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马道头煤矿水患类型及治水措施

2018-06-11姜士鹏

现代矿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马道突水井田

姜士鹏

(山西大同煤矿集团马道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随着我国煤炭地下开采深度不断增加,矿井安全开采受到突水灾害的威胁日趋严重。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有必要按照井田内水文地质查明程度及防治措施实施情况,将井田分为可采区(水文地质条件清楚、水害防治措施实施效果较好)、缓采区(存在老空积水、承压水等隐患的煤矿,因经费、技术等因素的制约,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楚且水患治理效果欠佳)[1-2],针对各类区域特殊情况采取不同的水文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势必能够取得理想效果。本研究以山西马道头煤矿5#煤层为例,进行防治水分区研究,将区内划分为可采区和缓采区,并针对各区的水害类型,对相应的治水措施进行阐述。

1 矿井开采条件

马道头煤矿5#煤层底板标高为760~1 230 m。采用斜、立井混合开拓,一个水平开采,布置有主斜井、副斜井、进风立井、回风立井4个井筒,主、副井采用斜井开拓,回风井采用立井开拓[3]。采煤工作面采用单一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低位放顶煤开采工艺,后退式开采方式。掘进巷道支护方式为锚杆(索)金属网联合支护。

井田内钻孔揭露的地层由老至新有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白垩系以及第四系[4]。地层走向大致为EW向,倾向N,为一南高北低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一般为2°~3°。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共含煤18层。井田东北部虽然赋存侏罗系大同组地层,但仅赋存其底部地层,一般不含煤。其中,5#煤层位于太原组中部,距山西组底界K3砂岩一般约20 m。该煤层总厚0.34~26.24 m,平均厚11.85 m,煤层层位稳定,厚度大,井田内皆赋存且可采,煤层赋存范围内厚度变化较大,结构复杂,有0~15层夹矸,一般为3~7层。井田内煤层具有西部厚(3#、5#煤层合并)、东部薄的特征[5]。

井田内断层较发育,三维地震勘探及补充勘探解译出落差大于10 m的断层有182条,二维地震勘探解译出落差大于15 m的断层有41条,其中落差大于或等于20 m的可靠及较可靠断层有20条;井田内已确定了13个褶皱构造,其中7个背斜,6个向斜;井田内地表地球物理勘探解译出19个陷落柱,另勘探钻孔揭露的陷落柱编号分别为ZTXLZ1、TXL1、TXL2,针对二、三维地震解译出的断裂构造、陷落柱、异常体,布设了机动孔进行验证,发现煤层底板与相邻钻孔底板高差不明显,说明陷落柱陷落煤层较小;井田岩浆岩沿断裂构造上升侵入煤层,井田西部715、711、713钻孔内的5#煤层有煌斑岩侵入,对太原组上段的5#煤层有破坏作用,但影响范围较小[6-8]。总体上,井田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中等。

2 矿井水患类型

现阶段,马道头煤矿水患类型主要有地表水及大气降水、采空区积水、地下水,导水通道主要有断层、陷落柱、导水裂缝带和封闭不良钻孔。

2.1 大气降水及地表水

井田内5#煤层开采形成的导水裂缝带高度平均为193.48 m,最大导水裂缝带高度为374.68 m,大部分地区能够沟通地表,使得大气降水及其形成的沟谷洪水对矿井充水有一定的影响。井田及周边分布有较大的河流,由北至南、由西至东分别为十里河、元子河、大峪河、小峪河,多为季节性河流,即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对矿井采掘有一定的影响。

2.2 采空区积水

2.2.1 井田内采空区积水情况

马道头矿已回采了4个工作面,其中1个工作面为下山回采,工作面采空区积水沿工作面排水系统已排净,其余3个工作面总体为上山回采,该类工作面南部由于受到褶皱影响,存在一定量的采空区积水(表1)。

表1 井田内5#煤层采空积水情况

2.2.2 周边矿井采空区积水情况

马道头井田周边矿井煤层特征参数及采空区积水情况见表2。

2.3 地下水

井田内第四系松散层厚度小,含水层富水性差,分布区域有限,由砂砾石层、粉土组成。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随地形由高至低运移,同时向下伏基岩渗漏,主要排泄方式为人工开采,矿井涌水量可能增大。石炭—二叠系含水层为煤层开采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井田内5#煤层开采时,砂岩裂隙水易进入矿井,故砂岩裂隙水为该煤层的主要直接充水因素。该地段含水层富水性中等—弱,充水量有限,一般情况下不影响矿井生产,但由于其富水性具有不均一性,不排除局部地段富水性增强,故对5#煤层开采将构成一定威胁。

赋存于岩溶裂隙中的承压含水层为太原组5#煤层底板突水的间接性充水含水层,井田内开采煤层属于带压开采煤层。依据井田内揭露的寒武—奥陶系灰岩钻孔数据,灰岩含水层岩溶裂隙发育极不均一,涌水量为0.0915~0.1317L/(s·m),为富水性中等—强含水层,尤其在构造破碎带或封闭不良的钻孔地带,灰岩水很可能沿导水裂隙带间接成为5#煤层的矿井充水水源,对煤层开采构成威胁。

表2 马道头矿井周边矿井煤层参数及采空积水情况

通过综合考虑煤层突水系数、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底板隔水层和有效隔水层、地质构造等因素,本研究采用多因素叠加法对5#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9-10],结果如表3、图1所示。

由表3知:5#煤层底板的突水系数均小于0.06 MPa/m,属于底板突水安全区[11],总体上看,F98、F99断层构成的地堑区域的太原组地层可能导通奥陶系灰岩地层,两者在部分块段会产生水力联系,因此在F98、F99断层影响区域内的5#煤层区属于底板突水危险区。

表3 5#煤层突水系数

3 煤矿防治水分区划分及治水措施

3.1 防治水分区划分

防治水分区划分的原则为:①井田内5#煤层为带压开采,经计算,属于带压开采安全区,根据以往地质、水文地质勘探成果以及物探、钻探资料,可将井田内地质构造情况及水文地质条件明确的区域划为可采区,将井田内水文地质条件暂不清晰的区域划为缓采区;②将大巷及已掘巷道划为可采区;③井田边界保安煤柱范围及采空区不参与划分。根据上述原则,井田内5#煤层防治水分区划分结果见表4及图2。

表4 5#煤层防治水分区划分结果

3.2 分区防治水措施

3.2.1 可采区

图1 5#煤层底板突水系数分区

图2 5#煤层分区划分示意

(1)采空区积水。①生产过程中须严格执行老空积水的“三线”管理制度,综合分析采空区分布范围,划出积水线、探水线和警戒线,并结合矿井实际情况,最终确定的探水线为积水线外推40 m,警戒线为探水线外推50 m;②采掘工作面进行探水前,应预先编制专项的探放水方案,确定允许掘进的距离和超前距离,并制定有害气体安全防范措施;③按照相关规定对采空区及废巷进行密闭,留设导水孔,加强观测,及时将采空区积水排出,同时留设观察孔,观测采空区内的温度和有害气体分布情况;④须定期收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煤矿和废弃老窑积水情况,并在井上下对照图件上标出相关井田位置、开采范围、开采年限及积水情况,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及充水性图件上标绘出积水井巷及采空区积水范围、底板标高和积水量等信息,此外,还应建立井田及相邻矿井采空区动态管理机制,以有效掌握采空区范围、涌(积)水情况等信息。

(2)大气降水及地表水。①地面广场应定期检查疏通各排水系统,确保地面无积水,遇有外水时确保不流向井口方向,在矿井井筒附近储备防洪(雨)水黏土袋,在矿区内应采取填坑、补凹、整平地表等措施,定期清理矿井工业广场以及周边水沟;②封堵塌陷坑及地裂缝;③加强雨季前防汛工作,严格执行矿井雨季“三防”管理制度,每年根据本年度采掘工程布置情况制定详细的水灾应急处理预案。

(3)煤层顶板水。对于物探解译的煤层顶板含水层的富水异常区,应采用井下瞬变电磁勘探方式进一步核实,而后对富水异常区进行井下钻探验证,经证实本含水层与强含水层或其他水体未发生水力联系,且采区有足够排水能力时,可在采区最底部首先回采,实行采动放水,也可以结合生产开拓需要,直接在含水层内掘进巷道放水。

(4)奥灰水。矿井5#煤层为带压开采,需做好奥灰水防治工作,即加强对带压区内断层和陷落柱富导水性的探测与研究工作,可通过注浆封堵方式切断其与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的水力联系,也可通过留设防隔水煤柱进行隔离[12-15]。

(5)断层水。①在巷道掘进过程中,巷道前方若揭露到断层,应采用直流电法超前探方式进行探查工作,若探测为导水断层,应进行钻探验证工作,必要时编制探放水方案,由专业探放水技术人员依据相关规范进行探放工作;②采取各种钻探及物探手段探明隐伏构造,尤其应查明导水构造和隔水层的薄弱带[16],对落差大且富水性较强的断层,按照相关规范合理留设煤柱。

(6)陷落柱水。巷道掘进前应采用井下物探技术对掘进头前方陷落柱进行探测,初步确定陷落柱位置,而后采用钻探方式进行验证,精确探查陷落柱的发育形态、岩性、周边裂隙发育程度、导水性等[17]。依据相关规程留设合理的防水煤(岩)柱或采用注浆封堵方式进行治理。对于浅部巷道已经揭露出的不含水也不导水的陷落柱,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在深部掘进时应对其进行探测,对于巷道已经揭露的不含(导)水陷落柱,应对巷道底板进行探查,防止出现滞后突水现象。

3.2.2 缓采区

①在水文地质条件不明确的情况下,切勿在缓采区内进行任何采掘作业;②在进入缓采区内开采前,须进行地面物探及其他技术探查工作,查明以往井田内及周边老窑破坏情况及老窑积水情况,查清缓采区内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确保矿井生产安全;③在充分开展物探工作,且物探成果经过严格评审通过后,缓采区方可转化为可采区进行开采。

4 结 语

分析了山西马道头煤矿的开采条件,并将该矿5#煤层的防治水分区划分为可采区及缓采区。针对可采区及缓采区的水文地质特征,制定了详细的水患防治措施,对于确保该煤层安全开采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王西泉.小保当二号井田上部可采煤层赋存特征[J].硅谷,2014(20):200-201.

[2] 陈少帅,白峰青,刘 猛,等.邢东矿隐蔽致灾因素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2(2):97-100.

[3] 吴玉国,邬剑明,张东坡,等.综放工作面连续注氮下采空区气体分布及“三带”变化规律[J].煤炭学报,2011,36(6):964-967.

[4] 施龙青.“下四带”理论及其在底板突水评价中的应用[C]∥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文集.北京: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

[5] 李 垚,朱 文,程海燕.潘一煤矿井田11-2煤层小构造分布规律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3(5):17-20.

[6] 盛守福.马道头煤矿水处理工程设计[J].露天采矿技术,2016,31(8):75-78.

[7] 王紫艳.大同煤田马道头井田5号煤层特征浅析[J].科学之友,2013(7):134-135.

[8] 史永廷.马道头井田开采水文地质条件及充水因素分析[J].内江科技,2008(5):113-114.

[9] 邢丽花.基于多因素模糊聚类的底板突水危险性预测研究[D].青岛:山东科技大学,2011.

[10] 路亚彬,马良俊.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的RS-GSVM模型[J].现代矿业,2018,34(01):90-94.

[11] 张建民.景福矿井开拓方案设计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2(3):140-142.

[12] 宋红旗.煤矿水害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应用探讨[J].江西煤炭科技,2018(1):102-103.

[13] 屈少波.带压开采工作面安全评价及防治水技术研究[J].陕西煤炭,2018,37(1):19-22.

[14] 贺警龙.王庄煤矿水害防治技术措施[J].山东煤炭科技,2017(12):84-85.

[15] 赵 章,白峰青,陈少帅,等.九龙矿15445N工作面底板破坏特征研究[J].煤炭与化工,2017,40(2):26-29.

[16] 徐 睿,屠世浩,郑西贵.浅析断层构造突水机理及防治措施[J].煤矿安全,2009,40(1):79-81.

[17] 李永明.煤矿水害防治井下物探技术的选择与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7,37(18):184-185.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马道突水井田
河北赤城县马道口钼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矿井突水水源的判别方法
峰峰矿区突水类型划分及突水模式
岩溶隧道突水灾害形成机制及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东荣二矿井田构造应力分区特征及其应用研究
约架
浅谈山西省朔州市梵王寺井田9号煤层赋存特征及含煤岩系沉积环境
大相岭隧道高压突水机理与预测分析
“井田”规划框架下新型农村经营体系设想
吴忠市韦州矿区韦-井田的煤层气资源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