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电影中留守儿童形象研究
2018-06-08王慕晨
王慕晨
【摘 要】近年来,留守儿童正在成为群众和政府密切关注的社会问题,而以留守儿童为题材的电影也以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引起了创作人员的格外重视。本文拟结合我国儿童电影发展现状,对儿童电影中留守儿童形象的类型和特征进行全面剖析,揭露影视艺术作品中对于留守儿童形象塑造存在的问题,为改进留守儿童形象的塑造提出新的见解,以促进我国儿童电影的发展,也能更好地帮助解决我国社会留守儿童难题。
【关键词】儿童电影;留守儿童形象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5-0096-02
电影诞生早期,儿童电影也随之应运而生。19世纪90年代,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的《婴儿喝汤》是世界上第一部儿童电影。20世纪20年代,中国儿童电影迸发萌芽,从 1922 年的《顽童》开始,中国儿童电影用 95 年的时间记录着银幕上儿童形象的变迁。儿童电影在这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经历了萌芽、发展、停滞、复苏、繁荣、探索,社会的变迁、政治环境及思想意识对这曲折的探索之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样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中,儿童电影题材也越来越多样。其中,以留守儿童作为题材的电影在艺术界崭露头角。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势不可挡,青年父母中越来越多的选择走进城市、走向国外,被这些父母遗留在家里的孩子组成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是我国社会转型中的独特产物。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一特殊群体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电影艺术创作中,电影艺术家们基于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基于反映社会现实的责任,开始以留守儿童为题材创作电影。这些影片聚焦于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力求通过向受众展示这些孩子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内心情感,塑造一个个鲜活的留守儿童形象。
一、中国儿童电影中留守儿童形象类型
儿童电影中,儿童形象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他们展现着儿童的独特魅力,传达着儿童内心的声音。以留守儿童为题材的影片,塑造的留守儿童形象令人记忆深刻,电影中的留守儿童都各自展示出独特的个性,最打动人的莫过于那些独立坚强的儿童形象。从我国儿童电影中人物塑造来看,电影中的留守儿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天真无邪好儿童;二是调皮捣蛋叛逆者;三是留守“失足者”。
天真无邪好儿童。电影中留守的孩子以自己的思想行为、言行举止充分展示留守儿童坚守心灵的美好,甚至到了完美无瑕的地步。《念书的孩子》里的留守儿童路开,捡流浪狗回家并视如亲友;接爸爸的电话说尽令人宽慰的话语;见爷爷咳喘不止,主动帮爷爷做饭等,可以看得出路开是一位善良懂事的“小大人”。《不想长高的孩子》里,冬冬在放学的路上捡到一只小青蛙,他没有把它当成玩物,而是展示出留守儿童应有的善良天性——为落单的小青蛙找妈妈,作为留守儿童的冬冬,本身就与父母聚少离多,所以在他看来,孩子与父母在一起是理所应当的。
调皮捣蛋叛逆者。电影中有些孩子在童年长期得不到父母的陪伴,并且无人管束,使得他们的心灵无限孤独、落寞或胆怯。电影《妈妈的手套》里的华子,因为支教老师不小心踩到了妈妈的手套,产生报复心理,拔掉老师自行车气门芯;看到有人欺负妹妹,不问原因就与人打架等。如果没有正确的行为引导,未来有可能走向歪路。电影《愤怒的孩子》里,芸芸曾被父母抛弃,后来又被人贩子拐走装成小乞丐骗钱,小小年纪遭受如此之事,心灵受到极大伤害,这样的留守儿童有走向歧途的前兆。
在留守兒童题材电影中,还有许多作品展现了被称为“失足者”的留守儿童形象。一失足成千古恨,在很多人看来,留守孩子几乎没有闪光之处,他们不爱学习、逃学、说谎、打架、自卑、暴躁。《妈妈的手套》里胖大海向小伙伴们炫耀爸爸从外地带回来的陀螺,欺骗小伙伴们,把普通巧克力说成“进口”的;陀螺比赛落败后和赢了的小伙伴打架,等等。从中可以看得出胖大海脾气暴躁、冲动易怒。
二、中国儿童电影中留守儿童形象特征
人的外貌特征不仅代表了表面形象,更是社会、历史、文化的生成物,人的外貌也是我们认识生存环境的一种重要方式。儿童电影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留守儿童形象,在他们的身上同时也寄托了创作者对社会问题的理解和思考。人物外貌包括身体特征与衣着表现。电影中的留守儿童,身体特征根据家庭境况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家境窘迫的留守儿童,身材瘦小、灰头土脸,如《念书的孩子》里的路开、《妈妈的手套》里的华子和秀秀、《不想长高的孩子》里的冬冬、芸芸和石头;二是家境殷实的留守儿童,身体健康、面色红润,如《愤怒的小孩》里的孙小傲等。
影视作品中人物的着装应该以服务电影艺术为根本。儿童电影中留守儿童的衣着和其本身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父母在的时候,儿童们穿着光鲜亮丽,整洁干净;父母远走时,留守儿童衣着从一而终,破旧不堪,脏烂不堪。例如《念书的孩子》里的路开,和父母在一起时的衣着与自己独自一人生活的衣着特征形成了鲜明对比。儿童电影中留守儿童的衣着特征与其本身生活的环境有关:电影中农村留守儿童穿着普普通通,甚至脏破不堪;城市留守儿童身着名牌,整洁干净、潮流时尚。例如《妈妈的手套》里的华子,终日穿着一套破旧的深色冬衣,从穿着特征可以看出其来自农村家庭。《愤怒的小孩》里的孙小傲身穿名牌服装,脚穿名牌鞋。从衣着打扮可以看出,这是一位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的“富二代”。
典型的性格形成来源于典型的环境。由于电影中的留守儿童大多数由爷爷奶奶照顾,少部分儿童自己单独生活,父母作为监护人不够称职,对这些特殊人物的心灵健康造成了损害。而且“隔代教育”是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无法避免而又最为突出的问题。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相似的性格特征,第一,内心缺乏安全感,且自卑懦弱。例如《妈妈的手套》里的秀秀,每次哥哥和他人起正面冲突时,总是躲在哥哥身后哭,可以看出秀秀怯弱的性格特点。第二,有强烈的孤独感且内心封闭,例如《空巢里的孩子》里的青岛,不与人交流,整天坐在大树上眺望着远方,吹着父母邮寄回来的海螺,这是一个内向、自我封闭的留守儿童。第三,有强烈的叛逆心理。例如《愤怒的孩子》里的孙小傲,骗过保姆并躲过小区监控,顺利逃离家庭,开始闯荡世界,与坏人斗智斗勇,可以看出他古灵精怪、勇敢独立的性格特征。
儿童电影中大部分留守儿童的性格塑造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真善美的好儿童形象;另一种是性格或内向孤僻或叛逆暴躁,最后经过他人的感化成为拥有正能量的留守儿童形象。
社会行为方式,是指一定的社会角色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程序化、规范化、模式化的活动。留守儿童在规定的电影情境中,性格决定行为方式,绝大多数行为方式受到人物性格的约束,但行为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因人物关系不同而变化,在事件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中变化。[1]
儿童电影中留守儿童的社会行为特征有两种。一是由于缺乏亲人的关爱和行为规范,导致一部分留守儿童生活行为习惯比较差,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容易产生相关心理疾病和个人行为失控,甚至有犯罪倾向。《妈妈的手套》中的华子上课画画、不写作业。《愤怒的小孩》里的兰兰在饥饿难耐时,靠说谎博取同情换来食物……二是这一部分留守儿童社会生存能力比正常家庭的小孩强,能独立面对生活。《念书的孩子》里的路开收养流浪狗,将心事说给小狗听;在紧急情况下拨120救爷爷;不愿把小狗留在农村……从这些行为可以看出,留守儿童过早成熟懂事,宁愿忍受父母远离自己的痛楚,也不愿让不懂人情的小狗像自己一样孤独地活着,他深知陪伴的重要性。《不想长高的孩子》里的石头为了见到妈妈,独自一个人去火车站考察火车票价、乘车路线等,俨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样,聪明、勇敢且独立。
三、中国儿童电影中留守儿童形象塑造不足与建议
电影人物塑造的精彩与否,直接反映了艺术作品的整体水准。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留守儿童题材电影渐渐成为儿童电影中的一个创作热点,但在创作过程中,对留守儿童形象的塑造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
第一,影片中构造的留守儿童人物形象模式化。如电影《念书的孩子》里的路开、《空巢里的孩子》里的北京等都是父母外出打工,与爷爷或奶奶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儿童,形象建构表面化,对于留守儿童青岛的形象设置仅仅趋于表面——一个坐在村口大树上眺望远方的安静的孩子。没有大量利用近景或者特写,反映留守儿童心理;没有与其他电影人物有过多交流。
第二,留守儿童形象真假难辨。电影《愤怒的小孩》里的孙小傲是城市中的留守儿童,但是从人物的外貌、性格、社会行为等方面看不出这是一位留守儿童,孙小傲在留守儿童形象设置上欠缺真实性。
鉴于此,笔者建议塑造留守儿童形象应做到如下几点。首先,在艺术创作中,创作者应该重视电影人物塑造的独特性与真实性。其次,创作者应立足“儿童本位”创作电影人物。第三,创作者应该从留守儿童的心理层面设置人物形象。最后,希望创作者们借鉴国外优秀儿童电影创作经验,以此发展壮大我国的儿童电影事业。
四、结语
目前,中国留守儿童数量仍然有上升的趋势,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电影作品中留守儿童形象的呈现可以让我们关注到这一群体的生存环境和心理渴望,正视父母与留守儿童的亲情与距离。电影藝术创作者应带着这样的责任和使命,塑造更多契合留守儿童本性又具正确导向的形象。
参考文献:
[1]郑锡龙.论人物性格及其特征与行为方式的关系[D].重庆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