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探讨
2018-06-11张战军
张战军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高职院校逐渐把《计算机文化基础》列为必修的基础课程。通过对学生学习基础、学校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调研,寻找合适的教学体系,让学生能够轻松学会计算机基本操作,适应现代办公需要,将来更加顺利就业,很有意义。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探讨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现状分析
(一)大班教学、合班教学现象普遍
随着高职高专院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逐年递增,教师资源紧缺,《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经常采用的是大班教学、合班教学,甚至有的教学班级能达到一百多人,对于教学老师来讲,非常难以管理。在教室进行理论知识教学的时候,坐在后面的学生多看不清多媒体内容,也听不清老师的话。而硬逼着坐在后面的学生去看去听,还会引起他们的反感以及其他不好的情绪。这样他们就会不自觉的玩手机或看一些与教学无关的书籍,教学效果很差。
(二)新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差异较大
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有两种:一为普高生,二为对口生,这两种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差异非常大。对口生在中专时就学习了许多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而大部分普高生较少接触过计算机,计算机基础薄弱。同时高职教育是面向全国招生,而每个省份和地区在计算机教育水平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也参差不齐。这些情况导致教师很难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与知识掌握程度,给计算机教学带来不小的困难。
(三)讲解与练习时间间隔大。教学效果被削弱
很多时候,老师在课堂里讲解示范操作方法步骤,然后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课外或者上机课的时候进行操作练习。对于没有个人电脑的学生,在课外时间肯定不能完成课上布置的操作内容,即使有个人电脑的学生也会因学习环境不佳或者缺乏积极主动学习的习惯,课外不一定能及时练习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这样绝大部分学生都会到上机时间去操作。然而,有些院校理论课和实验课是隔着好几天的,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对教学内容记忆模糊或者忘记,学习效果大大降低。
二、《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建议
(一)采用适当人数的班级教学
为了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的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班级的规模设置上应采取小班制,建议30人左右为一个班级,人数过低,教师资源会在一定程度上浪费掉,人数太多学生学习效果得不到保证。这样调整以后,师生间互动性更强、学生表现机会更多、老师有精力兼顾所长,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效率有保障,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采取学生互助的教学方法
除了对普高生与对口生进行分班教学外,针对计算机基础水平差异较大的学生可以采用分组互助的方法。可以挑选出一批基础较好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助手,分布在不同的小组中,帮助辅导其他学生。对于提供帮助的同学在互帮互助的同时也会更熟练地掌握操作技能。这样既能快速完成教学要求,又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调整课时比例。多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可以把以往的理论30课时+实验30课时的教学模式改为10课时理论授课+50课时的实验授课。除了理论很强的部分在教室讲解以外,争取更多时间在机房教学。这样,教师在演示完基本操作后,学生可以马上在计算机上进行练习。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这就有效地改善了以往理论与实际脱离,学生在课堂上只用耳朵听而无法当场动手的状况,更有利于学生对操作技能的掌握。
(四)不拘泥于课本,以现实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安排作业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多以办公软件操作为主,可以安排符合学生生活及社会需求的案例为作业,以加深知识点的衔接和融合,使学生提升实际操作的能力。例如,在教授Word文字排版后,以制作求职简历书为作业;在教授Excel电子表格后,以制作学生成绩管理为作业;在教授PowerPoint演示文稿后,以制作产品宣传幻灯片为作业。这样学生既能熟练掌握知识,又能懂得如何应用知识,也为将来就业夯实基础。
(五)做好思想工作提升学习积极性
开课伊始,任课教师就要做好思想工作,通过经验和实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基础课程已经是现代办公的必备技能,在现代办公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可以邀请企业高层和职场精英到学校开题报告,聆听企业对职工的综合需求,可以带领学生深入现代企业的工作现场,同职场新秀现场交流,亲身体会现代企业的现场环境和工作需求,使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基础在日后工作中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
三、结语
高职院校的重要宗旨之一就是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有团结协作精神、实践中有创新的新型技术人才。因此,只有结合社会需求,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不断研讨、改革,因材施教,才能向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