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

2018-06-11苏万永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培育

苏万永

【摘 要】本文论述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意义,认为学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中应形成明晰的导学目标,所创设的问题必须鲜明,现实教学应具有实践性等,提出通过课前落实对问题导学的科学设计,围绕问题这一主线来进行课堂探索,课后实践来检验政治认同的培育成果,从而以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

【关键词】问题导学教学模式 政治认同素养 培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2B-0064-02

政治认同是政治生活当中,人们在感情和意识方面逐渐形成的一种归属感,是对一定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所表现出的认可与赞同。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中,对于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是一个重要内容。政治认同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认同国家的制度与路线;认同政党与政府;认同国际社会中的中国角色;认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本文分析现阶段学生政治认同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以问题导学模式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

一、对学生政治认同素养进行科学培育的意义

(一)政治认同素养培育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对学生政治认同素养进行科学培育,是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下所提出的重要教学任务,是人才培养与社会转型的相契合,更是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条件。思想政治新课标提出了学生各阶段需要培育的核心素养体系,并对社会发展背景下学生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品格给予了明确。基于这一导向,有必要寻求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时代路径,使学生积极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政治认同素养培育是实现从“教书”向“育人”转变的重要手段。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当中,在对学生进行政治认同素养培育时,采取理例结合的方式是极具尝试价值的。理例结合的方式包括以例引理、以理引例、以例明理、以例析理、以例释理等。在现实教学当中,教师可通过对合理方式的选择,依靠真问题、真情境来对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进行充分的激发。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缺乏准确的把握,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就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难以使学生对课堂中传递的理论知识产生认同和共鸣感,从而加大了对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难度。

二、学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要求

(一)形成明晰的导学目标。以高中政治课程的性质为根据,需要将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摆在首位,这三个要素集中体现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素养。因此,在现实教学中,就要求通过整合三维要素目标来对三维要素进行落实,以支持对政治认同素养的有效培育。国家的道路、前途、意识、制度等层面与政治认同培养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这需要摒弃灌输的方式,通过问题驱动,从问题和思维入手,依靠采取有效的问题驱动与创设合理情境,来实现学生自我的动态内化,进而在精神与思想层面上支持政治认同的不断深化。

(二)创设的问题必须鲜明。在政治认同的培育上,需要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以学生自身的道德认知与知识经验为根据。来靠近学生,进行共同的思考,充分体现出对学生感受的足够尊重。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上,需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与道德情感入手,并立足于此来搜集教学素材,从而在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心理层面的体验。之后,便是课堂导问环节,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商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要素。培育政治认同,不但是对知识背后道理的阐明,更是要支持学生情感内化、情感认同的形成,在这一层面来讲,相较于智商培育,情商培育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价值。教师导问的质量直接决定课堂导问的有效性,这就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师需要依靠对课程内容的深刻认同,以形成必备的政治素养。对于教师而言,课程内容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其自身的言行也至关重要,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教学成果。可以说,只有具有丰富情感与健全情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着较高情商和正确价值观的学生。且需要注意的是,政治认同培养中的导与学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不可进行人为的分割。课堂中问题驱动与情境创设的实现,是以教师的科学导问作为前提的,不可通过对教师“导”的限制,来支持学生“学”的实现,即应做到两者的协调统一。

(三)现实教学具有实践性。教学实践是支持学生实现由课程内容向自身素养转化的重要途径,在现实教学中,如教师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缺乏准确的把握,就会造成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这样,便难以对课堂中传递的理论知识产生认同和共鸣感,从而加大了在问题的分析、解决中对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难度,因此现实教学应具有实践性。

三、以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措施

所谓问题导学,是指以学生的情感认知与智力水平为依据,围绕问题这一主线来支持问题的解决,从而让学生在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当中逐渐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内化的教学手段,其能够很好地服务于学生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在问题导学模式的应用中,是以问题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依靠对课堂导问的设计来达到教学目标的,其中,教师的“导”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导”的科学性,以支持对学生政治认同的有效培育。

(一)课前落实对问题导学的科学设计。在设计问题导学的过程当中,需要对如下三点要素给予充分的考虑。首先,科学的定位。需要对新课标进行深入的研究,将教材的内容吃透,从而形成明晰的教学目标。对于学生政治认同的培养,一定要具有准确的目标,且应同时兼具可行性与客观性,从而形成一致的“导”与“学”。其次,科学的定学。在设计问题导学过程当中,需要对学情给予充分的考虑,包括学生的认知层次、情感态度、思维特征、接受能力、实际能力等,来服务于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在情境的选择上,既要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还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参与主动性、情感认同性、思考积极性更为有效地调动起来,从而能够与教师的“导”有效地配合起来,并更为充分、主动、自觉地融入其中。最后,科學的定境。依托于教材来促进对教材使用创造性的提升,通过增强教材的有趣性、丰富性,来让教师的“导”更好地发挥作用,进而有效地支持学生政治认同的自主构建。且在这一环节中,既要依托于教材,又要跳出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的延伸,从而形成学习与生活、教学与实践的科学统一。

(二)围绕问题这一主线进行课堂探索。该环节的落实包括如下四个步骤:其一,以典型、具体的时政来进行情境的创设,并以此充当学生的政治认同背景。在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上,我们不能单纯通过理论知识,而是要更多地依靠鲜活、真实,且学生熟悉度高的时政案例,才能够更好地被领悟。其二,以时政背景为根据提出两种差异性观点,并通过体验式、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在思想碰撞中提升对政治认同的感悟。其三,教师需要通过适时的引导,促进学生政治认同的逐渐形成。且在问题导学中,必须坚持教师把握目标方向这一原则,当学生的讨论与目标方向发生偏离时,应给予及时的引导。其四,围绕所提出的问题,由学生代表来给予总结性发言,其代表了学生内心的真切想法,也是课堂教学中政治认同达成的“画龙点睛”之笔。

(三)通过课后实践检验政治认同的培育成果。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如何,还需要依靠课后开展实践活动来进行检验和证明。如何检验和证明?可以围绕政治认同为主题,通过开展以下四个方面的活动来进行。

第一,在开展时事评论活动中提升政治认同。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和贴近时事,即“三贴近”是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的内在要求,关注时政热点对于培育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特别是政治认同素养具有重要的意義。其中,借助新媒体工具写时评是其重要的途径。创建班级学科微信群和自己的个人博客,布置学生写时政评论,发到微信群,待老师批改后学生发个人博客。比如,在 2017 年 9 月金砖国家会议结束后,布置学生以中国提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观为题,写一篇时评。通过时评,学生在关注时政、撰写时评中提高了对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地位的认同。

第二,在开展校园文化环境创建活动中熏陶政治认同。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亲自动手出班级黑板报和学校宣传栏等活动,是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的又一抓手。比如,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以宣传“十九大精神”为主题,让学生出一期板报和宣传栏。通过这一活动,学生提高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了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

第三,在开展政治社团活动中展示政治认同。学校社团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被誉为学校的“第二课堂”。政治社团活动可以以某一主题,通过演讲比赛、小品排演以及辩论赛等活动活跃学生生活,展示政治认同素养。比如,在学习必修一“面对经济全球化”一框时,利用辩论社组织学生以“经济全球化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开展辩论活动,在辩论活动中展示课堂学习知识,同时提升学生对我国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政治认同。

第四,在调查和走访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升华政治认同。本轮新课改聚焦核心素养,把塑造活动型学科课程作为主要抓手。活动型课程是把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置身于复杂的社会问题之中,运用学科知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成某项任务,根据完成任务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这其中,调查和走访就是其主要途径。比如:在学习必修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时,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要获得学生认同,可以安排学生通过与父母和身边的亲属交谈、走访群众、调查官员以及上网查找资料,了解改革开放 40 年来,特别是近五年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重大变化,在实践中真正认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论断。

【参考文献】

[1]杨 菲,赵军霞.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理例结合探究——“析生活实事”培育学生政治认同[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7(6)

[2]姜根华,钱姬君.政治认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价值基础[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3)

[3]李 岚.基于思想政治课的政治认同教育内容构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13)

[4]王恒富,朱登庆.构建有政治认同的思想政治课堂[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22)

[5]王应江,陈肖薇.问题导学: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培育模式探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旬刊,2017(3)

(责编 江月阳)

猜你喜欢

培育
山乌桕苗木培育技术
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与启示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第十一道 黑色饪食气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像爱自己一样爱上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