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控编程与操作课堂教学诊断模式的研究

2018-06-11杨建明冯美仙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课堂教学

杨建明 冯美仙

[摘要]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就要有合理的诊断方法。以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为基础,依托信息化技术,对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课堂教学诊断模式进行研究,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堂教学;诊断模式;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6-0308-02

一、引言

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是数控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课程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熟悉数控机床结构、原理,掌握数控工艺分析、数控编程指令和机床操作的知识目标,还要让学生具有机床操作、学会分析零件图纸、编制合理的加工工艺,并能编写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的能力目标。另外,还要具有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素质目标。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能够编写相关加工程序,并通过操作数控机床,最终加工出零件,有的还要通过考核,取得一定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那么究竟该如何授课,才能真正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本课程的专业知识达成能力目标呢?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教师始终不能圆满地完成教学目标,其根本原因不是教学方法存在问题,而是教学考核和评价存在不足。

二、传统教学评价模式

课堂教学评价是指以课堂这一特定环境内发生的师生教学活动为客体,教育教学专业人员通过采集的数据,根据一定的标准来判断和分析客体的价值偏差,发现课堂教学的问题,并找到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优化课堂教学的建议,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评价的对象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传统的教学评价的指标主要指教师的语言能力、教态等基本素养,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师生互动等。课堂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学习结果、督导听课、同专业教师相互评课等方式确定,而听课评课是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方法之一。在采用听课、评课等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诊断时,都会根据各学校、各专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指标体系。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耗时长、数据不准确,而且存在着过程型数据遗漏或者无法采集等多种弊端,建立在这种不完整数据之上所获得的分析结果只能揭示某些特定的问题,而缺乏综合性。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不利于教师及时掌握教学效果,不能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出及时调整。特别是针对数控编程与操作之类具有明显层次性和针对性的课程,等到最后发现问题时,往往已经来不及进行调整。

三、课堂教学诊断的必要性

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也要让学生学会一定的专业技能。而课程的课时数有限,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要有着较高的互动性,不仅要求任课教师按计划实施教学任务,同时又要求教师能够随时掌握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状态,并且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这就迫切要求对教师有合适的课程诊断方法,不仅要对教学结果进行诊断,更要对教学过程进行诊断,以便能够随时掌握教师实施教学的效果。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质量评价已经发展到课内教学评价、课外教学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学生知识掌握、教师对学生的反馈等多方面、全方位进行评价。经过近年来的教学改革,虽然课程学习评价已经由原来的“期末卷面成绩+平常出勤与作业成绩”改革为课程各学习情境考核评价综合形成;教学考核方式方法由原来的理论考试改革为“理论+实操”考试,但仍然不能及时反映课堂教学效果。所以,现代课堂教学诊断不仅要对教学结果进行诊断,更要对教学过程进行诊断。

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手机的高度普及尤其是大数据被广泛应用的今天,利用大数据进行课堂教学管理,改进课堂教学诊断模式,使诊断更具有效性和科学性。

四、数控编程与操作课堂教学诊断模式

经过实践,本文主要是在大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以分段检测的模式对课堂教学结果进行诊断和以行为观测的模式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诊断相结合的模式,来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诊断模式。

(一)分段检测模式

分段检测模式在学校教学中最常见的形式就是考试。“以考促评、以考促教”是很多学校的诊断教学的常用做法。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的教学内容,既有专业理论知识,也有实践技能,甚至还要参加技能等级的考核。课堂教学既要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的掌握,也要达到相关国家职业资格考核标准,从而实现课程与职业的对接。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非常明确,所以传统的阶段考试、期终考试和考证仍然是检验教学效果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这个阶段过程太长,不能掌握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为使课堂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在数控编程与操作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的同步性,在每一个知识点都组织一次过程考核,以便真正能够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对没能及时掌握知识点的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例如,在轴类零件外形粗加工数控编程时,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直接通过对G71指令的认知、工艺路线的确定、切削参数的设定等相关知识点进行测试,通过测试来掌握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并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改进。如果是传统的分段检测,那会占用许多教学时间,从而影响整个教学进度。但是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不仅不会影响教学进度,还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如蓝墨云班课的评价量表或者评估测试可以以目标为基础为学生的学习结果提高带来信息的反馈。也就是说,蓝墨支持的各种反馈和指导活动可以为学生自我指导学习的闭环形成提供了可能,能够真切地提升学习效率。

(二)行為观测模式

以行为观测模式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的诊断,既有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观察,又有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观察。

行为观察是教师掌握学生课堂表现的最直接的方法,这种方式直观、简便、及时,许多教师都会在有意无意中使用这种诊断模式。现在行为观测这种诊断方式是在教师通过关注学生行为反应的基础上,结合信息化技术,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进行跟踪分析,对课堂教学知识点、应用能力进行及时检测、反馈等,及时诊断学生对知识点、应用能力的掌握情况,以便对课堂教学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如利用数控仿真软件及时观测学生编程能力,利用蓝墨云移动学习平台中的课堂表现功能,统计学生上课举手、抢答情况,也可以进行小组评价等,以此全面观测学生在课堂中的情况。教师利用学习平台通过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可以及时有效地掌握学生学习的真实状况,以便在第一时间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特点设计专门的课堂教学诊断量表和学生评教表,通过大数据平台,让学生进行测评。教师通过测评情况,可以随时掌握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效果。如下表所示:

五、结语

对课堂教学的诊断,还可以将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与信息化教学手段相结合,通过远程录像、视频等多种手段,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正确评价,以有效提高教师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诊断方式要根据课程特点和具体条件作出相应调整,尤其是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教师改进课堂教学评价的关键。

每一位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的主动努力,理解有效教学的方法,然后据此逐渐表现出个人的教学智慧和教学特色。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程的内在逻辑,以学科精神为指引,努力破解课堂教学难点,找到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吕梅,黄守磊,谭艳超.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2).

[2]陈立岩,姜大伟.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1).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课堂教学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云模型及其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部分)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