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2018-06-08罗龙英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24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小学情感

罗龙英

【摘要】数学教学中的情感包括很多内容,比如,学生对数学这门科目是否具有好感,再如学生面对数学问题的时候是否具有自信等等。但是,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情感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时常为很多教师所忽视,这使得很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只重视知识和解题技巧的传授,长此以往,数学教学难免会陷入枯燥单调的僵局。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发生,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去学习数学,广大数学教师应积极发挥情感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 情感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079-01

一、构建积极的情感氛围

1.构建积极的师生关系

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其实就是和学生打交道的过程。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正处在各种情感的萌发期,所以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无论是行为举止,还是思想感情都能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产生非常阶段的影响。所以,教师不妨利用这一点,去和学生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和自己的情感态度,要尽可能地做到语言诙谐、态度温和。在与学生互动交流的的时候,教师要注意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对等的位置,并且要充分尊重学生,切莫以教师的身份去压制学生。比如,教师要想让学生回答问题,可以不同直接采用指名道姓的方式,因为那可能会在无形之中给学生造成一种压力,对此,教师不妨处置的婉转一些,例如“谁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或者“对于这道题,谁愿意说说自己的看法?”等等。

此外,教师必须重视激励在情感中的作用。比如,当学生回答对问题之后,教师要予以学生鼓励“将的真不错!”、“很棒啊你!”等等。鼓励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不必只拘泥于语言鼓励,利用肢体动作和眼神也能起到很好的鼓励效果,而这种效果甚至比单纯的语言鼓励更加显著。比如,学生回答完问题以后,教师可以微笑着向学生竖起大拇指;当学生犹豫着要不要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等等。

在课外,教师要和学生做朋友,要尽可能地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时间来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如此一来,教师便能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学习状况等内容,这样等教师再上课的时候会更加有的放矢地实施情感教育和教学策略,与此同时,通过和学生交流互动的方式,也能使师生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数学教学的开展势必会非常顺利。

2.不断改善教学方法

优质的教学方法是提升教师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激发学生数学情感的重要措施。对此,教师不妨依照自身的教学状况、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年纪层次等因素,选择适宜自身教学发展的方法,像是情景教学法、翻转课堂式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等,利用这些新式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1.结合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小学生非常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好奇心特别的重。众所周知,小学生自律意识不高,上课时常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而分心,其实,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原因要归结于小学生的好奇心。

有好奇心是好事,因为好奇是创新的源动力。所以,教师不妨利用这一点,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进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举个例子,教师在讲解有关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问题时,出了这样一道题:同学们,假设现在有一块土地,这块地是长方形的,它的长是20米,宽15米,现在我们要拿篱笆在这块地中围出一个正方形来种番薯,那么,咱们该怎么围才能围出最大面积呢?问题一出,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不过旋即,学生们便转头窃窃私语起来。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拿一张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纸,让他们通过裁剪或者折叠的方式去探究这道题。在这张纸的启示下,学生很快便将问题解决了。两种概念的冲突(长方形和正方形),使得学生的好奇心得到了激发,进而勾起了他们想要探索的欲望,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手工”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问题探讨的积极性,并基于此,教给了他们类比学习法。如此一来,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的好感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增加。

2.分层次提问,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

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是激励其不断学习的最佳方式。或者换句话说,成就感是驱使学生不断学习的根本动力。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教师就必须在日常的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对此,教师不妨利用分层次提问的方式,比如,在上课提问环节,难度较高的问题,就让尖子生来回答;难度一般的,就让众生生来回答;基础性的问题就让那些基础薄弱的“学困生”来回答。同理,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教师也应该按照这样的方式来分配作业。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要知道,学生之间毕竟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并尽力去弥补这些差异,利用因材施教理念,分层次去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3.给予生活实际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人类之所以发明数学,是为了让数学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切莫脱离实际来讲数学,应尽可能地利用生活化的方式来讲解数学知识。比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加、减、乘、除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帮助家长去买菜,当然,为了保证作业的有效进行,教师必须要提前和家长做好沟通。另外,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有关数学知识运用的纪录片或者演讲,比如,前段时间微博上最火的那个演讲,名字叫《数学如何能改变世界》。让学生了解数学对于人类生活的意义,能非常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能使教师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三、总结语

综上所述,情感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巨大,所以广大数学教师必须要重视情感对于数学教学的意义,并将情感教育切实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去。本文主要对如何利用情感展开数学教学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几条应对策略,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涉及到的策略并不具備普适性,因此各位教师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去创设符合自身教学的策略,以期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自身情感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林志坚.打造感性的理性课堂——小学数学情感教育渗透思路浅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

[2]靳月姣.试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7.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小学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