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开展企业综合评价精准推进工业领域“亩均论英雄”

2018-06-11于晓飞

浙江经济 2018年9期
关键词:用地英雄精准

□于晓飞

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的分类基础在于企业综合评价,分档关键在于企业综合评价、清查难点在于企业综合评价。精准推进“亩均论英雄”,离不开企业综合评价的公平、公正、合法、合规、合理。企业综合评价方式的科学与否、评价结果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亩均论英雄”改革的精准性、政策的有效性

“亩均论英雄”是连接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黄金杠杆,企业综合评价是精准撬动区域转型、产业提升、要素配置与企业创新的关键支点。精准推进工业领域“亩均论英雄”改革,必须要加快推进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全覆盖,破解评价分类、统计取数、科学分档等难题,用好企业综合评价大数据,为奋力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加快实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企业综合评价基础坚实

初步实现5亩以上工业企业全覆盖。截至2017年底,全省用地5亩以上工业企业共有87417家,全部纳入企业综合评价体系范围。这87417家工业企业,覆盖了全省90%的规上工业企业、20%的规下工业企业。据浙江省经信委统计显示,2017年,全省用地5亩(含)以上规上工业企业36800家,全部纳入“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其中第一档企业合计6585家,末档企业合计1058家;完成50617家用地5亩(含)以上规下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其中第一档企业合计3430家,末档企业合计5907家。

今后五年将实现所有工业企业全覆盖。实现《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的指导意见》(浙政发〔2018〕5号)要求:在全省用地5亩以上工业企业已经实施“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基础上,到2020年,全省所有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不含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和房地产开发,下同)全面实施“亩产效益”综合评价。部分地区进展较快,杭州萧山区已经完成全区占地1亩以上工业企业的排摸工作,涉及12000宗、15万亩土地;杭州富阳区全面完成了全区占地3亩以上878家规下工业企业的调研摸底工作。

大数据、可视化成为基础支撑。综合评价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已经列为建立健全“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机制的基础工作内容。有些地方在精准推进的过程中,不仅按照文件要求,参建筹建省、市、县(市、区)、园区四级“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大数据平台,对照规范要求将综合评价有关数据导入平台,更是从实际工作出发,结合政务大数据、“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各个科室、相关部门数据的及时更新与共享互认。下一步,对于可视化、便捷性、规范化将成为平台建设的重要需求。其中乐清已经通过匹配“识别码”、设立“总账号”的方式解决了多部门异构数据标准化整合匹配、数据模块统分结合等问题,全省正在建设“亩均论英雄”运行监测平台,加快解决可视化、标准化等问题。

做实做精做深基础工作

在积极运用企业综合评价大数据的同时,要深入开展企业综合评价大调研,避免“只唯上不唯实”的本本主义、“为评价而评价”的教条主义、“唯数据论”的主观主义,切实把“亩均论英雄”基础工作做实、做精、做深。

注重评价对象的精准分类。目前分四类企业,一类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其企业综合评价以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单位能耗增加值、单位排放增加值、R&D;一类是5亩以上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其综合评价以亩均税收等指标为主;另一类是尚未开展但明确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其评价指标尚未明确;第四类是“小升规”工业企业、新设立企业、重大项目建设期内企业,这些企业虽然参与评价,但是可视情况暂缓实施差别化价格政策。实际上,浙江省工业企业除以上四类评价对象中,上市企业、小微企业、总部企业、大企业等也会对评价结果的合理性起到影响。温州乐清在实际评价中,对12家上市企业、30家销售收入超五亿元企业、128家省级高新企业进行了提档。

注意评价指标的统计口径。用地面积、税费实际贡献、等价综合能耗、年平均职工人数、R&D经费内部支出、污染物排放量等指标的取数存在多个口径,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实事求是地分析取数情况、科学合理地建立取数原则,形成规范、统一、务实的取数公式。如受制于园区开发配套、发展阶段、企业福利等因素,一些大企业大集团利用自有企业用地建有停车场、公共食堂、倒班宿舍,承担了一部分园区的公共配套功能,这些是5-10亩占地企业所不能承担的、园区配套成熟之后新建企业所不必承担的公共功能占地,应考虑在综合评价中,允许在合理范围内予以调整核减,做到既防止企业圈地占地、浪费土地资源,又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改善制造业形象。目前宁波市明确将“以对统一企业法人(含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宗地使用权人(地主)和企业实际占地”作为用地面积取数评价的根本原则,在省级用地面积取数公式“用地面积=已登记用地面积+承租用地面积-出租用地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详尽深入地考虑了一企多地、一地多企、改变工业用地用途、用地和注册地址不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公益性企业、首次升规上企业、其他各种情况形成的实际占地等多种特殊情况,并设立了“新减面积”这一指标,用于统计因政府开发建设回收等原因导致评价对象占地面积减少的、相应核减该部分土地面积,最终形成了“用地面积=自有土地+租用面积+其他各种情况形成的实际占地-出租面积-已登记入证但还处于建设保护期的面积-新减面积”这一用地面积取数公式。乐清针对用地面积取数中“审批面积、违建面积和实际使用面积不同”“无独立厂房折算占地面积问题”“出租和承租对应不一致问题”等现象,用电量取数中“一企多号”“一号多企”“登记户名和实际使用不一致”等现象,制定具体规定,逐一化解评价过程中遇到的历史遗留问题、关键问题。这些由地方进一步探索的、经过实践检验的经验,应该予以总结、归纳、提炼、规范,并上升为省级统一标准,以便于各地市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统一评价。

注重评价结果的规范分档。目前规上工业企业综合评价结果分为四档或三档,原则上A档(发展好的一类)企业占比不超过10%、最后一档企业占比不超过5%。实际上ABCD档的规范分类,既有企业经营、市场拓展、产品创新等自身原因,也有国际贸易摩擦、宏观调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外在因素影响,又和不同地区发展水平、城市化过程、不同行业发展阶段相关。如绍兴的印染、衢州的特种纸业的环保、能耗执行标准处于全国先进水平,但在企业综合评价过程中,与其他行业企业相比,存在“明显差距”。A档企业占比不超过10%等分档占比原则,是基于全省面上提出的,各地应结合本地特色产业增优势、补短板,在不同产业间进行通盘考虑,要做到既基本符合省级要求,又有利于提高特色产业竞争优势,评价的最终结果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嘉兴市明确规上工业企业中,A类企业占比提高到15%,D类企业占比适当调整;规下工业企业中,A类企业占比降低到5%,D类企业占比适当提高,积极鼓励企业“小升规”发展。

用好企业综合评价大数据

顺应从高速增长、粗放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大趋势,更加注重有限资源、集约发展、中高速增长,加快推进企业综合评价从单一部门业务向党政重大工作转变、从事后单一评价向全流程管理转变、从单纯政策倒逼向精准综合服务转变、从单家企业增效向多个产业协同提质转变。

强化左右联动,加快从单一部门业务向党政重大工作转变,促进创新转型。工业企业“亩均论英雄”不是经信系统一门之雪、独秀之枝,与科技、财政、国土、环保、商务、工商、质监等多个部门皆有关联。应立足本地不同行业创新转型的阶段性需求,结合研发、品牌、质量、标准、出口等不同部门工作,将“亩均论英雄”这一共性评价与实际工作重心进行创新结合,形成适合本地产业发展需求、满足区域转型需求的个性评价体系。如湖州市作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突出“绿色智造”,可将“亩均论英雄”与“绿色智造论英雄”结合起来;杭州市作为全省创新引擎,可以将“亩均论英雄”与“创新论英雄”结合起来;绍兴市作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省级试点,可以将“亩均论英雄”与“品质论英雄”“单位排放论英雄”结合起来。要将综合评价大数据平台作为各个部门参与开发使用的开源性平台、开放性平台、共享性平台。

强化前后贯通,加快从事后单一评价向全流程管理转变,优存量调增量。将“亩产效益”列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引导产业转型的一项重要评判依据和指挥棒,既要用于土地出让后的存量调整,更要用于土地出让前的增量优化,从环节上理顺前后发展矛盾、缓解腾退改造压力。以海宁试点、德清试点为样本,探索“标准地+亩均论英雄+差别化资源要素价格机制”的全流程全周期土地集约利用综合创新。海宁试点中,将“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结果与差别化资源要素价格机制挂钩,建立区域性要素交易综合平台。德清试点中,在首块“标准地”出让中新增4项指标:土地产出、亩均税收、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环境标准,事实上将“亩产效益”部分指标与土地出让标准挂钩,可以在此基础上,将规划建设标准、能耗标准、污染排放标准、产业导向标准、单位产出标准等进一步明确,作为土地出让前的“亩均论英雄”评价要求。

强化上下结合,加快从单纯政策倒逼向精准综合服务转变,强化精准服务。在完成大数据综合归集的基础上,开展大数据深度挖掘分析,围绕精准服务需求推进“亩均论英雄”的深度应用。下一步,可以精准盘活存量土地,对23474家亩均税收低于1万元的工业企业(用地面积59.5万亩,占87417家企业总用地的比重为24.6%),开展低效用地重点整治;精准推进小微园建设,推动亩均税收5万元以上的10655家规下企业(用地面积12.9万亩)腾笼换鸟、入园集聚、提效发展;精准推进“放管服”改革,针对亩均效益高、亩均税收重的企业精准施策,发现、解决降本减负共性问题;精准推进资源要素配置改革,省市级逐步推进企业综合评价数据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共享互认,对土地、用能、排污权等资源要素的定价、交易、流转等提供自动化决策依据,科学推动优质、紧缺的资源要素向综合评价优秀企业集聚;精准推进绿色制造发展,针对单位能耗增加值、单位排放增加值的行业,组织开展节能节水技术攻关;精准推进腾笼换鸟,统筹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转移和淘汰不适合继续留在当地发展的低效低端产业,有序集聚搬迁位于集聚区之外、发展空间受限、生产基地分散的优势企业。

强化主副剥离,加快从单家企业增效向多个产业协同提质转变,引导专精发展。过去二三十年,信息技术、物流技术、共享经济、精益制造、智能制造飞速发展,对生产方式、组织方式都形成了较大冲击,分布式数字工厂、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供应、服务型制造成为可能。一些园区有智能制造、无智慧物流,一些标准厂房有通用标准、不适合专业化生产标准,企业“不愿改变”、政府“不知如何转变”,传统生产组织模式难以打破,仓储物流占地比重大、流水线设计不合理等根子性问题长期存在,生产用地浪费、多层厂房效益低下的局面难以扭转,最终导致亩产效益不高。建议有条件的地区率先推进智造供应链改造和制造云仓建设等,以专业化分工推进区域亩产效益水平整体提升。

实践表明,企业综合评价是“亩均论英雄”改革的推进要点、实施难点,评价工作贯穿资源要素配置改革全流程,评价应用涉及“两个高水平”建设多个领域。各地要切实解决好评价工作的公平、公正、合法、合规、合理等问题,用好企业综合评价结果,拓展应用领域、创新应用方式,更加全面、更加精准、更加深入地推进“亩均论英雄”,使之成为政府科学决策和精准施策的正确依据、打好工业领域转型升级组合拳的关键一招、实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抓手。

猜你喜欢

用地英雄精准
英雄犬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精准的打铁
济宁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评价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重走英雄路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绛红英雄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