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进宪法意义重大

2018-06-09陈向国

节能与环保 2018年5期
关键词:历程宪法环境保护

记者:我国很早就重视生态环保问题,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重视的程度与日俱增——在生态文明建设进党章之后,又快马加鞭进入到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之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生态文明进宪法表明了什么?

钟茂初:这个问题,可以从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历史进程的视角来认识。如同国际上可持续发展从认识到行动的发展历程,随着工业化进程,人类经济活动在无限增长、自然资源可预见耗竭、生态环境日益劣化等压力下,逐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思想。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为分界,1992年之前,出现了《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和《我们共同的未来》等引起全球关注环境问题的认识,1992年之后逐步转化为全球共同行动,之后才有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国际合作协定。

与之相对应,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则经历从环保事业开端到加快绿色发展行动,进一步进入到生态文明制度化的发展历程。1972年我国参加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1973年出台《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文件;197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1992年参加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1994年发布《中国21世纪议程》,是环境保护事业的开端;2003年提出科学发展观,包括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相关内容;2008年环境保护部成立;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包括绿色发展的新发展理念,这个时期是加快绿色行动的历程;2017年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了党章;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表决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位列其中。由此表明,中国进入了生态文明制度化的发展新历程。

记者:生态文明建设进宪法意义何在?

钟茂初:如同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奋斗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的重要意义在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生态文明理念,体现为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体现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并将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此次宪法修正案,除增写了“生态文明建设”之外,还增写了“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内容。这表明,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社会、人民共同的价值观、发展观和长远目标。

此外,此次宪法修正案,还有一个重要意义——那就是增写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容,推动全球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是其重要内涵。由此也表明,生态文明建设还是我国推动构建国际经济社会新秩序的重要准则。中国作为第一个将生态文明论述纳入宪法的国家,作为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致力于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以及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负责任大国,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表达,积极有为地应对工业化阶段高速增长累积形成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理念普及和制度构建,确立其在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引领示范作用。

猜你喜欢

历程宪法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百年大党壮阔历程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百年大党壮阔历程 《百色起义》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宪法伴我们成长
《宪法伴我们成长》
尊崇宪法 维护宪法 恪守宪法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