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实施高校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改革

2018-06-11周菲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3期
关键词: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高校

周菲

摘 要:教育部提出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对将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将对目前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全面的改革,对课堂教学以及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提出新的挑战,也对现有课程设置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总体而言,在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及终身体育意识的背景下,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高校 体育教学 课内外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5(a)-0107-02

2002年教育部提出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当前,许多对于高校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的研究,基本上仅停留在理论概念的探讨层面上,暂时还没有发现有针对普通高校的,具有重大创新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这也导致目前体育教学质量较为低下,体育教学缺乏科学合理有效的组织方案。随着教育部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体育教学的不断重视,高校体育教学需要抓住现有的时代机遇,依据当地学校的实际条件进行初步改革,不断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水平,提升课内外一体化理论学习与技术运动,提高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运动技能以及运动参与的积极性。总而言之,本文将依据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课内外一体化的一些实际问题来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以期对目前高校体育教育水平进行充分的提高。

1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基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教育思想,许多家长在不断改善家庭条件的同时,也花费了大量的物力、财力对子女进行教育,一切都以孩子的教育为出发点。确实,教育是根本,是国家未来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知识的获取能够扩宽视野,学生通过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取生活必要的知识,在踏入社会之后需要运用自身所学习的知识来获得劳动报酬,提升生活水平,同时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与素养。鉴于此,在我国教育中仍然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与矛盾。在中小学中,教师与家长都普遍关心学生的文化课考试成绩,过度关注文化课的学习情况,对孩子其他内在的潜能自动忽略。这都是基于百年来传统思想所导致的“重文轻武”以及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家长们需要明确的是孩子生活质量提高的前提是拥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身心,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体魄,即使学习非常好,身体也会因超负荷运行出现问题。而且由于受到教师及家长的严格制约,许多学生必须抑制自己的天性,无法按照自己的兴趣去进行生活,每天都是埋头苦读,以至于身体及心理都出现问题。很显然,这样的教育是弊大于利的。

当前,除了极个别的高校,基本上大部分都在沿用着以前的教学模式,但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目前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方面都有所欠缺。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基本都是在课上对学生进行运动技能的教学,以教师讲解、示范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去接受,丧失了其主观能动性。所以,高校应该对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将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统一结合,实行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高校需要在现有体育课程的基础上,开展更多课外体育活动,并配备专任教师进行指导,在学期末的体育课程评价时,教师将根据学生课堂上以及课外活动的情况给出综合的评价分数,这样的体育教学模式能够充分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效果,而且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显著提高。

2 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改革对高校体育教学的作用

2.1 能够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每个学生其实都有他特有的个性与主观能动性,高校学生基本上都已成年,他们拥有独立的思维模式,具有自己的主见。在以往的高校体育教学中,他们的积极性受到压制,被动地学习各种知识,而且只能听,并不能主动地去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在进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后,学生能够在课外活动的时候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然后充分地去尝试,获得体验,伴随着轻松愉快的氛围来学习,这样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释放自己的天性。因此,我们得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课内外一体化改革能够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中全面实行学分制管理,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兴趣。以往的体育课程,都会要求学生通过班级授课制来进行统一的学习,在实行课内外一體化教学后,课堂教学的一系列内容、方式方法都会发生变化,在取消班级授课模式、取消年级差异的条件下,对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的有效对接进行研究,并将其付诸实践,是加强体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理念,实现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的关键。

2.2 能够改变教师以往的教育理论,提升教学质量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是组织学习、指导学习的关键所在。所以,作为一名高校体育教师,必须拥有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理念。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模式能够让教师行使正确、有效的教育理念。因为在该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师能够直接看到学生的各种变化,看到该模式对于学生的巨大作用,这种教学模式是科学地将课堂的理论知识与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有效地联系到一起,迅速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

3 实施高校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具体做法

3.1 高校领导应当重点扶持体育教学改革

高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关键所在,只有学校积极推动改革,对改革中需要的人力、财力进行支持,运用多种手段来促进改革的实施,那么高校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改革便会非常迅速地取得成功。具体的做法,学校以会议的形式来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增强宣传力度,提高相关资金以及配套体育设施的投入,制定合理的教师工作量制度,这样高校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改革便很快会取得成功。

3.2 体育教师需制定全新的教学评价模式

虽然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学习体育文化知识有时不仅仅是为了取得较好的成绩,更是为了学习自身喜爱的体育运动知识,在兴趣中进行学习,但往往事与愿违。基本上教师通常都是采用统一的标准来对每个同学进行评价,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以及努力程度。比如一个学生身体协调性较差,在做某一动作时非常难看,但学习态度非常端正,上课也非常积极,难道就要将学生所有的学习成果予以否定。高校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课程,而不是抹杀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积极性的课程。因此,在进行考核的时候,我们需要对评价方式进行充分改革,制定全方位、多方面的考核评价体系,使得学生能够获取到合理的体育成绩,鼓励学生继续从事体育锻炼。

4 结语

总而言之,实施高校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改革是顺应当今教育现状的需要,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我们所要做的是不断提升自身对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解,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与业务能力,积极地推动体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促使学生积极地发挥自身运动潜能,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黄世光.浅谈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6,6(16):5-6.

[2] 文红斌.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思考[J].文理导航,2016(9):84.

[3] 李欣悦.我国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综述[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2)5:102-105.

猜你喜欢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高校
高职业院校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探究
开展高职武术“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的可行性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