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及改进建议
2018-06-11王丹
王丹
【摘要】推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建好内部控制对于提高单位管理水平,改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规范财经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内部控制重要性入手,分析现有部分单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分析对策。
【关键词】内部控制;行政事业单位;风险评估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概念
根据《规范》相关内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通过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该定义强调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变化,不断调整的过程。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评估机制缺乏
部分单位在部门设置上未单独设置风险控制部门及岗位,内控制度编制上未涉及风险控制的内容。缺乏风险控制意识,忽视对风险的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侧重于风险的事后补救,而通过集体决策讨论出解决措施的方法大部分是根据自身过去的经验进行判断。
(二)关键岗位范围局限
部分单位仅在财务人员的岗位上实行了关键岗位责任制,对于预算业务管理、收支业务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以及内部监督等经济活动的关键岗位则未明确表示。
(三)预算控制不合理
预算编制上,大部分参考往年预算,存在编制固定化、常规化,对于突发性特殊预算的安排的处置办法是发生时再另行决议,存在应对不及时的问题。预算执行上,执行人员在安排各项收支时按预算进行,但执行能力缺乏效率,无法有高效的执行效果,工作人员综合能力有待提升。
(四)评价监督机制不完善
内部监督和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相关岗位部门既是实施主体又是监督部门,内部监督的实施方式主要以事后监督为主。另外,由于缺乏内部控制评价,无法可靠的估量内部控制执行的质量。
三、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增强风险意识,对整个单位的财务管控、资产管理、经济活动等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开展风险培训,对相关的风险活动及时进行评估,通过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在内部控制上制定风险控制制度,部门设置上单独设置风险控制部门,将风险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甚至每个负责人。适当建立经济活动风险定期评估机制,对单位经济活动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全面、系统、客观的评估,并在此基础上确定风险目标、风险识别与分析以及风险应对策略,做到全面把控风险。
(二)加强关键岗位控制
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编制需要,增设风险控制、监督等部门,规定划分各部门的具体职责,各司其职,避免职能交叉、人员兼职管理,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在重要岗位上实行关键岗位责任制,内控机制在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编排上应当保持独立性,适应新增风险控制部门需要。扩大关键岗位的部门范围,改善仅财务管理方面存有关键岗位局面,形成全面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密切协作。实行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轮岗制度,对于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应当要求各方面綜合素质能力较强,能胜任此岗,愿意接受轮岗,并且明确轮岗周期和各自的岗位职责。
(三)建立高效预算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与评价等预算内部管理制度。对预算编制人员的个人工作综合能力进行提升或由专业人员编制,充分根据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结合单位的工作特点和重心,以保证预算编制质量,从源头控制,层层递进。预算执行上,严格按照财政部通过的资金使用分配来对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约束,对重大项目进行严格的审查与监管,确保预算的经费落在实处。执行预算部门通过预算金额,实际使用金额,差异金额等指标编制执行报告来把控预算执行情况,同时最好能够将年度的预算进行细分到季度、月度,来保证预算执行每一阶段的严密性和高效性。另外,还需建立预算绩效评价制度,保证预算的执行的质量。
(四)完善监督机制
加强内部监督,设置内部监督部门,配备专管人员,收集判断内部和外部有关内部控制运行情况的信息,并且积极获取是否有效执行的证据,通过将账面记录与实物资产的比对,检查相关资产的安全性、正确性。
完善外部监督机制。充分利用第三方或外部的专项监督和日常监督以及社会公众监督,一方面可以保证内部监督有效运行,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单位业务的纯洁性。另外,在业务开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也能针对工作中发现的缺陷,建立内部控制缺陷纠正、改进机制,充分发挥外部监督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