运动对身体有很大益处,经常参加羽毛球锻炼可以改善人体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强化身体的各项机能,可提高人们的运动的能力。羽毛球运动比较简单容易上手,但是人们往往容易忽视错误的羽毛球动作带来的运动损伤,所以往往使爱好羽毛球者在运动的时候出现各种各样的损伤。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体育专业的学生运动损伤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信息中心,通过检索中国体育学术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百度网络等有关羽毛球运动相关书籍和论文资料,阅读了社会体育学、运动训练学等方面的教材与专注,并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归类、总结和分析,从中得到了研究的思路和观点。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论文内容要求,设计相关内容的问卷,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体育专业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并向学生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各97份。

1.2.3 数理统计法

根据统计学原理,主要采用Excel软件系统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羽毛球运动在田麦久的项群理论中属于隔网对抗类运动项目,不会发生直接的身体接触,但是羽毛球这一运动是多回合的,在快速移动当中还要完成上肢击球动作,同时对运动者各方面的身体素质和技术等有较高的要求,稍有不注意还是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的出现。

2.1 羽毛球运动损伤部位

从表1可以看出,膝关节损伤占的比例最大,占总比例的26.8%,膝关节损伤主要在短距离内,频繁的侧身,前屈、后伸、起跳、蹬跨等,造成膝关节稳定装置不断受到剧烈的拉伸,一旦动作不协调或者过度,非常容易造成膝关节的损伤。腕关节的损伤占了总比例的23.7%,由于羽毛球对手腕的内收和外展动作要求较高,随着不同的动作快速的闪动鞭打,内旋切击球,所以损伤的概率也较高。其次腰损伤占了总损伤的15.5%,由于腰部处于不断的急速收缩拉伸,例如:杀球、蹬跨,重复类似这些动作腰部很容易造成损伤,特别是打球时注意力不够集中,肌肉过于防守又突然收缩,技术动作不规范,准备活动不充分。肩关节损伤占了总损伤的12.4%,肩关节是人体上肢和身体的连接部位,也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广的关节部位,造成肩关节损伤主要是由于频繁的杀球和挥臂击球,杀球发力过大时技术动作不正确,都可能造成肩关节损伤。肘关节损伤占了总数的8.2%,肘关节的损伤主要发生在小臂的外侧、内侧前臂肌群起点,因为击球频数过于频繁,也可能有时内外损伤可能同时出现,羽毛球技术中杀球动作是造成肘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

2.2 羽毛球运动损伤类型

从表1中可以看出,羽毛球运动的损伤类型中,肌肉拉伤的人数最多,占了总损伤数的34%,这主要与羽毛球运动的特征有关,特别是在训练或比赛过程中运动强度特别高,在运动中会有突然地上步的动作或者突然发力的情况,如果运动者技术动不稳定以及身体素质方面的欠缺,肌肉拉伤的情况就很有可能发生,尤其是大腿肌肉和肩关节肌肉的拉伤。关节扭伤人数的比例占了21.6%,且多数发生在踝关节和腕关节,这是由于羽毛球运动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踝关节和腕关节发力,做好每一个关节的准备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机体还没有激活就进行大强度的运动,这样也容易造成了关节扭伤。软组织挫伤人数的比例占了总损伤的16.5%,尤其是发生在踝关节和膝关节等,在每一步的跑动中都离不开。擦伤占了总损伤14.4%主要出现在膝关节和腿部。

3 羽毛球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的显示,从表1中可以看到,造成大学生羽毛球爱好者发生运动损伤主要的原因是:羽毛球技术动作的错误,占的百分比为34%,其次是不做准备活动或者是准备活动不够充分,占总比例的24.7%,然后最是身体素质普遍较低造成损伤的原因占了18.6%,最后是运动量过大造成损伤占了9.3%,运动器材和装备占了9.3%,其他原因占了4.1%,由此可见,造成羽毛球爱好者发生损伤的最大原因是没有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3.1 動作技术不规范

羽毛球运动中包含很多复杂的技术动作比如高远球、吊球、杀球等。如果技术动作不正确,就有可能造成业余羽毛球爱好者运动损伤的出现。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由于技术动作错误造成损伤占了总损伤的34%,很多业余运动人群对羽毛球技术掌握得不够全面,思想上又没有充分认识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和没有掌握正确技术动作,形成了错误的击球动作,在很多的情况下加大了损伤的可能性,例如持拍击球动作僵硬,发力点不准,不符合机体的生理特点,就很容易造成某些部位的受伤。

3.2 准备活动不当

3.2.1 准备活动不充分

当人体的神经系统与内脏器官还没得到充分调动的时候,人体的微循环状态不佳,导致肌肉伸缩能力没有达到最好的状态,动作不协调,容易导致受伤。

3.2.2 准备活动量过大

当准备活动过度时,容易发生疲劳,当开始正式运动时,身体的机能并不是处于最好的状态,而是趋于下降,做动作时容易造成受伤。

3.2.3 准备活动内容安排不当

当准备活动与运动项目基本内容结合得不好,或者缺乏专项性时,运动负担较重的部位容易受伤。

3.3 身体素质差

羽毛球这项运动对运动者专项素质的要求特别的高,比如: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柔韧、头脑等。特别是耐力方面,良好的体能是打好羽毛球的必备条件之一,通过调查数据发现,一般情况下,业余羽毛球爱好者是为了兴趣爱好和锻炼身体而参加羽毛球运动的,他们没有系统的训练,尤其是在身体素质方面。但运动过程中会出现高难度动作,需要具备良好身体素质才能保证动作的完成,运动者自身又缺少相应的素质而完成不适当,最后导致损伤。

3.4 运动量过大

从表1中可以看出,羽毛球运动量造成的运动损伤的比例最高,占9.3%。在羽毛球技术的训练当中需要对单一动作重复多次练习,脚部需要前后左右移动,上肢重复技术动作,肩肘损伤就是在羽毛球运动中多发的一种损伤。运动量及运动负荷超出了锻炼者可承受的生理负荷,就容易引起微细损伤,时间久了就逐渐发展为劳损。

3.5 运动器材和装备

从表1中可以看出,由于运动器材和装备造成损伤占了总损伤的9.3%,比如:不合脚的鞋具、不具备防滑的球鞋,会容易出现脚踝损伤的发生。没有使用重量适当的羽毛球拍,比如:类似于铁制的羽毛球拍,因为重量过大,容易导致手腕关节的损伤,现在的羽毛球拍大多数都是碳素球拍,重量都比较轻,不容易造成腕关节和肩关节的损伤。

3.6 违背教学原则

练习应该遵循教学原则,应当科学、系统的进行训练。不按循序检警的原则,急功近利,过早的练习高难度动作,难免因为动作错误造成损伤。特别是在有旧伤或者疲劳的情况下,更容易造成伤情加重。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羽毛球运动中受伤较多的部位依次是膝关节、腕关节、肩关节、腰部、肘关节、大腿、小腿、手指。

(2)大学生羽毛球爱好者经常出现运动损伤类型为:肌肉拉伤、关节扭伤、软组织挫伤、擦伤、关节劳损等。

(3)大学生羽毛球爱好者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技术动作错误、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各项素质较差、运动量过大、运动器材和装备等原因。

4.2 建议

(1)要避免羽毛球运动损伤,首先要掌握好正确的羽毛球技术动作,其次是必须重视准备活动,最后要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装备,并且对已有损伤的部位加以保护。

(2)经常参与羽毛球训练的必须加强身体素质的训练,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强度,避免经常做一些较高难度的技术动作的训练,减少损伤发生的几率。

(3)对于在羽毛球运动当中经常使用的部位加强保护,避免在运动中再次受伤。

参考文献

[1] 秦宇阳.安徽省普通医学院校大学生羽毛球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淮南师范学院學报,2008,10(5):59-61.

[2] 赵建辉,吕岩.大学生羽毛球运动中常见损伤、预防及应急处理[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9):137.

[3] 王小峰.高校羽毛球爱好者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对策[J].新西部,2011(7):244-245.

猜你喜欢

损伤业余羽毛球
羽毛球
打羽毛球
飞行的羽毛球
为业余棋手诊脉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我院足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发生原因及预防分析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打羽毛球
遮荫有方等
业余棋手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