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某高职院校学生营养K—A—P调查
2018-06-11徐小娟周志涵
徐小娟 周志涵
【摘要】了解我校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和营养状况,为营养学教学、膳食指导提供科学依据。共抽取三年高职在校学生食品质量与安全54人、生物制药工程38人、药品质量与安全33人、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19人共144人,男生39人、女生105人,进行营养KAP(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调查结果用于指导学生日常膳食,促进合理膳食,为今后工作生活中开展膳食指导、营养知识宣传打下基础。
【关键词】学生;营养KAP;营养状况;调查
随着人们文化知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与营养对健康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膳食中并没有做到合理膳食,出现了许多与营养有关的慢性病如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肿瘤、骨质疏松症等患病率居高不下,因此对其进行营养KAP调查,为进一步实施营养教育和膳食指导提供科学依据。
一、調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本调查选取我校4个专业发放问卷160份,其中有效问卷144份。
(2)调查方法:参照健康教育的K-A-P模型,问卷经专题小组讨论和预调查后修改而定,统一培训调查员对在校学生采取匿名自填式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特征、营养知识考查、饮食习惯及对改变饮食习惯。
二、结果
(1)营养知识:根据四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具备一定的营养知识,对营养与健康的关系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各专业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详见表1。
(2)营养态度:四个专业的学生都具有注重自身营养状况的良好态度详见表2。
(3)饮食行为: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饮食行为,经常摄取坚果的比例是9.95%,摄取的坚果以花生、瓜子、开心果、核桃频率最高。但定时定量进餐、常吃豆浆豆腐及常饮牛奶及其制品的平均人数低于50%,食品与药品专业的学生有明显差异的营养行为对比详见表3。
三、讨论
学生对饮食营养的认识方面表现较好的态度。非食品类学生营养知识特别是疾病营养、食品营养掌握水平较差,但均有积极良好的态度,应开展有效的营养教育来提高学生的营养知识。食品类专业学生营养知识得分高于药品类专业学生,这与食品类专业学生课程开设有密切关系,学习过程中积累的营养知识用于指导日常的饮食行为。四个专业学生对营养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做出的营养态度,反映学生营养教育工作方面的不足,本调查中86%以上的学生认为营养教育应当是列为学校教育的内容。学生具有关注自身营养状况,渴求营养知识的良好态度,他们获得营养知识主要来源于广播、电视、书籍、网络,从学校获得营养知识的力度不够,学校应该加强营养知识的教育和宣传。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饮食习惯,能正确、合理选择食物,但常吃零食、油炸食品、不按时定量进餐等不良饮食行为普遍存在。此外,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奶及其制品、豆浆豆腐的营养价值认识不足,且食用频率较低。因此,学校须加大营养教育力度,利用健康教育课,向学生科普营养知识,特别是盲目节食、不当减肥所带来的危害等,指导学生正确保持健康体重的方法及纠正不良饮食行为。充分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等不断宣传营养知识,使学生不断地接受教育,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