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数学文化素养提高的有效路径研究

2018-06-11吴晓红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文化素养数学文化学习兴趣

吴晓红

[摘要] 提高数学文化素养是高职学生教育的重要命题,论述数学文化的重要意义,分析国内外数学文化教育趋势,结合高等数学教学特点进行讨论。

[关键词]数学文化;文化素养;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6-0242-02

一、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与数学文化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实现了规模与速度的快速发展之后,培育与提升核心竞争力便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战略重点。构建先进的学校文化,充分发挥文化素质教育的优势,是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只有充分认识到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将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创设富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在当今社会,数学的学科地位发生了大的变化,很多国际专家把数学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并列在一起,列为基础科学的三大领域,这几乎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越来越被广大民众所接受,成为一种思想潮流。毫不夸张地说,衡量一个民族文化素质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看这个民族能否运用数学观念,自觉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运用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事实上,提高一个民族的文化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提高该民族的数学素养。大量事实证明,数学技术是高科技产品诞生的关键,是创造发明的方法源泉。人们常说,科学研究的三大支柱是科学的计算、理论的研究、科学的实验,其中数学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的应用领域急剧扩张,数学地位发生巨大变化,必然使数学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跟着相应提高。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我国的数学教育存在一定问题。在高等数学的课堂上,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在习题的讲解上,而数学的发现过程却只字不提或提得较少,更不可能揭示其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学生普遍认为,数学就是解题,认为数学没有美感,使数学丧失了无穷的魅力,进而使学生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原因就在于我们忽略了数学文化的教育,忽略了为数学教学应该营造有文化内涵的教学氛围。

二、我国数学教育改革的趋向

在我国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了数学文化的作用。教育部在2001年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在教材编写时介绍有关的数学背景知识。教育部在2003年颁发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里指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数学,数学的课程必须能反映数学的历史、发展和应用,数学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能推动数学的发展,数学家具有的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数学科学的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作用,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数学观,所以数学的文化价值应该在数学教学体现出来,并提出对数学文化适当的学习方面的要求,有一定的数学史的选讲。这表明数学改革对数学文化非常重视。

早在1998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著名教育家杨叔子院士就在多个场合多次呼吁重视数学文化课程的教育作用。国内学者当中,较早注意数学文化的是北京大学的孙小礼教授,她編写和出版了《数学 科学 哲学》。之后邓东皋等编写了《数学与文化》,他对数学文化进行思考主要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进行。齐民友在他编写的《数学与文化》一书中强调了数学思维在文化层面上的意义。张维忠在他编写的《数学文化与数学课程》一书中向读者阐述了数学的文化价值。张楚廷在他的著作《数学与文化》一书中指出:数学教育对人的综合素质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数学可以让人们变得聪明睿智,数学可以推动人的素质发展等。国家级教学名师、南开大学顾沛教授主持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数学文化》比较全面地梳理了数学文化课程的各种要素,对数学文化课程给出了全新的诊释,使学生感想颇多。以上各位学者虽然从不同的角度对数学文化进行阐释,但他们都尽量摆脱简单的数学逻辑推理,他们揭示数学的文化内涵和肯定数学文化的价值主要是通过对数学文明史的分析进行的。

三、国外数学教育改革的趋向

事实上,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数学教育也都体现了数学文化的教育理念,如1995年英国在国家数学课程的标准中提出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及应用的信心。1989年美国颁布的《美国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就强调要使学生成为有良好的数学素养的劳动者,并提出了具体目标。1999年,日本颁布的学习指导纲领中强调了数学文化的重要性,并在高中的数学课程中专门设置了数学基础,内容包括数学和人类的活动及社会生活中的数学观察和统计,体现了数学文化的重要性。后来,在2000年,新加坡也提出了“喜欢做数学,欣赏数学的美和力量,对应用数学有信心,有解决问题的毅力。”综上所述,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普遍认为数学教育一方面能让学生学习到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对树立和强化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和美学价值、培养他们的数学精神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高职数学课程的特点

高职数学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非常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首先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在教学上应该满足“必需、够用、适度”的原则,高职数学教育既不同于本科的数学教育,也不同于中职的数学教育。

首先,高职数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的教学规律,具有本科院校数学教育的一般性特点,但是和本科院校数学教育又有所区别,一方面高职院校数学教育的理论性和完整性相对低于本科院校的数学教育,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数学教育在为专业服务的实践性层面却强于本科院校的数学教育。因此,我们认为不能简单地把高职院校的数学教育当作本科院校数学教育的压缩。

另外,即使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都遵守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都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却在培养人才的标准上有所不同,培养对象的年龄特征上也不同,所以我们也千万不能把高职数学教育当作中职数学教育盲目膨胀。高职教育需要教师、管理员、学生均具有足够的耐心。高职学生数学基础差,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相对于本科学生来说更短。数学课程是他们“老大难”课程,加之课时紧张,作业量大,学生容易产生焦虑心理。恰当地融入数学文化、数学史内容,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缓解学习压力。正是因为高职数学教育的这些特点,因此对高职数学进行教学改革时,一方面不能使用本科教育的改革模式,另一方面也不能按照中专的改革模式来操作。所以,我们要努力探索,找到一种适合高职数学教育的改革模式,通过对高职数学教育进行有效改革,有力地推动高职数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高职教育作为一个新的课题,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数学文化教育的提出是数学教育的理念的呼唤,更是数学课堂教学的诉求。通过在数学课堂中对数学文化理念的渗透,既能关照学生的教学需求,更能促进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但可惜的是,在目前的数学文化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数学文化的教育仍然存在着形式化和庸俗化的倾向。近年来,越来越受教育界重视的数学文化,如何才能跳出泥潭,让数学文化理念和数学文化实践有机地结合,怎样让数学文化走进高职的课堂还需进一步研讨。

参考文献:

[1]郝茹.谈“翻转课堂”在高职数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1).

[2]李健.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应用数学基础》课程分层教学的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6(16).

[3]杭红霞.基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2).

猜你喜欢

文化素养数学文化学习兴趣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如何构建有文化的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升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