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左派思潮在中国传播及影响
2018-06-08刘磊
刘磊
【摘 要】新左派思想是在国际全球化和中国真实社会文化环境中产生的,新左派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系统的理论体系,它不承认斯大林主义。大多数倡导科学社会主义,反对君主制,文化垄断,经济和政治专政,新一代社会虚无主义“左翼”,同时不支持并且反对自由主义。新左派思想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时代背景。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新左派思想来解决一些社会现实问题。
【关键词】新左派思想;传播;影响;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I206.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5-0226-01
一、新左派思潮的传播
关于新左派的界定,一些知名学者认为新左派的理论是以西方左派的思想为基础的,以平等公正作为新左派的首要核心价值,把中国走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市场经济问题归结于社会失范与社会分层化的问题,也可以理解为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具体体现,新左派学者想要以平均社会主义作为解决中国突出问题的社会思潮。随着八十年代末中国思想界的分化,新左派思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段时间内众说纷纭,文化形式变得有些复杂,思想的产生逐渐趋于多种形式。新左派思潮与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全球化等社会思潮产生的过程相似度很高,西方新左派思潮对它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相比对照,中国新左派较西方新左派发展的时间比较晚。中国新左派的出现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而它真正得到关注,并开始发展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二、“新左派”思潮传播的阶段
新左派的形成是伴随着中国知识界的兴起,新左派的传播过程可以归纳为四个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新左派进入了第一个历史阶段,强调以宏观调控制约资本主义,这一阶段主要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消除市场神话及面对经济、自由放任无拘束等问题,强调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扩大政治经济民主的重要性。1997年新左派思潮进入了第二阶段,他们对全球下的中国处境部分问题和中国语境下的文化复杂问题、差异问题已进行了提出与探讨,这一阶段新左派思想逐渐开始变得成熟,思想开始变得丰富,对反省现代性问题提出了初步的探讨,结论是其重要的理论成果。[1]第三个发展阶段是从2003年开始的,许多学者从书中的理论逐渐走到实践中去,这个时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变得越来越丰富,重要的观点思想由各种主义的辩论,上升到更加具体的问题上,同时也在思想界产生了一定积极的影响,从此新左派进入实践期。第四个阶段新左派发展是从2012年到今天,这一时期新左派由于缺陷,导致其理论不完整,并在社会实践中产生了一种消极恶劣的影响,这一时期是新左派进入反思时期,新左派学者一时间退出社会舞台。
三、新左派思潮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一)新左派在中国所产生的社会危害
首先,新左派在我国犯了教条主义,它对中国国情出现了严重的判断失误。特别是对中国政治的实际问题产生了误解。它试图想用西方的思想去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新左派尝试用后现代主义来解释中国发展问题,但是却忘记了后现代主义的是在高度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膨胀时期而提出来的,中国环境下所产生的问题,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思路方法应对。而新左派不根据实际情况用西方的理论想要解决中国的情况,结果必然會产生巨大的偏差。[2]
(二)新左派思潮所产生的社会价值
第一,新左派发展趋势实际上是对社会现实中所产生的反应。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一种反应。新左派的出现是时代的必然产物,它是时代的象征,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因为没有成熟的理论指导,加上越来越突出的社会分层,经济差异化和许多社会不公正的因素越来越严重,在这个现实环境中,新左派的诞生更是激发了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得他们对国家发展和未来变化更加关心。
第二,新左派的出现已经能够说明,中国已经向民主多元化方向又迈出关键重要的一步。上世纪九十年代,新左派与自由主义之间的对抗更为突出,一个国家民族要想真正地发展进步,文化必须自信同时要多元化发展,要勇于接受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只有不同的思想发生剧烈的交织,才能创造出不同的思想活力,中国文明在不断进步,只有民主文化包容着不同的文化,这样才会产生强大支持力,使得国家经济迅速提升。[4]
(三)“新左派”思潮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
在今天的中国,对市场经济关系中出现的各种不公现象,新左派作为一种批判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从思想多元化的角度来看,他们的观点如果趋于缓和,他们会对贫富两极分化和市场竞争造成的无序化起到一种稳定平衡效果。新左派能够从侧面去反映弱势群体的苦衷和声音,他们最希望看到的是社会没有不公平的现场出现,他们渴望平等,而不是自由。
参考文献:
[1]樊瀚文.中国当代新左派思想批判[D].黑龙江大学,2013.
[2]谢岳.“新左派”与自由主义的政治学之争[J].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3]王淼,杜昊婧.试论中国的新左派思潮[J].中国校外教育,2014,(15):32.
[4]司宜林.警惕“新左派”思潮[J].学习札记,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