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音乐教学中鉴赏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8-06-08姜娜
姜娜
【摘 要】近年来,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对幼儿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音乐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众所周知,每一个幼儿都具有对音乐的好奇心理,抓住幼儿时期,加强对幼儿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就目前幼儿音乐教学现状来看,很多幼儿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不高,并缺少相关的音乐教学经验,对音乐欣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提升幼儿音乐教学中欣赏能力的培养策略,希望能够帮助幼儿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学;鉴赏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1-0204-01
早在多年前,著名音乐家在其研究成果中强调“音乐教学的目的在于欣赏音乐。”在具体的幼儿音乐教学中,对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以及审美能力,让幼儿与创作者产生心灵方面的共鸣,进而调动幼儿精神上的愉悦感受,有利于更好地加深幼儿对音乐作品的感悟。与此同时,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充分把握幼儿年龄小以及认知水平较低的情况,因材施教,对幼儿进行正确引导,并结合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音乐情境,加强对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与塑造,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教学中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策略进行论述。
一、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
众所周知,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其对大自然以及社会生活了解十分有限,对事物感性层面的认识远远高于理性层面的思考。因此,在幼儿音乐教学中,要想提高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要抓住幼儿的强烈的好奇心理,从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入手,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以及对音乐的探索兴趣。此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也充满各种类型的声音,例如,脚步声、手链声、钢琴声,这些声音的频率时常发生变化。对于幼儿的音乐教学来讲,首先需要培养幼儿对这些不同风格音乐的鉴别能力,养成在日常生活中区分不同种类声音的习惯,并对表现优秀的幼儿进行适当鼓励,激发其内在对音乐欣赏的欲望,潜移默化提升幼儿的音乐欣赏水平。
二、创设音乐欣赏情境
近年来,情境教学法在教育领域被广泛采用,并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幼儿的音乐教学过程中,采用音乐情境教学法有助于帮助幼儿提升对音乐的敏感度,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由于幼儿通常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变化的事物、亮丽的色彩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由于他们的智力还未能发育成熟,这导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不能充分调动幼儿对音乐的学习热情,阻碍了他们音乐鉴赏能力的发展。而通过幼儿教师采用音乐情境教学方法,有助于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感同身受的体验,促进幼儿对音乐作品内涵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幼儿的鉴赏水平。与此同时,在情境教学模式下,幼儿对音乐作品的背景,以及风格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帮助幼儿建立了对音乐作品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了学习的质量,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所无法相比的。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对于幼儿来讲,能够充分调动其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打造一个生动、趣味的音乐课堂,对于提升幼儿的音乐学习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步伐,因此,音乐教师要善于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而推进音乐欣赏课堂朝向可持续方向发展。例如,音乐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故事的形式,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来创设音乐欣赏背景,在优美的音乐背景下,开展游戏活动,寓教于乐,并且鼓励幼儿通过肢体语言来对音乐的内涵进行诠释与表达,通过绘画作品明丽鲜艳的颜色,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帮助其对音乐产生情感。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是创作者内心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创作者的个人情绪。换言之,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应该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称,音乐是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生中的快乐源泉之一,能够陶冶人们的性情。鉴于此,音乐教师应该从生活中寻找音乐素材,让幼儿从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事物入手,对音乐有初步的感悟和认识,然后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创设一定的音乐欣赏情境,让幼儿与创作者的情感产生一定的共鸣。并善于使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以及具有吸引力的事物,来让幼儿对音乐欣赏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体验到音乐之美。
四、结语
本文以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创设音乐欣赏情境和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等三方面,对幼儿音乐教学中鉴赏能力的提升策略进行研究,还需要相关的专家学者从更多的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
参考文献:
[1]丁晓焕.浅析幼师音乐欣赏教学中幼儿形象思维能力的培養[J].人力资源管理,2017,(12):533-534.
[2]乙青.给音乐欣赏插上翅膀—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7,37(13):220-220.
[3]许辰.将游戏融入音乐教学—浅谈幼儿园音乐活动的游戏化[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7,(2):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