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素养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初探

2018-06-11苏豫全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技能大赛职业素养物联网

摘 要:将技能大赛职业素养的要求融入中职专业课程教学,能够使一些职业习惯、职业意识在专业课程实践中养成,让专业课程更加具有职业性与真实感,提高职业素养内容的可接受性。根据中职技能大赛物联网赛项职业素养的要求,结合物联网课程的职业性,设计了在物联网专业课程中融入职业素养的教学内容。经过课程的实施,对学生进行课前、课后自评调查,课后自评的数据明显优于课前自评。因此,在技能大赛背景下将职业素养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有利于学生职业习惯、职业意识、职业态度的养成。

关键词:职业素养;技能大赛;物联网;中职

作者简介:苏豫全,硕士,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部教师,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与物联网技术。(浙江 杭州 310016)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35-0023-04

截至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成功举办了十届。[1]中职技能大赛不仅能引领学校专业发展方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学生搭建展示技能的平台,同时也对课程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首先,强调了课程的岗位性与实用性。很多专业的课程内容没有充分体现职业的岗位性,而只是按照学科体系編排。而大赛赛项提出了岗位要求,强化了技能与具体工作岗位之间的联系。其次,突出了职业素养内容,促进了课程多元评价体系的制定。传统课程的评价,往往是重视期末成绩的结果性评价,而忽略了平时的过程性评价。在技能大赛评价体系中,不仅要求结果性评价,还重视过程性评价,以及考虑团队性的课程综合评价系统。为此,本文对中职技能大赛背景下职业素养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展开了探索。

一、将职业素养融入专业课程的必要性

1.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中职生毕业后是直接参与企业生产与管理的一线技能人才,决定了企业产品质量、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学生除了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与知识外,还需要敬业精神与道德修养,这些品质体现在职场上被称为职业素养。虽然学界对职业素养的内涵还有争议,但对职业素养的概念有着共识,即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态度、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意识几个方面。[2]尽管许多研究者提出将职业技能也列入职业素养的研究范围,但是本文所指的职业素养是指内在规范和要求,即不包含职业技能的研究。毋庸置疑,职业素养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利于学生就业。其重要性如下:①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3]企业需要操作能力强的员工,更需要思想品德好、责任心强、职业行为习惯好的职员,因此良好的职业素养可满足企业需要,为学生就业、晋升提供前提条件。②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有利于职业规划。学生通过职业认识,并根据自己的技能掌握情况和职业理想,规划自己的职业目标。这样防止了学生毕业后缺乏奋斗目标,又防止了学生对待就业好高骛远。③良好的职业素养有利于团队合作意识的形成。[4]在企业中很多大的项目实施都需要团队合作,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工作,所以学生一旦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就能够很快融入团队中,发挥优点和特长,为项目的完成贡献力量。

2.职业素养融入专业课程的现实意义。职业素养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加就业竞争力有着积极的作用。目前各个中职院校都开设了职业素养的相关课程,虽然课程名字不尽相同,如“职业道德修养”“职场生涯规划”,但大体上课程内容为职业素养。以浙江省为例,中职学校都在毕业前开设德育课程、职业礼仪等课程。经过对学生、任课教师进行访谈与调研,我们发现单纯的职业素养课程往往单调、枯燥,缺乏一定的吸引力,这使得课程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其次,一些职业习惯需要长期实践养成,并不是在口头上说教就能掌握。因此,将职业素养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使得一些职业习惯、职业意识在专业课的操作实践中养成,提高了职业素养内容的可接受性。此外,从专业课程教学的角度,融入职业素养的内容可丰富教学内容,增强专业课程的吸引力。[5]将职业素养融入专业课程,添加了企业的要求与元素,使得课程更加具有职业性与真实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有利于创设职业场景,丰富课程教学的方式与手段。为了将所学的技能与职业习惯、职业道德相结合,教师可利用角色扮演[6]、任务驱动法模拟职业场景或职场任务,并利用小组合作讨论[7]、小组汇报展示等手段,评价各组务完成情况以及职业规范遵守情况,这些教学手段应用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成了主动参与者。此外,还有利于完善技能考核,形成多元化的专业课程评价体系。考核不能仅仅关注最后职业技能的掌握情况或是期末考试情况,还应该关注技能操作规范、技能学习态度、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很多过程性的评分,这些评分指标的实施,可进一步规范专业课程的评价体系。

二、中职技能大赛中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

职业素养来源于企业,而技能大赛的赛项大部分都是由企业支持的,所以技能大赛中提出的职业素养都是企业一线所需要的,对于学生踏入职场有很大的帮助。笔者以近五年信息类物联网技能大赛为例,分析和梳理赛项规程中职业素养的要求。物联网专业涉及的赛项是智能家居安装维护和物联网应用与维护。智能家居安装维护赛项分为智能家居网关模块应用编程、智能家居移动端应用编程以及硬件的安装与搭建,另一个赛项分为物联网感知层安装、网络层的调试与应用、应用层的软件安装、系统的维护以及物联网编程与开发,总体上赛项偏重硬件搭建和软件安装运行方面。两个赛项涉及的职业素养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物联网赛项职业素养要求

[赛项名称 职业素养要求 智能家居安装维护 (1)竞赛结束后工具是否按要求摆放

(2)竞赛结束后工位是否干净

(3)竞赛中选手上梯子是否有人保护

(4)竞赛中安装硬件设备是否有协作

(5)编写代码的规范性 物联网应用与维护 (1)团队风貌展现

(2)团队协作能力

(3)操作规范能力

(4)组织管理能力

(5)工作计划能力 ]

由表1可知,虽然两个赛项职业素养的具体要求内容不同,但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共性的要求:①注重团队协作能力。从赛项要求看,小到扶梯子的保护,大到选手之间软件的编程调试的合作,都体现着合作精神。②强调操作的规范性。两个赛项都有规范性要求,例如硬件安装过程中工具的操作规范、弱电操作中先后次序规范,可以说操作的规范影响着赛项全局,一旦违规操作、野蛮操作造成的硬件损坏将直接扣分或退出比赛。③工作计划和组织能力。在物联网安装与维护赛项中提出了计划和组织能力,这一能力的考核通过写人员分工、竞赛总结的形式考查学生是否有分工合作、有计划安排以及每次比赛结束后是否反思。这一能力的考核和培养反映了一个团队的核心竞争力,也体现了队长的领导能力。

三、将职业素养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

物联网专业是信息类的新兴专业,其专业核心课程有“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硬件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二维码技术”“面向对象设计语言”“嵌入式系统技术”等课程。本文以“二维码技术”课程为例,根据上述技能大赛物联网赛项的职业素養要求,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及课程的职业性,构建了技能大赛背景下“二维码技术”课程职业素养的教学内容。“二维码技术”课程涉及二维码手工的制作、二维码编程、二维码原理分析、基于二维码、传感器之间联动的实现。按照职业素养三大核心要求,即职业习惯、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进行编制教学内容。

1.职业习惯。考虑到手工二维码制作和二维码编程的要求,需要掌握操作规则和注重工位整理。在编写程序时注意程序的规范性、可读性,适当加注释,标识符命名采用骆驼法则。使用工具轻拿轻放,不野蛮使用工具。实训课结束工位整洁,自觉带走垃圾。操作工具整理、归位。课程结束电脑是结束关机,鼠标、键盘是否摆放整齐。以上这些内容考虑了课程内容需要哪些职业素养,也结合了技能大赛职业素养的要求,如工具摆法要求、工位整理、代码的规范性等。

2.职业意识。按照课程的内容与技能大赛的要求,学生需要有团队合作意识。着重于:①安装传感器硬件是否有成员合作。②编写二维码程序、调试联动设备是否有合作。③讨论问题的参与度。此外,职业意识方面还需注意安全意识培养、以及项目管理能力。④强调不带电操作、调试硬件设备。⑤上楼梯安装设备是否有扶梯保护。⑥项目化任务按照组长分工,各个成员明确自己的任务。⑦乐于参与、乐于沟通,每个成员不等不靠各自完成子任务。

3.职业态度。职业态度决定着上课效率,也决定着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业绩。因此,职业态度教学内容应该注重进取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培养。具体包括:①技能实训学生实操的风貌,是否集中精力、是否认真操作。②学生讨论任务制作参与度、合作度。③技能拓展任务是否有创新。④编写代码是否有创新。

四、职业素养教学内容的实施与评价

根据以上职业素养的教学内容,笔者在高三年级物联网1班实施了该课程。讲授内容为“二维码技术”课程,在学生操作、技能演练中强化职业意识、职业习惯、职业态度的重要性,课后对职业素养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记录。2018年初,开设了一堂杭州市级公开课“文本二维码的制作”,将职业素养的教学内容如编写代码规范性、团队合作意识融入课程讲授与操作中。主要教学流程如下:

1.课前知识准备与教学内容研讨。课前,教师通过“雨课堂”教学工具发布一些课程知识学习内容,例如什么是文本二维码、制作文本二维码需要哪些工具,要求学习后完成相关测试。为顺利实施职业素养的教学内容,课前还准备了一段视频,要求学生观看后进入“雨课堂”讨论区讨论视频中操作的错误。视频中呈现了一个学生在制作一个文本二维码,但代码的变量选取随意,不符合代码的规范性。在讨论中,很少学生注意代码规范,这一讨论,为课中职业素养教学内容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2.课中环节1:技能演示与操作,代码规范性实施。在课堂上,教师演示一个文本型二维码的制作过程,学生观看教师操作。在操作中,教师主要强调操作规则中代码编写规范,变量命名规则,要求使用骆驼法变量命名规则以及在必要处增加注释文本。在讲解完后,教师将课前准备中的视频进行讲评,讲解视频中的错误点,进一步复习和巩固职业素养中代码规范的重要性。在学生操作时,教师可判断学生掌握代码的编写规范以及学生个人风貌。在教学巡视过程中,教师也可重点提醒代码编写规范,例如变量编写符合规范吗?最后在总结环节,教师可请几位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并对变量编写规范、语句关键注释进行点评,回顾这节课职业素养的学习内容。

3.课中环节2:完成提高任务,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有了基础任务的操作能力,教师布置一个提高任务——个人名片二维码制作,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讨论程序的页面、程序的调转、程序的控件与代码,并在制作过程中,要求大家分工合作,完成小组作品。在布置任务中,教师强调团队合作、互相帮助在就业中的重要性。在讨论中,教师可观察职业素养中团队合作意识能力的实施情况,例如:是否大家有讨论,是否每位同学都积极参加讨论,学生的参与度、合作度怎样,学生讨论的效果怎样,是否有一定的创新性等。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情况,记录组内表现好的学生、表现较差的学生,为课终总结与评价做好准备。学生讨论结束后,由组长进行分工,组员接受任务,分块完成编程任务。在角色中处于组长位置的学生,是否有组织管理、人员分工、任务实施管理的能力,普通学生角色是否能领悟或服从安排,按照组长的意图完成任务。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观察组长是否在全面负责、协调任务中处于核心地位,组员之间是否能互相帮助发现问题,合作解决问题。任务完成后,由各组组长演示本组程序作品,同时对组员分工、组员表现、开发中遇到问题、解决方法进行点评,并最终完成提交本组组员代码规范性、个人表现以及团队合作的个人分数。

4.课终回顾总结,形成过程性评价。一堂课结束之前,教师需要对课程的二维码制作知识点、技能点进行总结。同样,对于代码规范性、团队协作的职业素养内容进行点评,既要点评表现好的同学,也要鼓励进步的同学,督促表现较差的学生以后改进。当全体学生下课后,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组内打分,形成课上职业素养的过程性评价,期末进行职业素养分数汇总。打分表分为教师评价、小组评价,所占分数比例为70%,30%,打分表如表2所示。

5.课程实施的总体评价。经过一个学期的课程实施,效果总体较好。开设的杭州市級公开课,受到了上级教育部门的好评,班级推选了三名同学参加全国技能大赛物联网应用技术,取得了国赛二等奖成绩,并获得赛项职业素养部分的高分。整个课程结束后,开展了课程职业素养自评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高三物联网1班41位同学,分为课前掌握情况自评和课后掌握情况自评两个阶段,从职业意识、职业习惯、职业态度三个维度调查,共编制问卷题目28题,采用5分制量表,数据结果如图1所示。

可见,中职技能大赛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具有指导性,对专业课程的职业素养提出了要求。本文以物联网赛项为例,分析与梳理了物联网两个赛项职业素养的要求,并将这些职业素养的要求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经过课程的实施,受到了学生和老师的好评,并且课后自评调查数据明显优于课前调查数据结果。当然任何的研究都无法做到尽善尽美,研究中问卷调查对象仅为一个班的学生,研究结论说服力有限,后续将扩大问卷调查对象的范围。

参考文献:

[1]高靓,焦以璇,陈欣然.技能大赛给职业教育带来了什么:写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走过11年之际[EB/OL]. http://www.jyb.cn/zgjyb/201807/t201807091144658.html.

[2]孙兆化,戴卫锋.职校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及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7,(7):108.

[3]蒋珊珊.大学生职业素养重要性及培养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8):135-136.

[4]左荣.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教育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J].教师,2015,(14):55.

[5]郭正红,丁玲娅.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的融合[J].吕梁学院学报,2016,(3):88-90.

[6]杨静谊,余擎,何文喜,等.角色扮演法在口腔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5,(7):450-451.

[7]王祥富.浅析小组合作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文理导航,2015,(20):191.

责任编辑 陈 莉

猜你喜欢

技能大赛职业素养物联网
“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的工程造价教学改革
理论知识点、国家技能鉴定、技能大赛与教学产品相结合的研究
从世界技能大赛看职业院校竞赛培训制度的建设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