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坝高研磨性地层提速提效集成钻井技术

2018-06-11曾桂元黄贵生

钻探工程 2018年4期
关键词:机械钻速进尺金刚石

代 锋, 曾桂元, 李 林, 黄贵生, 康 力, 王 瀚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研究院,四川 德阳 618000)

元坝地区陆相下沙溪庙组—须家河组地层,地质构造复杂,可钻性差、研磨性高、多压力系统,该段地层段长约占全井的23%,钻井周期却占全井的42%,钻井效率低,钻井周期长,严重制约了元坝气田的勘探开发进程。2009年以来,部分井采用进口孕镶金刚石钻头+涡轮、高效PDC钻头+扭力冲击器等钻井提速技术[1-4],但综合考虑提速效果和钻井成本,未形成集成配套技术进行规模化应用。基于此,紧密围绕陆相深部地层地质特性,本着主要采用国产替代技术、降低钻井成本的目的,开展了钻头、配套工具、关键技术等攻关研究,以期实现元坝高研磨性地层钻井提速提效的目标。

1 高研磨性地层地质特性

根据元坝海相超深井井身结构设计[5],三开陆相地层包括侏罗系中、下统和三叠系上统,自上而下地层依次为下沙溪庙组、千佛崖组、自流井组和须家河组,段长1600~1900 m,地质特性主要有:

(1)岩性致密,可钻性差可钻性级值7~8,部分层段达8.5~9.1。

(2)地层孔隙压力纵向上分带明显,下沙溪庙组—千佛崖组地层压力系数1.2~1.5,自流井组地层压力系数1.5~1.9,须家河组地层压力系数1.9~2.1。

(3)岩性复杂,如表1所示,主要以砂岩、泥岩为主,其中下沙溪庙组组、千佛崖组地层泥质含量较高(57%~66%),自流井组大安寨段—东岳庙段非均质性较强、硬夹层较多,珍珠冲段和须四段分布有厚层块状砾岩、砂砾岩、含砾砂岩,整个须家河组地层石英砂岩含量较高(30%~50%),须二段甚至高达65%以上。

表1 元坝地区陆相下沙溪庙组—须家河组地层地质特性

(4)根据岩心实验测定,下沙溪庙组—须家河组地层内摩擦角[6]26.65°~56°(平均37.44°),其中珍珠冲砂砾岩段高于40°(最高52°),须家河组石英砂岩地层平均45°(最高56°)。研究表明[7],岩石研磨性与内摩擦角有较强的关联性。岩石内摩擦角<40°,则认为地层研磨性不太强,可以选用一般的PDC钻头钻进;岩石内摩擦角>40°,则认为地层研磨性比较强,宜选用耐磨性好、特殊加工的PDC钻头或金刚石钻头。

2 钻井难点及提速对策

2.1 下沙溪庙组—自流井组东岳庙段

(1)千佛崖组及以上地层:段长约600 m,地层软硬交错,憋跳钻严重,PDC复合片易崩片、脱层,甚至出现基体环磨;泥质含量高时,PDC钻头极易泥包;前期引进进口扭力冲击器配合高效PDC钻头,提速效果较好,但由于技术垄断,技术服务费用较高。因此,PDC钻头设计主要考虑防泥包,同时提高钻头的攻击性(冠部结构和布齿),配合大扭矩螺杆和顶驱(转盘)复合钻进,以提高机械钻速。

(2)自流井组大安寨段—东岳庙段:段长约300 m,针对该段地层非均质性变强、杂层多等特点,在钻头使用上要适当降低其攻击性,提高钻头抵抗冲击、崩齿的能力,延长钻头寿命和行程进尺,同时配合大扭矩螺杆和顶驱(转盘)复合钻进,提高钻井综合效率。

2.2 自流井组珍珠冲段

段长约200 m,砾石分布广,砂岩石英含量高,常规PDC、牙轮钻头在该段地层使用效果差,行程进尺少、机械钻速低,因此只能使用高速旋转研磨破岩的钻井方式。基于进口涡轮井眼准备时间长、卡钻风险大、成本高等问题,推荐优选国产孕镶金刚石钻头+高转速螺杆马达。

2.3 须家河组

总厚度约620 m,针对该段高研磨性地层,原则上均可使用国产孕镶金刚石钻头+高转速螺杆马达,加上顶驱(转盘)复合钻井方式,能够取得比PDC钻头钻速稍低但行程进尺高得多的技术指标。建议须五、须三井段使用PDC钻头+大扭矩螺杆马达钻井工艺技术,以获得更高的机械钻速。

3 提速提效集成钻井技术

3.1 研制的个性化PDC钻头+国产大扭矩螺杆马达

3.1.1PDC钻头

结合地层特性和前期井PDC钻头应用现状,自主研制出一种针对硬夹层、防崩齿、防泥包的PDC钻头[8](图1),采用的特色技术如下。

(1)防崩齿技术。优化内锥及肩部切削结构,减少钻头轴向及径向震动,实现软硬交错地层平稳切削;采用力平衡设计,配合Ø13.44 mm直切削齿,不仅能有效缓解崩齿,同时能有效避免因齿间挤压带来的破碎困难,提高机械钻速。

(2)防泥包技术。开展井底流场模拟分析,优化喷嘴数量及喷射角度,从设计上尽可能避免井底产生涡流,避免岩屑重复破碎、携带不干净而产生泥包;在PDC钻头上电镀一层合金,有效缓解粘土对钻头表面的粘附能力,减低泥包发生的可能。

图1 研制的Ø314.1 mm KS1362ADGR型PDC钻头

3.1.2螺杆马达选型

PDC钻头以剪切方式破岩,选择螺杆应具备扭矩大、转速中等、在高密度钻井液条件下性能稳定、寿命长等特性。综合考虑经济因素,优选等壁厚螺杆,相比普通螺杆能获得较高的机械钻速和行程进尺。如表2所示,优选国产大扭矩等壁厚螺杆A,在压降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工作扭矩相当于进口螺杆C,远高于国产常规螺杆B。随着井深增加,钻井液密度变高,压耗和泵压变大,为了减少机泵负荷,选用压降和工作扭矩稍低的国产常规螺杆B。

3.1.3试验效果

研制的Ø314.1 mm KS1362ADGR型PDC钻头,配套国产大扭矩螺杆,在YB204-2、YB205-3等3口井开展了4井次现场试验,应用层位:上沙溪庙组—千佛崖组,平均进尺414.29 m,平均机械钻速2.98 m/h。与进口扭力冲击器+U513S PDC钻头在YB29-2、YB101-1H等4口井平均进尺249.1 m、平均机械钻速3.01 m/h相比,机械钻速相当,但平均单只钻头进尺提高66.3%。按单只钻头进尺400 m计算,同比进口扭力冲击器+PDC钻头,研制的PDC钻头+国产大扭矩螺杆的钻头及工具成本降低60%(注:工具、钻头一般占钻井成本的权重为30%~40%,此处成本降低幅度较大,一方面是因为单只钻头进尺提高了,节省了起下钻等辅助时间,另一方面是因为进口扭冲+与其配套的进口PDC钻头服务费用太高,自主研制的PDC钻头成本降低较多。这里比较是同种情况比较,只比较钻头和工具的费用,不涉及其他)。

表2 优选螺杆钻具性能比较

3.2 国产孕镶金刚石钻头+高转速螺杆

3.2.1孕镶金刚石钻头优选

针对不同强度研磨性地层,钻头设计必须在其自锐性、耐磨性上进行平衡,以实现其技术指标最佳。金刚石孕镶体应该优化设计成多种外形和相应的不同配方,以实现自锐性好、耐磨性高、整体强度高、钎焊强度高等,计算机优化设计为中抛物线冠部、十刀翼孕镶体加密布置、多水眼水力结构、防掏心混镶结构、天然金刚石钻头加强保径、倒划眼结构[9]。基于提速指标、单只钻头进尺和经济成本等综合考虑,优选国产NR826M孕镶金刚石钻头。

3.2.2螺杆马达选型

孕镶金刚石钻头使用较低钻压,通过高速旋转磨削地层,要求动力钻具转速较高。基于此,孕镶金刚石钻头+涡轮是最佳选择。但考虑到使用涡轮时井眼准备时间长、井下风险大,加上经济因素,所以推荐使用高转速螺杆(转速比涡轮低50%),要求螺杆工作扭矩>3500 N·m,转速>450 r/min。优选国产CLZ216×7.0型高转速螺杆,主要性能参数为:钻具直径215.9 mm,马达头数1/2,输出转速330~535 r/min,额定扭矩3500 N·m,推荐钻压150 kN,功率148.5~241 kW,马达流量28~45 L/s,马达压降6.5 MPa,最大扭矩8600 N·m,最大钻压300 kN。

3.2.3试验效果

应用NR826M型孕镶金刚石钻头,配合国产高转速螺杆,在YB12-1H井自流井组珍珠冲段—须家河组五段开展了现场试验,试验井段:4066.73~4258.03 m,单只钻头进尺191.30 m,平均机械钻速0.92 m/h。同比国外国民油井及史密斯孕镶金刚石钻头+涡轮在元坝地区应用平均钻速1.34 m/h、平均单只钻头进尺195.53 m,尽管机械钻速降低了31%,但单只钻头进尺相当,钻头及工具成本降低了57%(注:与前面解释相同,因为进口孕镶金刚石钻头服务费用相当高,所以达到相同进尺钻井成本就可以下降很多。这里也是同比钻头和配套钻具,不涉及其他),同时降低了井下卡钻风险。

4 现场集成试验

基于单项技术试验效果,在YB10-2H井、YB102-3H井、YB27-4井3口井三开陆相高研磨性地层开展了现场集成试验。试验井段:上沙溪庙组底部—须家河组地层。如表3所示,试验井平均段长1806.08 m,平均机械钻速1.40 m/h,平均钻井周期92.31 d。与2012 —2013年完钻11口井平均进尺1662.09 m、平均机械钻速0.85 m/h、平均钻井周期144.91 d相比,在井段长度增加8.7%的情况下,平均机械钻速提高64.7%,平均钻井周期缩短36.3%,提速提效效果明显。

5 结论与建议

(1)元坝地区自流井组珍珠冲段以上地层应用研制的个性化PDC钻头+国产大扭矩螺杆马达钻井技术,钻井综合指标超过进口扭力冲击器+专用PDC钻头钻井技术。

(2)采用国产孕镶金刚石钻头+高转速螺杆马达钻井技术,实现了自流井组珍珠冲段—须家河组地层提速提效,可替代进口孕镶金刚石钻头+涡轮钻井技术。建议下部钻具组合中加入随钻震击器,降低井下卡钻风险。

表3 试验井与对比井在三开陆相高研磨性地层钻井指标对比

(3)形成的高研磨性地层提速提效集成钻井技术在元坝地区取得明显效果,今后可用于川东北、川西须家河组等复杂难钻地层,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机械钻速进尺金刚石
纳米金刚石分散方法研究进展
简易金刚石串珠锯的设计
大断面岩巷快速掘进技术研究
金刚石圆盘锯激光焊接工艺的改进
基于ADAMS仿真的金刚石框架锯机分析
基于极限分析的进尺对隧道掌子面稳定性影响
考虑钻头进尺影响的深水钻井水力参数优选
地铁深基坑不同施工进尺对邻近桥墩及下跨拱涵影响数值分析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钻进参数多目标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