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语文活动设计

2018-06-10徐萍萍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18期
关键词:春景春江苏轼

徐萍萍

【设计突破】

查尔斯·赫梅尔在《今日的教育为了明天的世界》中指出,在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已经过时、百科全书比老人老得还快的大变革时代里,教师再也不能仅限于传授知识,而需要“唤醒不被知晓或沉睡中的能力,使得每个人都能分享到人们完全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幸福”。因此,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将学习任务转化为学生的自我需求,真正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成为本次语文活动的设计原则。

本次活动课围绕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构建语文学习活动实践平台,着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活动分为三大板块:诵春、寻春、赞春。让学生积累春天的古诗词;并踏上寻春之旅,用相机记录春景;再给相片配上文字;最后选取喜欢的几处春景,组合构成一篇完整的赞春作文。

【活动目标】

1.通过背诵春之古诗,从文学角度感知春天;

2.通过寻找身边春天,从现实角度感受春天;

3.通过抒怀我的春天,从写作角度感悟春天。

【课时安排】5课时+课余时间

【活动过程】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儿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春夏秋冬,各具魅力,皆是人间好时节。在阳春三月,我针对初一学生,组织开展了“我和春天有個约会”语文活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板块:

一、诵春---觅得春天文墨中

春天,自古以来便是文人雅士抒怀吟咏的对象。古诗词,用词典雅,语言凝练,意味深远,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与才情。我发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 “春之古诗词”。经过筛选后,我整理印发了下列诗词:《春雪》(唐·韩愈)、《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春日》(宋·朱熹)、《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题都城南庄》(唐·崔护 )、《晚春(唐·韩愈)、《忆江南》(唐·白居易)、《破阵子·春景》(宋·晏殊 )、《蝶恋花·春景》(宋·苏轼)、《浣溪沙》(宋·苏轼)。节选学案如下: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蒌蒿(lóu hāo) 河豚(tún)

题解:这是一首题画诗。惠崇是宋朝著名的画家、僧人,他能诗善画,特别是画鹅、雁、鹭鸶、小景尤为拿手。《春江晚景》是他的名作。苏轼根据画意,妙笔生花,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

译文:竹林外三两枝桃花已悄然开放,最先察觉到春江的水暖肯定是鸭子。蒌蒿遍地,芦笋也开始抽芽。此时河豚也正是逆流而上游。

我让学生每天背诵一首诗,阅读背景、译文,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题。待全部诗词背诵完毕,我集中一节课进行“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古诗词大会。我利用初一学生小组凝聚力强的特点,展开小组竞赛,竞赛题目主要以整首诗和上下句背诵为主,辅之对诗句的理解。在小组PK的同时,我会随机点拨学生自学理解不到位的词句,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收获了古诗词知识。

“诵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丰富了语言积累。学生们从文人墨客的文字中感受到早春、仲春、晚春不同的春景,他们开始关注自己所处的春天。

二、寻春---红杏枝头春意闹

我班孙凡雅同学对校园里的玉兰花情有独钟。她这样写道:校园里的玉兰花开了。放眼望去,高高的树上朵朵洁白的花交叉在枝干之间。盛开的玉兰像一位衣炔飘飘的白衣仙子,含苞待放的玉兰像盛满了美酒的杯盏。“素面粉黛浓,玉盏擎碧空,何须琼浆液,醉倒赏花翁。”玉兰花,这是春的馈赠。

有一位男同学这样写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当春雨过后,我那颗不甘寂寞的心就飞出去了。小区的大树上,我发现一只小蜗牛,它吸食了春天的琼浆后便开始一步一步往上爬。春天到了,连小蜗牛也来凑热闹啦!

语文课上先组织小组交流,每个小组成员依次阅读组内成员的学案,推选出优秀者代表小组进行班级展示。班级展示时借助实物投影,边展示图片边讲解。我依据学生的表达,点拨了写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按照一定顺序,从多种感官写景,恰当运用修辞。

寻找春天让初一的学生感受到生命自然的美好,美文绘春让古诗词学以致用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小组交流、班级展示让学生资源共享丰富了作文素材。

三、赞春---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自清先生的《春》出现在鲁教版六上语文第三单元,我认为这是一篇谋篇布局极佳的文章,在写作方面给初一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范本。我重点和学生回顾了《春》的结构总分总,内容上选取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几幅图画,按照一定顺序组合在一起表现春天。由于之前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作文素材,由此水到渠成进入第三个活动板块“我和春天有个约会”——赞春。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语文实践。本次语文活动我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精神,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从单一走向多元,三大活动板块很好地搭建了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让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中先积累后表达,在语文学习中浸润传统文化,在语文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春景春江苏轼
春景
鹿泉岸下石窑小镇
乡居春晓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春景
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上行
苏轼吟诗赴宴
罗晨依??《春江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