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女子击剑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研究

2018-06-11巩秀红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5期
关键词:训练运动员青少年

巩秀红

摘 要:击剑作为一种格斗型对抗项目,技能是该运动的主导性因素。为了确保技能的有效发挥,需要运动员保持良好的体能素养,充沛的体能是提升优势的重要基础,只有以体能作为支撑才能在击剑现场发挥出攻守战术。青少年阶段正是进行专项体能培养的关键时期,本文将以青少年女子击剑运动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体能训练研究提高青少年女子击剑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关键词:女子击剑 青少年 运动员 专项体能 训练

中图分类号:G8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9(a)-0058-02

击剑作为一项对抗性运动项目,注重攻击节奏以及交锋距离,通过有效的防守格斗,以手持剑攻击对手。击剑运动对于运动员的体能和竞技能力要求很高,具有良好的体能能够提高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并在最佳状态的基础上发挥战术,所以,提高击剑运动员的体能对于提高其竞技能力来说至关重要。开展专项体能训练是解决体能问题的有效措施,当下我国女子击剑运动员的表现受到了世界瞩目,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需要继续提高综合素养,确保继续取得佳绩,本文将着重探讨提高青少年女子击剑运动员体能的相关路径,望能为业界同仁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 专项体能训练对击剑运动的重要性

专项体能训练指的是在运动员先天条件的基础上对专项运动能力进行后天培养的一种方式,对于击剑运动员来说,专项体能指的是在比赛过程中的出剑速度、移动速度、攻防速度、反应速度、耐力程度等。以上这些素养都决定了击剑运动员是否有能力完成规定动作并击败对手,專项体能训练的目的就是提高这些体能,提高运动员的运动素养,保障其能够在比赛中以良好的体力发挥和运用战术[1]。格斗类的竞技项目对于运动员的身体状态要求较高,开展专项体能训练能够让击剑运动员提高步法体能、强化节奏,同时提高出剑的速度和深度,在比赛上有更好的技术发挥。

2 击剑项目中的体能特征分析

2.1 速度特征

速度是击剑运动员需要具备的重要素养,速度决定了运动员是否有能力在比赛现场完成位移和启动,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攻防转换,迅速出剑。

2.2 柔韧和灵敏度特征

击剑运动员良好的柔韧性能够让运动员在移动和攻守的过程中迅速、准确地找到最佳攻击位置,这其中也包括了敏锐的反应速度,柔韧性也能够确保运动员在对方攻击的过程中避开损伤。

2.3 耐力特征

击剑运动虽然单场的比赛时间不长,但是整个赛时的持续时间很久,对于等级越高的比赛,运动员需要对抗的场次也就越多,击剑运动中多为无氧运动,在比赛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耐力,否则将无法确保各项战术的准确完成。

2.4 力量特征

击剑运动需要用大量的爆发力来击败对手,例如刺、劈等动作都需要把握动作的力度,腿部的大幅度弓步等也需要肌肉力量的支撑,才能有良好的爆发性。

3 青少年女子击剑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方法

和男子击剑运动员相比,青少年女子击剑运动员的身材较为娇小,但是平衡能力更高,由于体质本身的不同,女子击剑运动员的速度、爆发力和肌肉都较弱,但是在耐力和柔韧性上常常有更好的表现,针对女性击剑运动员的身体特质,在专项体能训练中也需要进行针对性方案制定[2]。

3.1 速度训练

在提高青少年女子击剑运动员速度能力方面,可以通过3种有效的速度训练方法提高运动员的反应速度、位移速度和动作速度。首先,对运动员进行往返移动训练,即运动员以实战姿势前后14m往返移动,通过快速的往返提高青少年女子运动员的步伐移动能力,而且也能起到辅助耐力的作用。其次,对运动员进行弓步刺靶训练,运动员保持弓步持剑的姿势,刺靶后迅速退回,来回往复20次,通过每天的此类训练达到提高进攻速度和动作深度的作用。最后,进行往返冲刺进攻的训练,每一次往返刺冲都要保证速度和动作的标准性。进行速度训练能够让青少年女子击剑运动员在赛时较长的比赛中依然能够保持最佳体能状态,能够保证启动和进攻的速度,并躲避对手的损伤。

3.2 灵敏度和柔韧性训练

青少年女子击剑运动员由于性别特质普遍都具有良好的灵敏程度和柔韧性,但是仍然需要专项体能训练的方式强化自身优势,并在此基础上为速度、耐力和力量训练提供发挥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灵敏度训练和其他专项体能训练一样,并非是独立进行的,而是多种训练相互交叉,教练在对青少年女子击剑运动员进行其他专项体能训练时,应当将灵敏度和柔韧性训练融入其中,也可以开展一些专门的柔韧性和敏感度训练,起到高效率训练的目的[3]。柔韧性训练包括静力拉伸、动力拉伸和身体摆动等方式,柔韧性训练应当主要针对女性运动员的手臂、腿部、背部和肩关节进行训练,增加关键部位的身体协调性,下叉练习和压肩训练等都是提高运动员柔韧性的有效方法。

3.3 耐力训练

由于击剑运动的大部分动作都是无氧运动,所以在专项体能训练中,也应当注重无氧耐力训练,并将有氧耐力作为辅助。总体来说,青少年女子击剑运动员耐力训练主要分为两部分,分别是有氧耐力训练和无氧耐力训练。有氧耐力训练的主要方式为长跑,进行长跑练习能够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肺活量,增强肌肉的氧气输送能力,而且训练方式并不枯燥,能够提高运动员的参与兴趣。其余的有氧耐力训练有800m游泳、5km自行车、跑楼梯等。在进行有氧耐力训练时,以比赛时间为重要参考,适当采用长于比赛时间的训练时长。

无氧耐力训练也被称为专项耐力训练,这种训练方式主要模仿的是击剑比赛现场的动作强度。击剑比赛赛时较长,运动员在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体力透支的情况,进行无氧耐力训练能够提高青少年女子击剑运动员在疲劳状态下的控剑能力,并保持一定的敏锐度和力量。在训练方式上,教练员可以让女子击剑运动员以实战姿势持剑并进行防四还击和防二还击,通过组合训练的方式和确保规范的动作来保障一定的命中率。具体的耐力训练强度也需要考虑到运动员的身体实际情况,建议保持在每组35次连续刺靶,这样才能起到提高耐力的作用。

3.4 力量训练

击剑运动中运动员的发力能力是决定运动员攻击力的关键因素。力量训练不仅包括爆发力训练,也有耐力训练,在力量训练中首先需要运动员进行上肢力量练习。对于青少年女子击剑运动员来说,上肢的力量可以通过抓球练习进行提高,让运动员能够更好地控制腕关节和指关节的力量,增加持剑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其次,进行反卷杠铃的练习,提高女子运动员的腕关节力量。再次,运动员进行杠铃快推,以提高运动员的肘关节屈伸力量。最后,进行原地强度击剑动作练习,增强手臂力量,提高运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对青少年女子击剑运动员来说,开展专项体能训练能够提高运动员的综合身体素养,让运动员能够在击剑比赛现场有更好的体力表现,有效运用战术。在进行专项体能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注重运动员的实际身体情况,采用恰当的方式制定训练计划,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运动员的战术水平,让运动员能够在赛场上有更优异的表现。

参考文献

[1] 李娜,王昶.略论击剑运动的体能训练[J].才智,2017(9):248-249.

[2] 黄永康.浅析高校现代五项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J].体育时空,2016(5):119.

[3] 金豆.击剑运动体能特征及训练方法探究[J].现代交际, 2018(6):249-250.

猜你喜欢

训练运动员青少年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
运动员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思维擂台赛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
Sports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