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传统文化建设分析研究
2018-06-11王培楷冯栩杰梁慧婷倪金花谢铭贤
王培楷 冯栩杰 梁慧婷 倪金花 谢铭贤
摘 要:工业园区文化建设是管理创新的需要。现代工业园区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是以园区文化为基础,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介入使工业园区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对园区文化的研究、运用和实践是园区管理创新的必经之路,在过程中积累经验,不断的完善和建立园区文化。
关键词:工业园区 文化建设 优秀传统文化
一、 工业园区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一)工业园区内涵分析
工业园区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通过集中配置基础设施并制定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吸引或引导工业企业及相关配套产业向该地域集聚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我国工业园区按行政等级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区)级三种;按产业类型分为:劳动密集型工业园、科技工业园和生态工业园区;按形成的主导因素分为:市场主导型工业园和政府主导型工业园。工业园区主要是由管理者、企业以及员工组成。
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工业园区的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相对于民众居住的社区工业园区而言,工业园区是我国崭新的社区状态模式。工业园的“社区文化”必然也会是是工业园区的产物,是工业园内进驻企业的文化建设方向和目标,是企业群体的文化集合。工业园区内的文化导向必然也能成为进驻企业的文化发展方向,促进企业文化和园区文化相互发展成长壮大有机融合在一起。
(二)工业园区内企业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是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管理理论。它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企业特色的企业价值观、群体意识、行为规范以及企业形象的总和。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理论引入我国,为我国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我国大批企业也进行了“企业文化”建设,以期获得企业发展的文化力量。企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对我国企业员工的精气神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在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忽略了国情和传统文化不同造成的文化差异,过分依赖西方的企业文化理论和经验,导致我国的企业文化发展后劲不足,没有很好地影响企业的发展,没有很好地服务于企业管理,使企业文化陷入了形式化、肤浅化的误区。
二、 工业园区文化建设的意义
工业园区文化是园区所有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行为准则,以及共同营造的与园区产业相吻合的工作环境、人文氛围。“工业园区文化建设有利于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和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在工业园区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同时把工业园区文化建设当成一项系统工程来贯彻落实,形成‘园区强化指导协调、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员工参与创建活动、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的齐抓共管的局面。这种情况需要园区所有成员共同努力。”1
三、 工业园区文化传统文化建设分析
(一) 当前工业园区文化不足支撑园区文化建设的发展需求
当前部分工业园区管理者对于加强园区文化建设增强园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意义认知不深、重视不够。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工业园区将园区文化建设仅仅局限在贴标语或者是喊口号,并没有从本质上抓文化建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的改革升级,工业园区的人文文化建设是这个时代经济发展不可缺的部分。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阐述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问题时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任务,这就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创新和繁荣发展指明了路径。这是人民群众精神需求日益增强的要求,也是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是中华文化永葆其生命力、发挥其创造力和影响力、博弈国际市场的要求。
(二) 工业园区传统文化建设是园区劳务人员的精神文化需求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魂,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是一座豐厚的精神宝库。中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2
企业文化产生于传统文化,同时又是传统文化的延伸,也是民族文化在企业中的具体表现。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和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当前经济发展下,我们需要用自己的文化讲好自己的故事,贴地气,近人情,润心田。
(三) 工业园区传统文化建设策略途径
工业园区的任务是进行经济建设,发展经济,因此工业园区管理者都希望园区能迅速的成长起来,习惯都用利益来衡量园区的价值,因此很容易就走进园区建设发展的误区,以揠苗助长的心态,盲目的把规模的扩张和能力的扩张等同起来,只注重数量而选择性地忽略质量,忽视了园区的长远发展所需要的文化资源丰富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但是这样的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很显然缺乏自我调节和自主控制的能力,很容易就会导致资源的分散、竞争力低下、内部管理困难等。显而易见,文化发展意识也是工业园区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因此,建立相对完善的园区文化对工业园区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优秀文化是滋润工业园区劳务工作者精神的重要载体
园区文化注重人本因素,强调精神文化的力量,用这种无形的文化凝聚园工对园区的归属感、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园工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企业员工是工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园区文化的主体,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就是工业园区劳务工作者的发展,他们是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只有把这些优秀的能力有效地整合起来,使他们在园区文化引导下,安顿好每位员工的生活家园,润泽每位员工的精神家园,这样才能更好地充分发挥每位员工各自的特长,为园区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显然这也是园区的竞争能力。园区依靠这种凝聚力,带动劳务工作者的积极性,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建立起工业园区的竞争优势。
2、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建设对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起促进作用
道德文化是需要园区通过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不断的升华积累来形成的,它体现着园区所承担的自身权利和社会义务,并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支撑的,也是社会中各种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园区作为经济建设其中的一部分,应当担当经济发展的任务,同时也需要承担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义务。因此说工业园区除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的同时还应当关注道德发展的问题。
3、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也是工业园区特色文化建设
人类经济社会在快速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只有创造一个符合工业园区劳务工作者的文化氛围才能符合中国工业园区的发展。我们看到很多工业园区仅仅是局限借鉴照搬西方现成的企业文化,背离园区的实际情况,忽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从上述部分的论述我们可以窥见了解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因此,工业园区文化建设要把握园区的特色,在综合时代特色、行业特点、区域情况等等,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借鉴经验,建立属于自己的园区文化。这样的工业园区才能在市场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壮大。
参考文献:
[1]顾海高新技术园区如何让进一步发展今日科技,2002年2月22—24页
[2]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
项目基金:2017年“攀登计划”广东大学科技创新培育项目,项目编码:pdjh2017b0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