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痛经的常见原因
2018-06-09
痛经的原因有很多,医学上分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原发性痛经是指盆腔的器官没有病变的痛经,常见于年轻未婚女性,一般在婚后消失。若盆腔器官发生病变导致的痛经则是继发性痛经,其中最常见的是子宫腺肌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腺肌症,一个让很多女性头痛的问题。
正常子宫自内向外分为三层:内膜层、肌层、浆膜层,其中内膜层可随月经周期发生周期性脱落。子宫腺肌症是子宫内膜(包括内膜腺体和间质细胞)侵入子宫肌层病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子宫腺肌症病因不清楚,有可能是和子宫内膜的损伤如刮宫、剖宫产等有关,也和高雌激素血症、病毒感染、遗传等相关。
子宫腺肌症多见于35~45岁的中年妇女。近年来,由于环境因素导致外源性雌激素暴露、宫腔手术操作增多等因素,子宫腺肌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有年轻化的趋势,20多岁的患者也不少见。
患者主要表现为重度的痛经,痛经有可能没有任何原因开始,也有可能在某次宫腔手术以后出现,而且一次比一次剧烈,常以月经第二、三天尤为明显。有些患者的痛经甚至从月经前几天一直持续到月经后数天,痛经发作期间患者自觉腰骶部疼痛、不适、下腹部痉挛痛等,有时候需要暂停工作,甚至卧床休息、局部敷热水袋止痛,严重者需要服用止痛药物,痛经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此外,患者还会出现月经量过多和月经周期紊乱的情况。
腺肌症导致的痛经和不孕往往难以处理,目前在治疗上也比较棘手。
子宫切除是最为有效而彻底的治疗方法,可以避免腺肌症复发。但是否要行子宫切除术,还得视病情和患者的年龄和要求而定。轻症的患者,年轻患者或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以及要求保留子宫提高生活质量的患者,可先选择保守治疗。
子宫腺肌症的保守手术包括子宫内膜切除术及子宫腺肌症剔除术,由于子宫腺肌症病变广泛且与正常肌层无明显界限,保守性手术一般难以切净或消除病灶,失败率或者复发率都比较高。
子宫腺肌症的药物有达那唑、孕三烯酮、达菲林或诺雷德等。达那唑或孕三烯酮用于治疗子宫腺肌症主要是缓解痛经症状,达菲林或诺雷德治疗可使患者闭经,有的病人痛经症状消失,子宫体积也缩小了。
值得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只是暂时性的,且药物治疗多有副反应,主要有体重增加、乳房缩小、痤疮、皮脂增加、多毛、声音改变、潮热、性欲减退、肌痛性痉挛、潮热、多汗、阴道干燥,尤其可使骨密度降低等。
子宫腺肌症的介入治疗,指通过栓塞子宫内病灶的供血动脉,使子宫内的病灶坏死、吸收、萎缩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具体做法是在患者一侧大腿的根部切一米粒大小的小孔,将特制的导管插到病灶的供血动脉,而后应用可降解的栓塞剂栓塞病灶的动脉,使病灶因缺血缺氧坏死,不损伤正常子宫。治疗后患者的痛经、月经过多等症状大多数均缓解和消失。
介入治疗较少损伤或不损伤正常器官,具有手术切口小、治疗时间短、术后反应轻、恢复速度快、心理创伤少的优点。经数十年大量的病例研究表明:子宫腺肌病介入治疗的中远期临床有效率达90%以上,并且使25%因不孕症而就诊的患者介入治疗后能自然受孕。副反应有疼痛、发热、感染等,但这些出现的比例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