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功能的价值及实现策略
2018-06-11朱伟伟
朱伟伟
摘 要:现代高校体育教育当中,不仅要关注提升大学生的运动技能以及生理机能,还要积极提升其精神质量,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文教育在体育教育当中属于核心内容,且具有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提升全民族思想素质以及推动高校体育健康长久发展的功能,人文教育功能对高校体育教育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此,本文结合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功能的价值,深入研究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功能实现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体育 人文教育功能 价值 实现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9(b)-0113-02
人文教育不仅能够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帮助大学生提升自身运动技能以及身体素养,还有助于培养其良好的精神意志,提升大学生文化知识以及思想道德素质,在高校体育当中实现人文教育功能具有重要价值。为了充分实现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功能,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制定体育价值观,在体育教学全过程都融入人文精神,提升体育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搭建相关教育平台并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体育生活方式。
1 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功能的价值
1.1 人文教育是体育教育核心
现代体育文化体系当中,主流文化就是奥林匹克文化,这一体育文化不但扩大着影响范围和影响力,在多种文化集中整合之下,奥林匹克文化内涵当中也蕴含着越来越丰富的人文精神。奥林匹克文化在充分融合各种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在体育文化体系当中不断纳入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以及崇尚和谐等精神特征,所以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实现人文教育功能,能够有效的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并促使大学生更加深入与全面的了解中国传统优良文化,提升其人文素养。
1.2 人文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
高校具有向社会各个领域输送人才的功能,而在高校传统教育理念当中,过于看重培养大学生本专业知识,对其它专业知识缺乏了解,而这些人才在走向社会之后,大多数对自身专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的比较全面与丰富,专业之外的很多知识了解的比较浅,特别是体育人才,在体育技能方面虽然非常突出,但是却非常缺乏人文社科知识方面的了解。这种教育观念当中严重缺乏人文教育,不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培养其健全人格,很容易导致学生之间形成不良风气,比如打架、抽烟、沉迷网络游戏等。而在高校体育教育当中积极进行人文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改正不良习惯,还能培养其优良品格。在高校体育教育当中充分融入人文教育,可以在教育大学生体育运动技能基础上对其进行责任、道德、伦理以及情感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促使大學生充分提升自身的情趣、智力、综合体力以及伦理道德等[1]。充分发挥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功能,不仅能够促使大学生在毕业之后更加快速的融入并适应社会,为社会进步做贡献,更能培养其成为优良公民,提升自身生活品味。
1.3 人文教育可以推进高校体育教育长久发展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过程中,社会各个层面都渗透着智能化与自动化科学技术,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为了充分适应社会的发展,在高校教育当中还要积极加强大学生的智育。在高校体育教育当中增加人文教育功能,能够更加有效的对大学生进行智育,并促使大学体育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在此基础上,高校体育教育不仅能有效提升大学生身体素养,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还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尊重、坚强、博爱、勤劳以及民主等各种人道主义精神。在高校体育教育当中充分融入并体现人文教育,能够充分强大高校教育的思想基础,促进高校体育教育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
2 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功能的实现策略
2.1 高校体育教学体系中充分体现人文教育
在高校体育教学体系当中,要充分融入人文精神,在充分了解并把握学生特点和需求基础上,在整个教育体系与相关体育教育活动当中,积极培养大学生的辩证思维,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丰富的情感,熏陶其良好的审美,促进大学生心智因素的全面发展,进而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自主个性,以充分体现体育教育当中突出的人文教育功能。
一方面,要在高校体育教育当中合理设计课程体系,在以往体育教学内容基础上增加大学生热衷的教学内容,比如休闲娱乐兼健身功能的高质轻负运动项目,并在原有运动项目当中融入人文价值以及历史韵味,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合理体现人文教育。在体育教学课程安排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需求以及爱好等因素合理编制课程内容,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基础上,能够有效拉进学生以及课程内容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推动体育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另一方面,要积极改进并创新体育教育方法,避免过于刻意的追求强、高、快,主要以增强体质并且促进身心发展为目标采取合适的教育手段,充分尊重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主体意识,推动大学生个体特长的发挥。在体育教学手段改革当中,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优化改进,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制定科学的教学评价方法,激发学生运动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终身运动意识,通过人文教育促进大学生个体以及群体的全面发展,并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
2.2 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
为了在高校体育教育当中充分实现人文教育功能,需要积极提升大学体育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在教师具备良好的体育技能、体育价值、体育历史、体育审美基础上,促使高校体育当中的人文教育功能能够更加顺利的开展与实现。为了有效提升高校体育教师自身人文素养,需要体育老师积极强化自身文化理论水平,正确认识并重视自身素养提升的重要意义,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和人生观、价值观,努力通过各种方式与渠道提升理论教学水平[5]。体育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积极提升自身体育运动知识与技能同时,对相关学科以及新学科知识实现一定了解和学习,并将相关知识渗透在日常教学活动当中,通过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促进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充分发挥人文教育功能。
2.3 科学建设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平台
要在高校体育教育当中充分发挥人文教育功能,还要积极采取必要措施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育教育与课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基于此,需要在高校校园文化当中渗透体育文化,为校园环境当中为大学生营造一种积极的体育文化氛围,培养大学生体育精神,激发其体育运动兴趣。在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理念建设当中,需要借助各种软件和硬件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人文教育环境下促使大学生充分受到体育美的熏陶。
3 结语
体育教育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样化的体育文化体系,不同的文化体系当中蕴含着不同的精神内涵,但是不管是哪一种体育文化体系,其核心都是人文精神,终极目标都是促进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与和谐进步。在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制度层面、价值层面以及物质层面等多方面都蕴含并体现着人文教育,为了充分发挥人文教育功能,需要在高校体育教育当中采取多种措施实现人文教育。
参考文献
[1] 王擎宇.论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与价值提升[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2):86.
[2] 蒋菠,黄巾,John.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缺失的致因解析[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6(6):5.
[3] 王豫峰.体育教育教学中的情感关怀与人文教育运用策略思考[J].文教资料,2016(10):180.
[4] 王季路.高校教育中的人文氛围以及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6(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