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改革中教师主体地位的转变
2018-06-08崔新平
崔新平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推动下,我国教育部门全力对各项科目实施改革与创新,深化以人为本管理理念,转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音乐课程作为我国各阶段教学工作中的基础内容,对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本文将音乐教学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音乐教学改革中教师主体地位转变情况。
【关键词】音乐教学改革;教师主体地位;转变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5-0172-01
一、我国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的主体地位
从我国传统音乐教学发展情况来看,“灌输-训练”是音乐教师所使用的一种固有的教学方法,教师将自己所掌握的各项音乐知识与技能,按照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将知识与技能逐一传授给学生,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复制性记忆,整个学习过程学生缺乏分析意识与思考意识,教师占据教学课堂的权威地位,对课程教学知识与技能进行全权操控,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受到教师的压制与管理,被动接受知识,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开展机械式音乐训练活动。因此,从我国传统音乐教育形式来看,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教师全权主导教学课堂,成为音乐教学活动的“主宰”,严重降低学生对音乐课程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制约学生自主性学习意识、合作性学习意识、探究性学习意识的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无法得到有效开发与培养。
另外,这种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教师占据教学主体地位,其教学内容主要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安排,并没有切实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发展需求,无法落实因材施教,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
二、新课程改革理念下音樂教学中教师教学位置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化,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纳入实际教学目标中,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音乐学习方法,拥有一个完整、系统的音乐学习过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教师应冲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成为音乐课堂学习的主人,知识与技能的探索者与发现者。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意识、合作性学习意识、探究性学习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及时发现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成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落实因材施教,提高学生音乐学习质量,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意识,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个性发展。
三、音乐教学改革中教师主导地位的转变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教学观念”是现代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只有转变教学观念,才能够打破传统师生之间的主导框架,将以人为本理念运用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构建“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积极调整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关系,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构建平等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成为音乐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二)转变教学方法。教师将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教学活动中。
“创设教学情境”是最常用的一种现代音乐教学方式,教师根据音乐教学内容,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等形式创设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有效融入到音乐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发现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能够善于发现、寻找社会生活中的音乐知识,懂得将所学的音乐知识与技能运用在社会生活中,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
“分层次教学”是落实因材施教的基本策略之一,教师根据学生对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对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与学习目标,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具有不同音乐学习能力的学生,均能够从课堂上获得知识,得到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改革中,教师主导地位的转变是现代化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需要教师冲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成为音乐课堂的主导者,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晔.山东省高考改革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方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2]赵维香.浅谈“新课改”在音乐教学中的实际操作[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四卷)[C].2013,1.
[3]张丽娟.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角色特征及其转变[J].艺术评鉴,2017,(20):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