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优秀传统文化思想 有效落实地理学科人文素养

2018-06-09龙海英

基础教育参考 2018年4期
关键词:人文学科传统

龙海英,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贵州省高中骨干教师,黔东南州高中地理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凯里市首批“市管专家”。曾在全州地理教学技能比赛中获高中组一等奖。主持了国家级课题的子课题“传统国学中道德元素的收集与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苗侗音乐)校园传承”的研究,是国家级课题的子课题“高中家长学校课程设置研究”以及贵州省名校长专项课题的主要研究者。有十余篇论文在国家和省级刊物发表并获奖。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6年9月13日,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主体的近百名专家学者组成的联合课题组经研究提出了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正式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总体框架中明确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而且特别强调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在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作为人存在的根和魂的文化基础对人终身发展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笔者就如何将人文素养落实在具体学科之中,并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做了一些思考与探索,在此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对高中地理学科人文素养的理解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引发了各学段各学科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如何将素养的整体框架内化到学科育人层面,提炼为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地理学界也不例外,如东北师范大学的王向东博士把地理学科素养概括为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技术素养;汤国荣强调,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人地协调观、环境伦理观、科学的人口观和资源观,并运用正确的“人地观念”审视人类自身的各项活动,关注人类的命运和人类的终极价值,使学生成为对环境、对未来有强烈责任感的现代公民;牛超和刘玉振提到“地理核心素养是指地理学科中那些更为关注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等等。

综合不同学者的学术观点,笔者认为,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和谐共生的理念是高中地理学科中人文素养的主要元素,也是中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教育的历史可以发现:青少年时期形成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直接关系到他们未来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如何自主发展,不但会影响他们作为个体的每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和幸福指数,也会影响他们作为社会人的整个未来社会的发展。而高中阶段正是一个人形成以上“三观”的关键时期,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响应了这个时代的教育主题,也是地理学科教育的终极追求。

二、在地理学科中

渗透传统文化符合时代的要求

1988年 7月1日,澳大利亚《堪培拉时报》刊登了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的联名倡议,其中提到: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多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这个倡议的提出点燃了整个世界研究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圣火,接下来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纷纷成立,各国通过这一平台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的洗礼。据统计,国学热也在国内各行各业的不同层面不断升温。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也提出,要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十九大报告中又明确要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很多公开场合多次强调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建设、民族存亡、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传统经典文化中那些流传至今的积极思想,在校园中正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传承与发展。因此,将传统文化整合于具体学科之中,不仅是对传统文化在学校中传承的落实,也是学科思想教育的目标,更是时代的要求。

三、地理学科人文素养

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交集

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思想,如自然地理中的国家疆域、国家资源,人文地理中的民族、文化、宗教、经济、旅游、人地关系等。学生通过对自然地理的认知并与人文地理的链接,产生了“人对自然的基本态度”“人對发展的态度”“国民对家国的情怀”等学科思想,而以此形成的道德观和责任担当精神,也是我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寻找二者的统一与交集,有利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见表1)。

四、结合优秀传统文化,

有效落实地理学科人文素养

现阶段,由于人文素养的落实还缺乏完整的考评体系和评价指标,使课堂教学存在“重科学、轻人文”“重技能、轻思想”的现象。鉴于此,在教学中要大力挖掘具体学科中的思想素材,丰富学科思想的内涵,并整合优秀传统文化,将人文素养渗透于相应的教学环节,以提升思想教育的效能。为此,可以进行以下尝试。

1.链接传统故事,培养家国情怀

在地理教学中,很多看似陈旧的内容,经过教师对相关故事的链接、精彩的演说以及情绪的渲染等,会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而富有活力。比如,在讲解国家领土和邻国时,教师可引入古代英雄人物驻守边疆、爱国将士英勇救国、在国家危难之时舍身成仁的故事,列举历史上由于领土争端、国家动荡而给国民生活带来的艰辛,以此比对当今世界中某些国家由于局势不稳而使国民流离失所的悲哀,让学生意识到祖国繁荣昌盛所带来的安乐和幸福感,并从中深刻体会保持国家繁荣与稳定的重要性,理解“家是国的家”与“国是家的国”所表达的家国关系。教师还可讲述历史上为了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而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人物的事迹,和那些不远千里的“和亲”故事,让学生感受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艰辛与来之不易,感受那些历史人物舍己为国的悲壮气概,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爱国情怀。又如,在“地球运动”的教学中,适当补充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二十四节气以及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也会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2.创新课堂模式,培养担当精神

以讲授为主的地理课堂已经暴露出种种弊端,而立足于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培养而开发的新型课堂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认可和推崇。如今,创设教学情景,构建探究式、合作式的课堂模式已成为创新课堂的主流,分组合作与探究式学习也已成为新型课堂的重要形式。教师在组织和参与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入《论语》中“礼之用,和为贵”和《中庸》中“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的思想,并引导学生将其落实在行动中,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帮助他们养成协同前行、博爱包容、求同存异的品质。而要达成新型的课堂教学目标,就要敢于把课堂交给学生。这样一来,必然要制定小组管理制度,为构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协同关系提供保障,让学科小组长(可由学生轮流担任)在“和为贵”的氛围中敢于担当、志存高远,以培养学生的荣辱观和使命感以及时代的担当精神。

3.丰富课堂形式,培养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新一轮课程改革,带动了课堂模式的变革,也使中学课程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成为中学地理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地理教学中,要使地方课程开展得有声有色,必须丰富课堂形式。如带领学生走进附近的乡间,走进大自然,通过实地考察当地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危害,体会身边的生态危机;也可开展主题演讲和主题辩论,让学生通过当前生态状况所带来危害的切身体会,结合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反思当前人们的社会行为;也可结合学科特点开办“传统文化与人地协调观”的系列讲座,通过讲解儒家思想中人与自然的和谐观、道家对自然的崇尚与敬畏观、佛家的因果轮回观,让学生领悟古代流传下来的深远智慧,感受可持续发展观的文化根基,感受人与其他物种和谐共生理念的依据,从而相信人与自然界万物共生共存才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以这种方式,让学生通过体验与感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进而在这种价值观的引领下成长为社会人,并表现出良好的社会行为,达成地理教育的终极追求。

落實地理学科人文素养的渠道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不拘一格,借助各种有效的教学活动,多角度地渗透人文素养教育。如在校外实践考察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对家乡发展的了解,培养家国情怀;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实现过去历史场景的再现,再与经典史实相结合,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等。

总之,通过地理学科知识与传统文化的巧妙嫁接,不但能提高课堂的丰富性和趣味性,更能促进地理人文素养的落实。当然,在传统文化中,由于时过境迁和历史发展的局限性,难免会有不宜为今所用的观点和糟粕。对此,教师要以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思想,将传统文化中适合现代发展的精髓融合于学科教学,使其能够古为今用,从而提升传统文化的时代生命力,将人文素养的培养落实在学科教学中。

(责任编辑 郭向和)

猜你喜欢

人文学科传统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少年力斗传统
人文社科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