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教育中美育的重要性
2018-06-08梁勇第
梁勇第
【摘 要】美育是通过审美教育、艺术教育、美学文化教育、情感教育等来提高学生们对客观“美”的认识,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并促使学生主动地去追求“美”、创造“美”。本文正是通过讨论美育与智育、美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探讨美育在高校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美育;素质教育;高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1-0206-01
一、美育与智育相辅相成
高校教学中,对学生智育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专业技能的传授、科学技术的掌握、业务素质的提高上。对科学技术的掌握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前提,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经历了无数次的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新甚至是技术革命。在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曾提出“科学救国”“科教兴国”的救国兴国论断,足以说明人们对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作用上的高度认可。同时,我们也要正视美育的重要性。早在两千多年前,便有“六艺”教育思想的提出。“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其中的“书”“数”当属智育的相关内容,而“乐”则重在美育。
美育与智育看似两个不相干的系统,前者重在发展、培养人自身的心灵,让自身有更高尚之情操,更完善之人格,更和美之心灵,而后者则更多的是注重科学知识的掌握,专业技能的培养,业务能力的提高。在当前的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智育不仅仅是侧重学生对知识学习并运用的能力培养,更多的是对学生思维的开发,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独立思辨的能力。正如《中共中央國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提到的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美育恰恰在这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决定》就明确提到“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反,当学生通过智育的培养,智力水平、思辨能力、独创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后,对“美”的感悟、理解、追求也会进一步得到提高与完善。“智力发达、意志坚强只有和审美能力完全结合才有可能实现完美的人格。”①
二、美育与德育相互渗透互为补充
与美育一样,德育是修身的教育,是对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培养。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美育是德育的附庸物,“无论中、西,在古代的传统教育中,美育都是附属于德性教育之内的”②。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徐干在其所著的《中论》之《艺纪》篇中说到:“艺者,所以事成德者也;德者,以道率身者也。艺者,德之枝叶也;德者,人之根干也。”认为德为“干”,艺为“枝”,是典型的美育为德育附庸物的观点。“六艺”的教育思想也是把“礼”,即道德礼教排在首位,“礼仪之邦”的美誉便是长期受封建礼教影响的产物。受此封建礼教的影响,在旧式教育中,美育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而在现代的教育体系中,美育绝不是德育的附庸物,而是与德育相互渗透互为补充的关系。
当前高校的德育教育主要是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培养。通过德育的培养,让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良好的道德品格。而美育则在德育的培养过程中起着相互渗透和补充的作用。美育的教学中,包含了教授学生对心灵美、自然美、人生美、世界美的认识与培养。让学生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提升。在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精神升华的美育教授中本身也蕴含着德育为人处事教育的相关内容。由此可见,美育与德育中的思想道德美的内涵相互渗透。因此,在高校美育的教授过程中便包含着德育的教育。如进行文学艺术的欣赏或是各种审美的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灵美得到了提升,修养得到了提高,其道德情感在此美育过程中得到了净化与提升,无形中道德水平也随之提高。所以高校的美育过程与德育是相互渗透、互为补充的关系。
三、美育与人格的完善
“美”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中,“美育”便是用“美”的原理教授人们去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古代文人感受美或发现美的方式通常是将自己融入到生活实践当中,正所谓美来源于生活。人们寄情于名山大川等自然物象中,以心感受山之博大、水之灵动。孔子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说。智者仁人通过“乐山”“乐水”及生活实践的体验,自然之美、艺术之美便在心中产生碰撞,从而使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到升华,人格也就变得更加完善。
《决定》中提到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素质教育”是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对科学知识、专业技能、业务能力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大学生人文情怀的教育。这其中完善人格的塑造、高尚情操的形成、人文修养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尤为关键,这都要通过美育来完善。在20世纪初,蔡元培提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③认为感情的陶养需要通过美育来培养。同时提出“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④按照蔡氏的说法,一个人感情的伟大与高尚,要通过对“美”的感受与认识,经美育的滋养方能得以实现。一个感情推动力薄弱的人,绝不是具有完善的人格或是高尚情操的人。所以,没有经过美育陶养的人,在个人修养及人格品位上是不健全的。足见美育对人格完善及修养提高的重要性。
注释:
①谭好哲.美育的意义——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发展史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49.
②谭好哲.美育的意义——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发展史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0.
③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六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599.
④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七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