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系列电影发展趋势
2018-06-08孙沺
孙沺
【摘 要】现如今电影市场涌入了大量的系列影片,它虽不同于好莱坞类型电影,但也跟好莱坞有着很大的关系。观众不仅仅是看好莱坞大片的系列电影,对中国的一些系列电影也有自己独特的热爱,这份热爱更多是电影情怀的体现。对系列电影的发展做出正确的判断就要以电影观众为研究对象,通过系列电影的概念、发展,以及中外系列电影的发展对比等方面来研究观众对这类电影的基本诉求和个人情感。
【关键词】系列电影;电影情怀;好莱坞;电影观众学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1-0109-02
一、中外系列电影的发展
系列电影是一个出现于近现代并且因为它的特殊性和连续性才得以发展起来的电影类别,但系列电影这一名词并没有一个官方的完整的概念,因此对于这个非正式词自己做了一些客观的理解。
系列电影是指随着电影的不断发展,创作者在进行电影创作的同时,无论是创作者自愿或因为某些因素(商业的发展、技术的革新),有一部分具有连续性、前后交叉性的电影被搬上荧屏,这类电影被称为系列电影。它由于自身的多样性与不定性并没有主要固定类型,一般都被划分为美国好莱坞系列影片、中国少量系列影片等。类型电影作为一个很常见的名词它的概念是非常清晰明了的,在广义上类型电影被定义为并没有地域或时代的限制,泛指按照各种不同类型或样式的规定要求制作出来的一个片,这类影片强调影片创作上的规范化、程序化、模式化。在狭义上主要指三四十年代在好莱坞占统治地位的一种影片制作方式和创作方法。
之所以介绍系列电影与类型电影的两个基本概念,是由于系列电影的特殊性。系列电影离不开类型电影,类型电影的出现、发展、盛行是系列电影出现的基础,没有类型电影从某方面上来说就不会有系列电影,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没有人可以预测如果之前有些东西消失了对日后的发展会造成什么影响,发生什么改变。系列电影与类型电影都是具有商业化的个体,正是有了这些商业化的因素,这些影片才能得到快速向前的发展。其中商业化较为明显的类型电影是科幻片,像早期由于《星际迷航》之前作为电视剧备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因此被拍成了电影,再加上电影的大受好评又成为了系列电影出现在观众的眼前。
中国近现代比较让人印象深刻或者说可以被更多的影评人谈及的系列电影并不是很多,其中“人在囧途”系列电影也算是一个广为人知的代表。从2010年到2015年这五年的时间先后上映了《人在囧途》、《泰囧》等一系列的电影,但就故事本身而言它們之间没有前后的联系,电影导演也不是同一个人,只是在演员上有相似之处。观众去看这一系列的电影的原因大部分都是因为最初的《人在囧途》还算是喜剧电影中的较好较为观众喜欢的电影,这就是2012年《泰囧》票房还不错的原因之一,但在到2015年的《港囧》观众似乎就不太买账了,一方面是观众也疲惫、厌倦了这一系列,另一方面是因为更多的人有了自己欣赏电影的独特见解,认为这类电影的商业化发展并不是电影业最早的初衷。
电影要创作成系列电影也是因为有原来最初影片的基础,没有《侏罗纪公园1》肯定就没有了接下来的第二部第三部以及后续的《侏罗纪世界》了。当然要是《007》没有一系列电影,人们也不会记住并如此喜爱007这个人物角色。但中国的电影市场科幻片的数量本来就很少,再加上技术的不到位,从而导致最初的电影就不卖座,那么接下来就谈不上系列电影这一说了。
二、系列电影的产生与发展机制
(一)电影情怀
当七年之痒成了一种难以摆脱的魔咒,《速度与激情》系列却成功突围,一言不合就飙车,一飙就是十五年,这份常青与长情实属难得。动作类的系列电影《速度与激情》从2001年开始到现在拍了8部,多多少少看了几部这系列电影的人都知道,这部电影无论是被拍了多少集,它的故事结构、画面镜头都是基本保持不变的。虽然每一集讲的是不一样的故事,但仔细看过去无非就是敌方、飙车、解救友人等戏码,因此很多人就会想为什么这类电影被拍了8部。当然是有了需求才能有市场,观众对这部电影的需求肯定是不小的。又例如在系列电影《007》中,人们熟悉的不再是这一系列的电影,更多的是007这个电影中的角色,就是因为观众对007的需求,再加上他们在心理层面不希望他们心目中的英雄角色被改变,所以007不仅仅是影片的名称,更是主人公特工詹姆斯邦德的代号。甚至在各大百科里詹姆斯邦德像是真实存在的人物一般被赋予了出生日期、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种种事例说明了观众看电影看的不仅仅是电影的本身,又或者是看一段故事的延续,还有更多的是一种被赋予独特标签的电影情怀。
有人说有情怀并不能等于是好电影,一部好的电影作品不一定有情怀,在我看来情怀作为一个很多观众的心理感受是系列电影产生的一个基本的机制。因为有观众情怀所以电影被拍成了系列电影,也许最终把电影拍成一个系列并不是导演的初衷,但当导演从观众的心理学中看到一些情绪的波动跳跃以后,他们哪怕是出于商业性的考虑,有一部分导演当然会一直拍一个系列,在系列电影中有些也可以说是一大部分的观众看重的是一段故事的延续。在漫威超级英雄的电影中,每一个单独的电影在最后都会为下次的系列电影做好铺垫,这跟拍电视连续剧的创作手法类似都抓住了观众的猎奇心理,在电影中这也是观众的期待视野。这种观众的期待视野造就了创作者接下去创作的欲望,也就是出于观众怀有电影情怀的考虑,在各种有特异功能的英雄之后,又接着推出了《复仇者联盟》系列。而DC漫画也不甘示弱相继推出《神奇女侠》以及之后的各路神合集的《正义联盟》,其实也是抓住了观众对电影的情怀,对这些英雄人物的情感。
(二)替代满足
系列电影另一个重要的产生机制是替代满足,很多人渴望从电影中找寻到满足感,也许因为他们缺少这一方面的心理或者生理上的感受。例如有些单身的观众往往相比较其他的类型片而言更喜欢看爱情片,理由是显而易见的,他们期望从爱情片中找到自己对爱情的向往,爱情的美好,以及他们在电影中找到了自己本身不具备的先后条件。类似的还有一些女性主义电影,在这类电影中女性运动的成果非凡,虽然许多现代女性主义者仍然认为尚有许多与男权社会打不完的仗。其实女性主义者很少反对将女性描述成性感的,她们只是坚持人性的其他特点也不应忽略,而把女性降为性客体是她们最生气的。通常喜欢这类电影的人也能从电影中找到满足感,从而心理上得到了一定的安慰,系列电影亦是如此。
观众作为传播过程中的终端以及最佳的受众群体,对电影媒介信息的选择、期待、反应等都是值得我们去考虑的。而替代满足作为一个观众观影的心理诉求也是电影产业的重要电影机制。人们不仅仅从电影中找到替代满足感,也可以通过电影中的人物角色、导演等人感受到快乐、悲伤、刺激等情绪波动,这一波动实际上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三)明星效应
当有好莱坞巨星加盟的作品时人们就会赶在各大社交媒体发出宣传之前去挤爆电影院,有人会说:“《星球大战》出新的系列了,我们赶紧去追”,还有人会说:“这是汤姆克鲁斯的新作品,我们一定要去支持”。其实这就是很明显的明星效应,因为我喜欢这个演员,或者说在之前的电影中我爱上了这个演员演的角色,这个角色非他不可,那么票房就来了。如今明星效应就是集结了各个影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再加上品牌、广告、各大媒体故意夸大其词吸引眼球的文章和恰当合理的影片上映日期,观众的心理就是:我喜欢的明星正好在我喜欢的电影里出演,这完全是锦上添花的一件美好的事情。假设换了一个新的演员来演《碟中谍》,那观众群里肯定会掀起一场波澜。
但其实,正因为我们这代年轻人现处在电影宇宙的时代,并且见证了漫威影业、《星球大战》、《碟中谍》等系列电影的崛起,观众热爱的更多的是电影角色的本身,再加上汤姆克鲁斯等好莱坞巨星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能演的角色以及角色跨度都变得有局限性了。网上有业余影评人提到:“对这种明星效应发展走向一个积极的方面是剧情会朝着精英主义的方向发展,远离只用巨星砸钱的伎俩。不管谁是主演,没有人会乐意为一部电影花费几十块钱,只为了盯着一个漂亮的脸蛋两个小时。”是的,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更多观众会更加注重电影的品质,他们想要的只是一部好的电影,不管是不是系列电影。
三、是否为情怀电影埋单
被无数人视为经典的《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加长纪念版之前就登陆全国影院,句句台词都是经典的电影再次搬上大银幕。很多人对此产生质疑,觉得首先这部电影之前就播过而且在网络上有很多途径可以下载观看,那是什么因素促成观众还回去电影院再次观看这部经典之作。这部电影本身是优秀的这点无可否认,再次去院线很多人观看的就是情怀,在观众心中紫霞仙子只能是朱茵至尊宝只能是周星驰,他们不是要去电影院看自己烂熟于心的故事情节而是感受一种氛围。影片比之前多出来11分钟来源于西安电影制片厂对当年拍摄的胶片素材的重新整理,许多没出现在正片中的精彩镜头得以复现。造成《大话西游》系列具备如此影响力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点很重要:这部电影饱含了平凡人的梦想。
虽说观众的情怀很重要,但导演的情怀也不容忽视,《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这部电影被人批评得很惨,但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在电影的结尾,徐静蕾特意标注出将影片送给奶奶,这其实表明着导演的态度。也有人觉得这部电影的女主角其实就是徐静蕾她自己,当把自己的电影赋予了自己的情感时,导演也许就不会在意故事的本身是否好看是否有说服力,当一部电影被赋予其他期待,就被赋予了一种情怀。
在系列電影过剩的时代,接下来这些电影故事走向该如何发展,给导演、编剧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我认为就目前而言还是要先保留自己的创新想法,把各个系列电影的故事讲完才是正事。再好的东西观众看了几年十几年都会看腻,观众的思想、审美等因素在变,要是系列电影一成不变地一直延续下去,我想接下来的票房就很难有保障了。因此把系列电影的故事讲好讲完,让怀有情怀的观众得到最终的满足之后,再想办法创作出新的作品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M].插图第11版,后浪电影学院002,376.
[2]倪骏.中外电影史[M].中国电影出版社,189.
[3]陈琳.数字影像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
[4]陆绍阳.视听语言[M].北京大学出版社,154.
[5]常江.影视制作基础[M].北京大学出版社,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