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对于体育专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探索
2018-06-11杜丽洁
杜丽洁
摘 要:我国是体育大国,“互联网+”时代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为体育专业人才在创新创业方面提供了更好的机遇。因此,高校需要注重对自身教育模式的转变,符合当前“互联网+”时代下体育专业人才的就业新形势。本文对当前“互联网+”时代下体育专业人才创新创业的现状进行分析,从教育模式、教育课程、教育文化以及教育服务方面提出了可行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 体育专业 创新创业 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1(c)-0004-02
自2016年以来,我国教育部门提出了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服务经济结构转型与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在国内的开展了多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尤其在科技、金融等领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有效推动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满足了当下社会人才的多元化需求,突破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难关。而在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上,“互联网+”时代给予了体育专业人才创新创业的更大空间,因此,在教育教学上应当注重引入互联网技术,转化育人模式,进一步发挥出教育功能。
1 “互联网+”时代下体育专业人才创新创业的现状
“互联网+”时代下不仅改变了社会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传统业态的发展趋势,对于高校人才创业教育来说,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制定创新创业教育对策是准确把握社会发展脉络,推动社会科学文明发展进程的必然选择,也能够为高校毕业生在踏入社会过程中提供更加方便的途径。然而,当前“互联网+”时代下体育专业人才创新创业的相关研究不够丰富,高校在体育专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上缺乏具体的方针和对策,关于创新创业的教育内容多以活动的形式出现,仅能够丰富学生的个人简历,并不能够为学生的就业发展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另外,创新创业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仅凭借于高校一方的努力难以将创新创业具体措施落到实处,缺少多方联合,有机合作是“互联网+”时代下体育专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困境。故而应当注重对体育专业的特色进行挖掘,构建具有“互联网+”和我国社会特色的体育专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2 “互联网+”时代下体育专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的措施
2.1 构建创新创业协同发展模式
实现“互联网+”时代下体育专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长效发展,必须要多方联合,协作共赢,以协同发展的模式来聚集学校、社会的优质资源,配合政府的各项政策,从而来为学生的自主创新创业营造出充足的空间。校企合作模式在我国教育领域已经足够成熟,以实习或定向招生的模式来实现技术、信息等各项资源在校内外的有效传递。体育专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来与体育运动企业及赛事举办方进行合作,或可以争取省级创业孵化项目,来为学生创建创新创业的实践基地。也可以采用政产学研金用合作模式,即包括了政府、企业、学校、科研单位以及金融中介等机构来共同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体育专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中,必须要明确学校是教育的的主体,需要完成对学生技能、知识等方面的培养,给予创业辅导,政府需要承担引导者的身份,统筹安排,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企业需要为学生搭建实习与创业的平台,而科研单位及金融中介需要为学生提供创业税收、法律、财务等方面的辅导,提供专业性的指导与帮助。
2.2 推动创新创业课程设计安排
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也应当转变思路,符合当前发展的形势,注重引入创新创业的培养理念,进一步挖掘学生的个性化,满足科学教育规律,构建出更加具有创新内涵的课程设计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增加创新创业学科内容。在专业教育中,教师需要将专业创新创业的前沿进展与优秀成果讲解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当前专业发展的基本形式,并可利用信息化技术,打造校内的创新创业课程平台,涉及经、管、法等专业的基础内容,让学生综合学习,也可以引入创业管理学、创业心理学等网络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来进行学习,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二,改变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创业教育应当走出课堂,摆脱书本的限制,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創新创业教育模式。高校可以召开创新创业的相关会议,邀请创业人士或体育精英来为学生讲解创业事宜。同时,也可以开发网络教学服务平台,提供创业资讯,为学生扩展人脉关系网,另外也借助于当前信息技术,如unity 3D等VR技术等,来立体呈现体育运动数据的变化,尤其注重在运动技能上的分析,可以实现体育与科技的有效结合,以便能够发挥出学生的专业特长。
第三,改变教育评价指标。为了能够达到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的效果,高校应当注重在教育评价指标上的改变,转变传统的学分制,注重对创新创业的过程及经验上的评价,以专题报告或实习报告的方式来呈现创新创业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减少课业上的负担,全身心的投入到创新创业中。在教学评价中,教师也可以利用翻转课堂和学习云盘等方式来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让教师能够参与到学生的创新创业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帮助和建议。
2.3 培养校园体育创新创业文化
高校应当营造出体育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倡导体育精神,来让学生提高创业意识,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在实践中,学校需要引导学生参与到社团组织活动中,注重创业的体验性,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了解。在“互联网+”时代下,体育产业有了新的发展,包括体育装备的升级,更加先进的训练方法以及保健、运动营养等体育服务上都是新兴的产业,学校可以设计相关主题,让学生在市场中做调查,做研究。例如“健身房的运营”活动中,学生可以学生自己的创业团队,利用信息技术来设计健身房的内部设施与风格,并计算投入成本,团队分工来负责运营项目,让学生思考如何吸引受众,如何做到盈利和发展,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当前社会的热点运动项目,注重在健身房运营中结合娱乐、时尚等元素,构建出时尚受欢迎的体育消费模式,从而来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有效培养。
2.4 改进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服务
“互联网+”时代要求了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上需要采用更加科学的方法,将教学服务的重点集中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不少学生不敢创业,害怕失败,也有学生好高骛远,不愿吃苦。在校园生活中,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较为片面,对于专业的发展和应用缺乏实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正确看待专业发展问题,同时注重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科学发展理念,要让学生不怕困难,不怕吃苦,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而奋斗。在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中,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如利用专业所学参与实践健身私教,赛事解说等活动,来让学生对创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3 结语
综上所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学生作为当前社会双创的主体,拥有更加优惠的政策,也承担着更大的社会责任。高校必须要注重自身教育体系的转变,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与能力的挖掘,从课程设计、校园文化及教学服务角度来为学生创造更加充足的空间,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申晨.互联网思维下的体育类项目创业模式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5,28(7):27-28.
[2] 季城,魏中,张飞,等.就业视角下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20):255-256.
[3] 李胜红,刘志清.大同大学体育学院学生“互联网+”背景下的创业现状分析[J].运动,2018(2):47,53-54.
[4] 田华.“互联网+”背景下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路径论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7(10):34-39.
[5] 李姗姗.浅析“互联网+”背景下体育类创业的商业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6(7):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