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节能减排的措施研究
2018-06-11杨桐孟东来
杨桐 孟东来
摘 要:节能减排不仅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而且直接影响到我国的自然环境,在当今提倡低碳环保的时代,进一步加大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建设的节能减排力度,优化节能减排工艺技术,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才能促进我国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施工;节能减排;措施
建筑给排水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内容,对建筑工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在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考虑不周、建筑管材质量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大量的水电资源浪费现象,很显然,这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是相悖的。如果给排水工程在施工中施工质量有足够保证或是在施工结束后的漏水检验中能够发现这些问题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漏水现象发生。为此,建筑企业必须重视节能减排措施,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合理控制给排水工程中的浪费现象。
1建筑给排水工程系统的构成
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中,给排水系统占据着重要部分,只有做好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节能减排措施,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说,给排水工程布置与组成的科学化、合理化是极其重要的。具体而言,给排水系统主要由给排水管道、储水池、高位水箱、水表及加压设备、卫生器具及地漏等排水泄水口、水封装置、管道检查清通设备、检查井、通气管以及抽升设备等组成,当然热水系统、雨水系统也是给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节能减排措施
2.1选用新型节能卫生器具
第一,选用新型节能卫生用具能够有效降低水资源的耗用量。比如说,高质量具有节水功能的水龙头,能够节约一定的水资源,水龙头是千家万户用水必要的卫生器具,提高水龙头的节水能力,能够使给排水工程的节能减排功能得以充分体现。第二,选用新型且具有节能作用的卫生用具能够减少安全隐患。如不锈钢及陶瓷卫生器具,质量过硬,且不易生锈,耐磨耐腐蚀性能较强,能够有效防止渗水和漏水现象。同时,一些卫生器具还能有效过滤水质,从而保障使用者的人身安全。第三,安装新型水表也能节约用水,对于给排水系统意义重大。
2.2中水设备实现建筑给排水施工中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中水设备是实现水资源节约的重要措施,中水设备对给排水系统中的污水、废水进行净化,净化之后的水可以用于园林建设等项目,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另外,天然降水如雨雪等,也可以通过中水设备实现资源的回收。这种便捷、高效的设备使用,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回收与运用。生活污水、企业污水等都可以利用中水设备进行净化。中水设备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园林、生态等各行各业,尤其是在建筑的给排水工程中,实现了给排水施工的经济与生态价值。据研究表明,中水设备在建筑施工中的使用,使得我国每年可以节约近18.52m2清洁水资源,有效缓解了我国水资源紧缺的现状,促进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节能减排目的的实现。
2.3合理使用变频调速水泵
众所周知,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供水主要是采用水泵和水箱配合供给的方式,先是由水箱接受水泵的供水,使水箱水位提升,当水箱水位处于较高的水平时,就能直接向用户供水。但需要增设一个减压装置,目的是为了防止部分用水点水压超限,同时,水泵的频繁运作,往往会浪费大量电能。基于此,供水可以考虑选用变频调速水泵,通过调节水泵电机的转动速度来控制水流量,并根据水量标准为水泵转速调节提供反馈,进而结合水箱水量合理调节电机转速,这样就能防止水泵频繁开关运作,从而有效降低电机的耗电量,降低水罐及水箱成本。据相关研究表明,通过使用变频调速水量,能够有效降低30%-45%的电能消耗。变频调速水泵运行稳定安全、调速范围广、功能可靠性强,在给排水工程中将会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2.4控制水压,杜绝出流超压现象的发生
水压过高,不仅会给管道和各种配件带来很大的伤害,而且还会给各个分支管道造成影响。而有效控制水压,不但可以确保水配件的使用效果,而且还能够防止出流超压现象的发生。因此,在实际的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建筑所需,对水压进行严格的控制,将供水压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另外,还要采取科学的减压措施,为给排水系统安装减压设备,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2.5建筑给排水工程热循环系统中的优化配置
热循环系统对热能的损耗巨大,热循环系统的优化配置可以解决热能的损耗问题。首先,热能是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无论是房屋的供暖还是生活用水所需。但是由于供热点与用户之间的远距离输送,使得熱能损耗严重,所以如何更好的对供热系统进行优化配置,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之一。首先,热能管网的输送管道会节余大量的热能,可以将管道的热能与供暖系统进行优化配置,将输送过程中损耗的热能有效运用到生活中,实现节能的目的。其次,传统的供暖设备,在冬季供暖时,必须要先放掉冷水和气体后才能确保供暖的效果。这种供暖设备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长期使用过程对设备本身会造成损害。因此,可以对供暖设备进行优化配置,确保在热水循环过程中,热能可以得到充分运用,不会造成损失浪费。另外,热循环系统的优化配置,要以实际的施工方式作为判别标准,在施工基础上进行高新技术的融合,实现降低资源消耗、节能减排的目的。
2.6合理利用雨水资源
第一,将屋檐雨水在导管的引流作用下引入地面雨水沉淀池,对其进行初步沉淀净化;第二,利用水泵将经过沉淀处理并流入到蓄水池的雨水泵送至另一个水池,在此过程中,需要对管道进行消毒,这样能够避免酸雨以及水中灰尘进而影响水质;第三,将净化处理过的雨水直接利用,当然,也可以对其进行深层净化处理,作为居民生活和饮用水。因此,对雨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能够使水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
3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虽然是一个资源大国,但在经济快速发展下,水资源的保护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实际的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必须要把节能减排工作放到首要位置,增强人们的节能意识,提高大家对节能减排工作的认识度,充分发挥现代化的节能减排技术,充分利用新能源,加强给排水系统设计的科学性及合理性,使水资源得到有效循环再利用,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陆蔚宏.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能减排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2).
[2]马庆丽.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节能减排对策的探究[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9):217.
作者简介:
杨桐(1997.9.5-),性别:男,民族:土家族,职称:学生,籍贯: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身份证号:52222719970905001X.
孟东来(1997.8.19-),性别:男,民族:汉族,职称:学生,籍贯:河南省济源市坡头镇,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微生物水处理,身份证号:410881199708197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