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在正定时人才观的示范性探析

2018-06-11封娟

智富时代 2018年3期
关键词:人才观示范性人才

封娟

【摘 要】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人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间激烈争夺的“第一资源”和焦点。习近平总书记深知人才的重要性,“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就是他以一贯之的人才观。在正定的燃情岁月,记录了他这一时期工作、生活的经历,更有许多人才战略的实践智慧,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本文旨在以习总书记在正定时主要人才观为蓝本进行价值挖掘;进而结合现实,对当前科学的人才观做相应的示范性回答;为当前县域治理乃至于更大范围的人才战略,提供现实借鉴和理论支撑。

【关键词】人才;人才观;示范性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能否兴旺发达的大问题,是能否发展经济实现民富国强目标的根本。习近平在正定的三年,是不寻常的三年,非同于一般的三年,是一个不断把优秀的人才用于政治治理的过程。他在正定时面对经济发展迅速,人才相对匮乏的矛盾,推出了一件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很大影响的举措——大念“人才经”,充分调动了广大知识分子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使当时的正定甩掉了“高产穷县”的帽子开始向“高产富县”迈进。期间留下了很多尊贤重才的故事,“满小区喊人才、寻找武宝信”就是其一。他打破用人框框,广招四方贤士,采取一系列动作,博揽英才,启用良才,引进外才,还坚持“下挖”、“内用”并举选拔县内人才。此外,习近平同志在当时出台的招贤纳士的“九条规定”,今天看来也非常有新意。

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过“人才问题,既是振兴正定的当务之急,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百年大计”。我们就其人才观的主要内容进行示范性探析:

一、招贤纳士——识才淘才

“栽上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时,博古论今、引经据典,强调人才战略对于正定县的经济建设极其重要。通过数据分析正定本地的人才严重不足,难以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甚至已成为阻碍县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所以,他在正定大念“人才经”,遵循人才流动的规律,引进了大批外来人才。

主要体现在:第一,广为招揽。习近平同志率先着手拟写制定面向全国的“招贤榜”。正定这座北方历史文化名城因此而又为国人熟知,这里出了个“求贤若渴”的县委书记习近平。当年招贤纳士的“九条规定”,通过报纸和广播传向全国,大江南北的许多技术能人前来应聘。

第二,筛选去留。正定的人才引进战略并不是“粗放式”的,而是根据县情需要来引进,而后做到妥善安置,解除后忧。习近平用自己的行动告诉领导干部,对待人才要做到一心为公、亲力亲为、诚恳求贤,甚至要“三顾茅庐”。当前,当今的各级政府和党的领导干部,更应该做到尊重人才、善用人才,只有对人才有了渴望,才能证明用人者真正地想为人民服务、想为本地区本部门的长远发展做打算。当年习近平在正定所采取的措施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二、择英才而用——爱才用才

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时除了对外招贤纳士,对内还坚持“下挖”、“内用”并举选拔县内人才。主要体现在:一,广泛调查,做到胸中有“才”。在全县进行了三次知识分子大普查,建立“人才帐”;二,对号入座,“人得其所、才适其用”。习近平对正定现有的人才了如指掌,根据实际,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抓好基层班子调整。本着全面调整、逐步进行的原则,成熟一个调整一个,看准一个调整一个。培养新选人才入党,还让一部分新选人才进入村党支部,一部分进入村级领导班子,这样,基层班子就充满了活力;另一方面,抓好新选人才致富示范。

总之,习近平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做到选贤任能。打破干部部门化,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加强干部跨条块跨领域交流。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使用人才要讲五湖四海,要有世界眼光、国际视野,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英才。用人不限于一县、一市、一省、一国,而是在世界范围内广纳英才,这是大国风范,也是强国之策。

三、创新性引领——容才敬才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优秀人才走向成功与卓越的的智慧与源泉。可以说他在正定进行的一系列人才改革就是对创新的最好的见证和诠释。在正定,在习近平同志眼中,那些身怀绝技,术业有专攻的“奇才”“偏才”和“怪才”同样是人才要做到创新性引领——容才敬才。而且从不做表面文章,务必做到人尽其才,让不同行业的人才都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作用。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习近平还要求:“对待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比如贾大山,是一位很有韬略的知识分子,土生土长的他熟知正定历史文化,人称“正定通”。当时习近平同志打破党外人士不任正职的“规矩”,任命贾大山为文化局局长,主抓全县的文化建设。其他各行各业引进的人才也都是保持最佳输出状态,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作用,从而获取最佳人力效益。

四、规模化培训——育才促才

习近平同志认为要把人才战略视为百年大计、千年大计,常抓不懈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可用之才。为此当时在对人才的规模化培训中做到如下:

第一,放眼长远,重视教育投资,培养未来所需之才。他说:“教育是立国之本,是富国强兵之路,人人有责,必须抓好。”;第二,对新招纳的人才举办学习班。在他们中树立典型,实现传帮带的良性循环;第三,还注重在职干部职工的培训工作,开展文化补习培训,坚持“学习与工作并重、使用与培养挂钩、当前与长远结合”的原则。

此外,乒乓球教学是正定的一个亮点。现在也有各种形式的培训,特别是对党的领导干部来说,理想信念的培训更为重要。就像当年的正定一样,要做实,不能流于形式。

人才彰显软实力。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知识更要有文化,不仅要有智慧更要有担当有胸怀,不仅要关注中国,更要关注世界关心全人类;不仅要参与融入国际事务,更要影响引领国际事务,真正为国家为世界乃至为人类的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五、资源化管理——治才成才

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是我们党解决人才问题一以贯之的重要原则,是人才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政治保障。

首先,党管干部的原则,习近平同志十分重视加强党的建设。在正定工作时出台了《关于改进领导作风的六项规定》;其次,完善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比如在教育改革中他强调,要改而不乱;最后,人才的活力取决于环境,环境既是人才产生的土壤,也深刻地影响着人才作用的发挥。习近平同志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带动正定县领导班子努力践行这些要求为当时正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和努力。当前,党政机关的门槛较高,对优秀人才的引进通道不畅。为此,我们要构建“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实现途径和方式,将各方面的精英吸纳进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

总之,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间打造的人才观作为正定的一个软实力品牌,辉映着正定发展的历史。通过他积极的努力,正定形成了一支致力于事业、富有战斗力的人才流为正定人民及正定长远发展的共同使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和努力。我们要不断传承、弘扬这具有示范意义的人才观,透过“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战略为我们的县乃至更广范围的人才问题提供借鉴和支撑。

【参考文献】

[1](唐)魏征,虞世南,褚遂良等.群书治要考译[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1.

[2]习近平.知之深爱之切[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

[3]程宝怀,刘晓翠,吴志辉.习近平同志在正定[N].河北日报,2014.(1).

[4]朱文武.习近平人才工作思想探析[J].理论與当代.2015, (04) .

猜你喜欢

人才观示范性人才
人才云
让“示范性”名副其实——创建省示范性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思考与实践
捕捉时代性、典型性、示范性——以纯净的心写纯净的人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视野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
打造赵李桥品牌 建设示范性乡镇
龚自珍的人才观
以多元人才观为引导,深化朝鲜语专业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示范性教材的开发创新
蒙哥马利元帅的军事人才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