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三重伦理关系解读霍尔顿的迷失与回归

2018-06-08陈馨韵王影君

戏剧之家 2018年6期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回归

陈馨韵 王影君

【摘 要】《麦田里的守望者》讲述的是处于青春期的少年们成长中的仿徨与困惑。作为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笔下的经典人物,霍尔顿有其独特的魅力。他的身上既有时代的特征,也有每个处于青春期的少年所共有的烦恼,值得我们研究。本文以伦理批评为视角,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体现的人与自我、人与他者以及人与社会的伦理关系,探讨霍尔顿的迷失与回归。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伦理关系;迷失;回归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6-0194-02

《麦田里的守望者》讲述了一个青春期少年成长中的困惑与迷惘。霍尔顿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家境殷实。然而他对自己的生活并不满意。在第四次被学校开除后,他没有选择回家,而是在纽约街头流浪。在流浪的三天里,他看尽了人们腐败糜烂的生活,迫切地希望逃离。他去和妹妹菲芘告别,却被妹妹说动,放弃了离家出走的计划,选择回归家庭和社会。

“所谓伦理关系,就是在一定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由客观关系和主体意识构成、贯穿应然价值规定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朱海林,32)本文从伦理批评角度,探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人与自我、人与他者,以及人与社会的三重伦理关系,揭示了霍尔顿从迷失到回归的成长历程。

一、人与自我的伦理关系

伦理关系首先强调个体生命需求和价值的伦理思想意识,而人与自我的关系又是各种伦理关系中最深层的,也是最难探究的。“文学之所以会有揭示人性、人生的无限深广度,即在于人与自我关系的复杂性。”(李定清,44)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与自我的关系非常矛盾,从生理与心理、思维与行动这两方面体现了其成长过程中对自我的迷失。

小说开篇,主人公即以内心独白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其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的差距。“我那时 16 岁,现在 17 岁,可有时候我的行为举止却像13 岁。”

十六七岁的少年从生理上讲已经很成熟了,这个年纪的霍尔顿已经具备了一些成年人的特征,比如敏锐的观察力。他对室友斯特拉德莱出众的外表以及私下邋遢习惯的描述、对同学欧纳斯特的母亲仪态以及着装的描写,都体现了他细致的观察力。然而,霍尔顿的许多行为仍然幼稚得像个13岁的孩子。

离开学校的霍尔顿在纽约街头游荡,像成年人一样出入酒吧、夜总会,与成年女性攀谈,和女友萨丽约会。甚至在莫里斯询问他是否需要妓女时欣然同意。 但当妓女桑妮来到房间后,他又退缩了。当别人怀疑他的年龄时, 他竭力装出一副大人的样子,还给他们看自己的白发。流浪过程总是不由自主地报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家庭住址,屡屡忘记要隐藏身份。

霍尔顿非常讨厌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认为他们假模假式,非常虚伪,但自己又虚情假意,谎话连篇。比如, 霍尔顿的内心独白:“说来真是可怕。我哪怕是到铺子里买一份杂志,有人要是在路上见了我,问我上哪儿去,我也许会说去看歌剧……”在火车上遇见同学欧纳斯特的母亲,他一边在心里想着欧纳斯特的种种“混账”行为,一边又把他编成一个勤奋上进、谦逊有礼的好学生。

还有,在他看来,萨丽是天底下最虚伪做作的女子,他根本不喜欢她。但他又迷恋她的美色,和她约会。还在去戏院的路上,和萨丽在汽车里胡搞。

他非常痛恨电影, 但无事可做时又不得不去电影院消磨时间;他讨厌酒吧里粗俗的女人,却又与她们搭讪;他厌恶没有爱情的性关系,却又在寂寞中叫来了妓女。

生理与心理的矛盾使霍尔顿对自己没有明确的定位,不清楚自己究竟是个孩童,还是已经长大成人,导致行为举止怪异,处处矛盾。霍尔顿处在青春期这个特殊时期,思想并不成熟,他既厌恶成人的世界,又不断模仿他们;向往孩童世界,却又无法保持自己的纯真。他对自我没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内心还停留在孩童时代,却不得不面对成人的世界,这导致了他的迷失。

二、人与他者的伦理关系

人,总是以群体的形式存在的。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是通过一定角色和身份与他人进行交往而发生各种关系。在霍尔顿的成长以及三天的流浪过程中,与人的交往都是重中之重。然而,霍尔顿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他并不清楚应该如何与人相处。

在潘西,男生们都组建自己的小团体,然而霍尔顿没有加入任何一个团体。他这样评价他们:“你一辈子再也没见过这么多卑鄙的家伙。”他不屑与他们为伍,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

霍尔顿与室友的关系也很不好。他的室友斯特拉德莱塔是个富二代,为人傲慢,自高自大。因为作文写得不合心意,骂霍尔顿“怪不得要把你开除出去”“要你干的事没有一样是好好照着干的”,霍尔顿愤怒地撕掉了他的作文本,还因为琴的事与他大打出手。霍尔顿认为隔壁寝室的阿克莱“个人习惯十分邋遢”,完全不懂察言观色,却又不得不继续与他为伍,甚至在与室友打架之后,离开学校之前,只有阿克莱可以跟他说说话,由此可见他的人际关系非常差。

霍尔顿也不清楚如何处理与女性的关系。当他去酒吧与几个穿着粗俗、相貌丑陋的女性搭讪时,屡屡不得要领。每当他想与她们说话时,她们的注意力总在明星上,对他的话题毫无兴趣,不愿搭理他。他也觉得非常无趣。霍尔顿约女友萨丽出来玩,问她是否觉得“腻烦透顶”,甚至让萨丽跟他一起逃走。被萨丽拒绝后说她“真是讨人厌极了”,气哭了萨丽后自己逃走了。

另外,霍爾顿两次试图与出租车司机攀谈,司机都觉得他的话题非常莫名其妙,无法谈下去。他和在洗手间里遇见的金发男孩搭话,对方礼貌性回了几句话后一言不发离开了。由此可见,他也无法与陌生人交流。

无论是与同学、女性还是与陌生人的交流,都以失败告终。除了妹妹菲芘,霍尔顿与其他人的关系都很紧张,完全无法相处。这导致了他内心的烦恼无处倾诉,无人开解,因此越积越多,最终迷失自我,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只能用逃离来掩饰内心的寂寞与迷惘。

三、人与社会的伦理关系

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刚刚赢得了二战的胜利,成为了一个政治、经济和军事大国,《麦田里的守望者》正是诞生于这个时代。在这个时代下,除了经济的飞速增长,人们的精神生活一片荒芜。霍尔顿在纽约街头流浪,“纽约”就成了一种象征,象征着经济飞速增长的美国,象征着工业社会下人与之间关系的异化,人们的精神生活变得一片荒芜。

生活在纽约的安多里尼先生端着酒杯,高谈阔论,为了金钱而娶了一个比自己约莫大60岁的女人。霍尔顿的父亲变成了“挣许许多多钱,打高尔夫,打桥牌,买汽车,喝马提尼酒,摆臭架子”的人。霍尔顿的兄长象征着理想主义在纽约的幻灭,象征着人在后工业体制下的精神异化,他颇有才华,可是为了金钱宁愿去好莱坞写低级剧本。

对于适应了“纽约”这座城市主流生活的人来说,生活是一场比赛,每个人都在奔跑,每个人都在追赶。而霍尔顿呢?他是一个被主流社会抛弃的流浪汉,无所适从,甚至不是参赛者,最多只能算作一个旁观者。

“西部”象征着老式的美国生活方式,象征着在工业体制来临前的田园生活,象征着一种理想,道德尚存,人与人之间尚存着温情。

“纽约”与“西部”之间的冲突,“成人”与“孩童”之间的冲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的冲突,在霍尔顿的心中不断爆发。霍尔顿的迷失正是因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到了一个理想幻灭的地方,所以霍尔顿才会有成为“守望者”的想法。工业体制下成人的世界变得肤浅而虚伪,而没有受到这种异化的社会体制洗礼的孩子的世界却纯真而诚实。成人世界对孩子们而言无异于死亡,就如同悬崖。

四、回归的必然性

即使在流浪的过程中霍尔顿一再迷失自我,不知如何与别人相处,与社会格格不入,最终他依然选择了回归,回到家里,接受治疗,继续生活。这种回归是必然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他意识到现实无法改变,他所期望的理想世界是不存在的。他在决定去西部后,去妹妹的学校与她道别,发现孩子们学习生活的学校里居然有“X你”这样的脏话,后来在他视为圣地的博物馆里也发现了这样的字眼。他终于意识到“哪怕给你一百万年去干这事,世界上那些‘X 你的字眼你大概连一半都擦不掉。那是不可能的。”逃避并不现实,而世界上也没有所谓的宁静舒适的地方。回归是无可奈何、不可避免的惟一选择。

二是霍尔顿始终渴望与人交流。霍尔顿在纽约游荡的经历,实际上就是他寻求理解和沟通的过程。他常常“很想和什么人通通话”。霍尔顿孤独寂寞,他想方设法和一切人交谈。他两次邀请素不相识的司机喝一杯。他叫来妓女,却只是恳求她:“你想不想再谈一会儿 ? ”“你或许愿意聊一会儿天。”和厕所里的陌生人没话找话聊天,打电话找不太熟的卢斯约见面,等等,都是他渴望交流,期望有人能理解他,能替他解开疑惑,摆脱这种迷失状态的表现。即使霍尔顿对现实失望,仍然摆脱不了人类的群体性,依然希望能与别人交谈,所以他的回归是必然的。

五、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霍尔顿与自我、与他者,以及与社会的三重伦理关系,探讨霍尔顿的迷失以及回归的必然性。霍尔顿无法清楚认识自我,不能与他人正常交往,也与社会格格不入,这导致了他对自己没有明确的定位,找不到前进的方向。他在纽约街头的游荡经历以及他在过马路时屡屡感觉自己下一秒即将迷路,都是迷失的表现。然而,即使如此,当他认识到自己无法改变现实,而且始终渴望交流,回归正常的生活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霍尔顿是青春期少年的代表,是经典的反英雄形象,他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迷惘与彷徨,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海林.论伦理关系的特殊本质[J].道德与文明,2008,(3):32-36.

[2]李定清.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文精神建构[J].外國文学研究,2006,(1): 44-52.

[3]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4]J.D.Salinger. The Catcher in the Rye[M].United States: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51.

猜你喜欢

麦田里的守望者回归
从意识形态角度对《麦田里的守望者》两译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