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权改革后福建省林业家庭经营现状分析

2018-06-11吴其明

中国食品工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仙游长泰经济林

吴其明

福建省亚明食品有限公司,莆田,351100

党的十七大提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下简称:林权改革),目的是不断创新集体林业经营的体制机制,依法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规范流转、减轻税费,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林权改革的主体内容就是“分山到户”,让林农获得林地的使用权、经营权和林木的所有权。[1]福建省是中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之一,林地资源丰富。全国第八次森林清查结果显示:福建省森林面积达801.27万hm2,森林覆盖率达65.95%,森林蓄积量达60796.15万m3。林权改革过后,林农享有经营集体林地的权力,而均山到户的政策使林地进一步细碎化,林农成为林业产业的主要经营主体,林业家庭经营成为福建省林业经营的主要形式。[2]而林农的经营行为决定了福建省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因此了解福建省的林业家庭经营现状是检验福建省集体林权改革制度成效的重要方法。[3]本文通过对福建省林业家庭经营情况进行全面的摸底和调查,及时发现降低林农营林、造林积极性的因素,探索提高林农收入和当地林业产业发展路径,为下阶段的集体林权改革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

1. 调研样本的选择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于2016年7月在福建省尤溪、建瓯、武夷山、政和、屏南、仙游、长泰、永定、漳平、永安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监测问卷调查,在上述10个地市中随机抽取50个村,平均每村抽取9位农户进行入户调查,共回收获得450份调查问卷,由于永定县的部分数据缺失,故将其剔除,剩余有效问卷413份,有效问卷率为83.26%。

2. 福建省林业家庭经营现状统计分析

本文利用Stata15.0、ForWindows软件对这413份农户问卷进行分析,从年龄上看,被调查者平均年龄为53岁,最大年龄82岁,最小年龄26岁,其中20~30岁的有4人,31~40岁的有44人,41~50岁的有129人,51~60岁的有151人,61~70岁的有74人,71岁以上的有11人,详见表1。由此可见,目前福建省从事林业生产的劳动力年龄主要集中在41至60岁之间的中老年人,劳动力老龄化的问题较为突出。

表1 2015年福建省林业劳动力年龄分布情况表

从教育程度上看,小学以下教育水平的有148人,初中教育水平的有178人,高中教育水平的有80人,其中高中以下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占比为78.94%,详见表2。说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林农较少,林农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大学生、高才生支援家乡建设的现象仍然较少,支撑现代化林业生产的人才力量严重不足。

从林地经营面积看(详见表3),经营面积较大的地区集中在尤溪、建瓯、武夷山、政和、永安6地,家庭林业经营面积均超过40亩;漳平和仙游的林农家庭林地经营面积相等,均为37亩;长泰的家庭林业经营面积最少,为24亩。家庭林地经营面积和林农收入由密切联系,同时也能直观地反映出某个地区林农收入的构成。

表3 2015年福建林农家庭林地经营面积调查统计表

从收入情况看,林农生产性经营收入主要是由用材林、竹林、经济林、林下经济、涉林打工、财政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7个方面,其中用材林、竹林、经济林收入比例较高:经济林收入为612.75万元,占林业生产性收入比例最高(53.42%);其次是竹林收入,共204.03万元占总收入的17.79%;排第三的是用材林114.07万元,占比9.95%。详见表4。

表4 2015年福建林农分类型收入情况(单位:万元)

分地区看,武夷山的林农年收入水平最高,达442.3万元,建瓯以142.58万元的收入水平位居第二,仙游、长泰分别以133.76万元和113.58万元位居第三和第四,而屏南县处于最低水平(详见图1)。可以看出,武夷山、建瓯两地不仅家庭林地经验面积较多,且林农收入也较高。

图1 福建分地区调查林农收入水平

如表5所示,武夷山林农的经济林总收入为442.3万元,是建瓯的3.1倍。武夷山林农总收入水平高是因为其经济林收入较高,占林农总收入的90.42%,可以说因为武夷山林农主要收入来源于经济林,而经济林售价较高,大大提高了武夷山的林业生产性收入。仙游用材林创收56.2万元,可能是因为当地木材加工业发达所带来的红利;长泰的林农收入主要也是通过经济林带动,其经济林收入以77.8万元位居第三,永安发挥竹林资源禀赋优势,通过竹林创收81.1万元,在10地市中排名第一,上述情况均和现实情况相吻合。总体来看,各地区林农生产性收入中,财政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涉林打工收入和森林生态旅游带来的收入占比较少,这是因为一方面是从上文分析可知林农年纪普遍较大,身体素质已无法支撑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另一方面是福建森林旅游、生态林业的发展较为滞后,第三产业为林农带来的优惠和福利仍有待加强。

表5 2015年福建分地区林农分类型收入情况(单位:万元)

从支出方面看,化肥农业占林农林业生产经营性支出的主要部分,支出266.56元,占比35.54%;其次是雇佣劳动力支出,支出金额为215.98万元,占比28.79%,侧面说明当前福建林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严峻;税费支出最少,仅4.62万元,占比0.62%,说明林农有切实享受到林业政策的红利。详见表6。

表6 2015年份类型林业生产经营性支出情况(单位:万元)

分地区看,去年仙游的总体林业生产经营性支出费用最高,达239.68万元,其次是长泰(162.17万元),武夷山以121.89万元位居第三,尤溪、政和、屏南和建瓯的林业经营性支出费用位于15万元至30万元之间。

图2 2015年福建分地区林业生产经营性支出

仙游林业生产经营性支出费用最高是因为劳动力成本较高和需求量较大,由于仙游县的木材加工业十分发达,部分林农已经逐步从原材料生产如红木、杉木等上游生产环节向木材加工、销售等下游产业转移,因此在其他方面的费用支出较多,达104万元,占总支出43.39%;同时考虑到从事林业生产的劳动力较少,而从事加工、销售的经营者需要雇佣劳动力来管理林场,在劳动力供小于求的情况下,仙游的劳动力价格上升。2015年在雇佣劳动力支出方面的费用为61.25万元,占总支出的25.55%。长泰林业生产经营费用支出主要是化肥农药,从上文分析可知,长泰林农主要收入是经济林、家庭经营林地面积较大,即经济林是林农主要的收入来源,为提高生产效率,在化肥农药方面加大支出力度符合实际情况。和仙游类似,武夷山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大部分林农选择转向旅游业,同时又不愿意放弃林业经营权,因此在雇佣劳动力方面支出较高,达57.92万元,占总支出的47.51%,仅次于仙游。

表7 2015年福建分地区林业分类型生产经营性支出情况(单位:万元)

3. 总结

本研究通过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抽取福建省9个主要的林业生产地区,通过入户访谈的方式,共收集到有效问卷413份。经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总结,发现影响福建省林业发展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林业劳动力高龄化严重,人才严重匮乏。福建省林业劳动力中,50岁以上的林农占57.14%,高中及以上学历仅占21.33%。高龄化和低素质的林业经营主体成为制约林业发展的瓶颈,由于自身条件限制,林农在林业生产技术运用、林权抵押贷款申请、林产品销售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培育“懂林业,爱林业”的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是林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应积极引导本地大学生回流,为当地林业注入鲜活血液。定期举办林业科技进村入户活动,邀请林业科技特派员到基层讲授先进的营林造林技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2)林业收入以经济林为主,涉林第三产业发展较为滞后。经济林收入占林农总收入的53.42%,说明目前福建省的经济林是带动林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森林生态旅游仅占0.73%,说明福建省在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方面还不够深入。如今,旅游业以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等优势,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的新动能。对于森林资源丰富的区域,可充分发挥本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挖掘当地特色文化,打造特色民俗文化与优质旅游资源相结合的旅游产品。对于不适于开发旅游业的偏远山区,应积极引进经济价值高的经济林作物,提高林农收入水平。

(3)生产方式较为粗放,产品附加值低。受访林农的造林和营林意愿较低,大部分高龄林农缺乏造林能力和资金,林木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在林农的生产经营性支出中,化肥农药支出占35.54%,化肥农药主要用于经济林,如茶叶、锥栗等经济林。在生产技术有限的情况下,林农通过增加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来提高产量。但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有农药残留的林产品难以提高附加价值。因此,必需改变林业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密集型转变,生产无污染、安全优质的产品,提高投入产出比。

猜你喜欢

仙游长泰经济林
敦煌秀
经济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浅谈生态环境建设中经济林发展现状和趋势
厚朴经济林促发展
仙游百松村劲摇“清风”
辩护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的教学方法研究
悼念张希九诗友
马长泰楹联艺术全国研讨会剪影
浅析经济林中生物灾害的防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