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研究中心助力泰国4.0战略
2018-06-09孙广勇
本报驻泰国特派记者 孙广勇
泰国商务部日前举办“2018年稻米大奖”颁奖典礼,荣获表彰的是在大米食品创新开发领域中做出过突出业绩的“高手”,以鼓励民众开发大米的商业价值。泰国大米在全球大米出口市场上的份额约占20%,年出口量保持在1000万吨左右,曾多年位居全球大米出口第一。据统计,2017年泰国大米种植面积6931万莱(1莱约合2.4亩),占全国农业用地的46%,从事水稻生产的农户有416万户,占农业总户数的65%。泰国对水稻科研十分重视,始终把优质水稻品种的选育放在农业工作的首位。1983年泰国成立了直属农业与合作社部的全国性水稻研究所,并在全国77个府设有28个大米研究中心。在泰国东北部9个大米研究中心里,廊开府大米研究中心是最大的。
进入廊开府大米研究中心,绿油油的稻田立刻吸引了《环球时报》记者。整齐的稻谷长得挺拔有力,看不到任何害虫,几十天后将结出沉甸甸的谷穗。每块稻田旁都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稻谷的品种、特性和种植方法。通过这些稻米试验田,研究中心在试验种植的基础上,不断推出优质新品种,淘汰退化品种。“研究中心负责大米研究、品种培育和技术传播三大任务,”廊开府大米研究中心主任威拉萨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大学毕业后就从事大米研究培育,至今已经30多年。长期在农田工作,“我的脸已经不能再黑了,”他风趣地说。
为防止品质退化,大米研究中心不断生产原种提供给推广部门和农民,确保每2 —3 年更新一次。“新品种不仅要在品质、口感上有所提高, 还要有更强的应对气候、病虫害能力。如廊开府大米研究中心研发的18 号就是由口感好的品种和抗病虫能力强的品种结合改良而成的, 20 号更抗旱、22 号成长更快,”威拉萨说,每个新品种从研发到完善成熟需要近20 年时间,新品种只有经过农业与合作社部专设的大米厅认可后,才能推广种植。廊开府大米研究中心研发的品种都是适宜东北部种植的糯米,当地70%的稻田种植糯米。
《环球时报》记者6 月5 日来到廊开府大米研究中心采访时,正值泰国的“国家大米日”。当天,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在全国举办“推广先进大米种植技术”活动。当日,廊开府大米研究中心也举办技术推广活动,东北地区的政府机构以及数千农民参加。活动上展示的种植新技术涉及耕作栽培、植保、土壤肥料、农业机械等,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农户前来参观。
在廊开府大米研究中心,还设有农民服务中心,向当地农民传授大米种植技术,以提升产量和质量。塔波县农户萨尼自豪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是村里合作社的主席,几十户农民组成了合作社,种植上千莱水稻,政府给予种子、防治病虫等方面的支持。农户投入少了、产量却高了,靠的就是现代种植技术,我每月都来这里学习新知识。”萨尼说的合作社就是“大块田地种植计划”。由于泰国大米种植多以小规模种植为主,缺乏规模经济效益,泰国政府努力推广该计划,实施规模化经营、增产提效。在廊开府萨开县,大块田地种植实现成本降低22%,而产量增加23%。
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常务次长塔尼告诉记者,为响应泰国4.0战略,农业部门将新发明和现代科技运用于农业,包括信息研究、确定种植计划,以及在整个供应链有效管理农产品等方面。为保障品质、促进出口,泰国制定了稻米生产国家中最为复杂和详细的标准,涉及白米、糙米、糯米和蒸煮米等。同时,依据含碎率、杂色粒等20多个指标将不同类型的大米分成不同等级,并将品种标准与产品标准紧密结合,用产品标准来培育品牌优质米,引导市场销售。泰国还设立了一整套质量检验规程,出口大米必须经过专门的稻米监察委员会检查。
2017年泰国农业收入增长5.3%,泰国农业经济办公室秘书长威纳洛告诉记者,“这都是通过不断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农产品质量,利用新技术降低成本、增加产量实现的。”2017年泰国大米出口量1148万吨,低于印度位居全球第二位。今年1-4月泰国大米出口居世界首位。“2018年,泰国有望重夺全球第一,”塔尼自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