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面前,父母该如何玩手机

2018-06-10顾军郝梦夷

现代妇女 2018年6期
关键词:吴国爸妈小孩

顾军 郝梦夷

陪孩子还是陪手机?这已经成为一个全球的普遍问题。美国密歇根大学和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一篇研究报告,被认为是对父母来说最重要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发现,父母在与孩子一起进餐、游戏、聊天、运动时看手机和平板电脑越多,孩子越容易出现行为问题,如过度敏感、性急、多动、爱抱怨等。

有家长以为,只要人在孩子身边就是陪伴,其實那仅仅只能算是“陪着”,根本没有投入完全的精力去和孩子相处,更谈不上了解孩子,怎么能够理解孩子、给予他心灵上的支持呢?父母在身边,却又那么遥远。一个夸张的词汇“手机孤儿”就描绘了这样的窘境。

“爸妈天天玩手机,小孩天天手握笔。爸妈天天把头低,小孩天天把题思。”前一阵,朋友圈曾热传合肥小学生写的一首打油诗。诗里,小学四年级女孩对“手机控”父母颇为不满,语言虽然稚嫩,但情感真实得令人心酸。

国内首份《家庭亲子关系报告》显示,如果父母不与孩子进行足够的交流,孩子很容易出现“缺爱”症状,孩子的人际关系以及思考能力都会受到影响。“缺爱”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有教育专家也一针见血地提出,父母在陪伴孩子时玩手机其实是一种“冷暴力”,孩子被忽略后,可能以哭闹、砸东西等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也可能用玩手机、打游戏等方式来自娱。

对此,专家表示,导致孩子产生不良情绪的不是手机这个介质,而是忽略本身。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副主任吴国宏表示,具体到手机对亲子时间的“入侵”,其实,家长可选择与孩子商量:“妈妈需要半小时的工作或娱乐时间,你能接受吗?”设定好时间、界限,又能平等沟通,即使使用手机也能得到孩子的认可。

至于孩子玩手机,吴国宏认为“年龄越小,玩手机的时间要越短,小学一年级每天接触手机控制在半小时以内,分两次实行。等到孩子在初三或高中阶段,可以给他一部手机,在父母监管下,让他健康、积极、主动地用手机,才会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反之,父母严防死守,等孩子到大学阶段就有可能如脱缰野马,全面失控。

猜你喜欢

吴国爸妈小孩
三十六计第十九计:釜底抽薪
吴国平
云小孩(上)
懒小孩
伙伴,爸妈叫你吃饭啦
小熊当当和爸妈爸妈玩
我爱爸妈
一所学校 一名老师 一辈子坚守
绝对小孩
绝对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