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2018-06-08车国强刘丽艳
车国强 刘丽艳
在当年垦荒者中,流行着这样一段顺口溜:“吃大米到密山,住楼房到永安,找对象到青年,艰苦奋斗到八五三!”垦区著名作家郑加真在《北大荒移民录》中写道:“北大荒精神的摇篮----雁窝岛。雁窝岛艰苦创业开发中,转业军人、支边青年表现出来的革命奉献精神,已经历史地成为北大荒精神的摇篮”。
贾宏图在《仰视你—北大荒》一文中这样说:“神圣的雁窝岛,北大荒的象征”!那座神奇得如神话般的绿岛,她是三江平原腹地的一个三面临河、一面沼泽相拥的小岛,挠力河把她打扮成仙女,军垦战士把她培育成烈女,她是八五三人的掌上明珠。人们敬爱她,并不仅仅因为河汊涌动的神奇,芦苇的深邃辽远和鸟群飞起的遮天蔽日,更因为让这个荒岛变成良田,英雄拓荒者献出了年轻生命,他们的故事如史诗般流传,让这个曾无人知晓的小岛如圣地般吸引无数的“朝觐者”。这里是北大荒精神的发祥地。
八五三农场于1956年9月由王震将军亲自插棍选址建场,并亲笔题写“八五三农场”。总面积1228.6平方公里,现有汉、回、壮、苗、满、鲜等19个民族,人口4万人,是集贸农工、科研教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具有自营进出口权的国有综合性大型企业。
悠悠六秩风雨,漫漫征程如歌。如今的八五三农场优质高效的水稻种植占耕地面积的66.6%,农业生产良种覆盖率100%,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95%,农业科技贡献率达72.2%。大米、大豆、红小豆、白瓜子、食用菌等农副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质量认证。2017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8亿元,实现生产总值27.04亿元,同比增长6.1%,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4.23亿元、4.95亿元和7.86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万元,同比增长6%。
八五三农场是北大荒精神的发源地,当年复转官兵高举“密虎宝饶,千里沃野变良田;完达山下,英雄建国立家园”的旗帜,从战火硝烟的战场转入了向地球宣战的垦荒战场,在为国家生产了千万吨粮食的同时,创造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
一、艰苦奋斗的八五三——创造了北大荒精神
八五三农场雁窝岛的开发,是北大荒开发的一个缩影。1957年春,在党中央边开荒、边生产、边建设、边积累、边扩大的“五边”方针指导下,农垦部王震部长来到了八五三农场,亲自带领勘察队进入雁窝岛勘察,并点燃了雁窝岛上第一把荒火,率先垂范,指示农场扩大耕地面积,开发雁窝岛。
3月24日,雁窝岛开荒队成立后,两台大型拖拉机载着12人组成的“先遣队”冒着初春的冰雪进岛伐木、割草,很快搭起几栋“马架子”以便迎接大批进岛开荒队员。
为了保证雁窝岛开发所需给养,拖拉机不分白天、黑夜地抢运开发所需的器具和油料。4月28日夜,风雨交加,抢运物资的6台大型拖拉机,陷进了“大酱缸”。车头扎进泥浆里边,排气管都淹没了。怎样才能将钢丝绳挂在陷在泥水中的拖拉机上?原首都警卫师来场的老铁兵、包车组长任增学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脱下棉衣,喝了半碗60度烧刀子酒,潜入了满是冰碴的泥水中。一次,没成功;二次,没成功;等他第三次浮出水面,只见他面无血色,只说了一句“挂上了”,就晕了过去。接着在车守松、杨民主、付良君、梁友、任光照等机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拖拉机全部拉了出来。
机车开荒缺少油料,就决定从宝清河往下飘运油桶。队长挑选了11个水性好的战士,组成“水上运油队”。刚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转业来的罗海荣不仅殿后,他一人推两只油桶。大家在前面推,不时听到罗海荣推的油桶相碰的声音,渐渐的声音越来越远了。几个队员回去找,在岸边柳茆子深处,发现两只油桶。紧接着一个队员的脚踩着了躺在水底的罗海荣。大伙立即将他抱出水面,他一动不动,停止了呼吸,满身泥水……罗海荣牺牲时26岁,时间是1958年8月16日。
1961年8月9日,山东支边青年张德信和另外一个小伙子驾驶002号康拜因紧张劳动了一天一夜。下了班刚吃完饭,打算回宿舍好好睡一觉。突然地里传来了消息:收割机的塔形齿轮坏了!他和伙伴二话没说,几经周折总算将齿轮领到了手。两人轮流背上十多斤重的塔形齿轮,赶忙往雁窝岛赶。这时他们已经48小时没有合眼了。张德信当游到河道中心时,沉重的铸铁齿轮将他坠下河底,他多次挣扎,浮上水面,终因极度疲劳而被淹没。当人们将张德信打捞上来时,张德信的双手还紧紧地抱着齿轮……
来自浙江宁波的知青陈越玖来到雁窝岛分配在一队猪舍养猪。她对老一辈开发北大荒的业绩和罗海荣、张德信等烈士献身精神深为钦佩。她在日记上写道:“英雄没有走完的道路我们走,英雄未完成的业绩我们创!”1974年,队里决定让陈越玖担任畜牧卫生员,她接受任务后,勤学苦练,逐步掌握了三十多种畜禽病的防治方法,并学会针灸和用中草药给畜禽治病,成为全场优秀的畜牧卫生员。这时病魔已潜入她的肌体,可是她依然带头参加劳动。修水利她时抬大筐,秋收时她忍着腹痛,挥镰收割大豆……領导了解这个情况后,便强令她停止一切工作,让她回家乡治病。1975年初,陈越玖从宁波转到上海医院治疗。经多方检查确诊:乙状结肠癌后期,广泛扩散……医生给她做了一次手术,切除了三个拳头大的肿瘤。得知她刚刚离开北大荒劳动岗位不久,都敬佩地说:“真是个坚强的姑娘!”第一次手术后,残存的癌细胞又扩散了,并且出现腹水。医生决定给陈越玖做第二次手术。征求她的意见时,她渴望地问医生:“动了手术,我还能回北大荒吗?”在场的人听了这话,感动得流下热泪。陈越玖病情急剧恶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向日夜守护在她身边的同志说:“转告党组织……一定把我的骨灰送回雁窝岛……我是北大荒人!”1975年4月2日,农场党组织向陈越玖发去了一份电报,通知已批准她加入中国共产党。3日清晨,陈越玖没有来得及听到这个她渴望已久的消息,就与世长辞了,年仅24岁。1976年5月4日,《人民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同时以《我是北大荒人》为题,报道了陈越玖的事迹……
罗海荣代表了10万转业官兵:张德信代表了5万山东支边青年;陈越玖代表了54万知青。他(她)们的身躯和精神的根已深深地扎在北大荒黑土地上,他(她)们的生命没有白燃烧,已化作无际的麦海稻浪、林带粮仓,化作照亮北疆夜空的群星,化作一面高扬北大荒精神猎猎飞扬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大地上!
因此,北大荒精神前两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就是在开发雁窝岛中产生的。
在20世纪的1960年—1962年间,全国连续三年遭受了严重自然灾害。当时,八五三农场1.6万人,在每人每月供应口粮只有15斤,不够吃野菜、玉米皮淀粉、榛柴叶补充的艰难情况下,勒紧腰带,节衣缩食,省下粮食,支援其他灾区的人民。二分场五队粮食保管员孔德喜守着粮囤子饿晕倒在粮堆旁……1960年,全场第一次要上交粮600万斤(3000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考虑到八五三农场实际困难,只收了560万斤(2800吨)。几个月后,因灾区和兄弟农场缺粮告急,时任垦区部长的王震将军向垦区发来了一封信,写道:“我们国家由于几年连续遭受天灾,同时……以许多具体实际工作中,发生了许多严重的缺点和错误,因而国家当前遇到极为严重的困难……中央正号召党政军民学各机关部门,厉行节约,痛下决心大大裁减人员,城市由1.4亿减至1亿以下……许多工厂基建停止,建成了也要关闭……要求你们从全国、全民利益出发,厉行节约努力增产……干部起领导带头作用,鼓舞全体职工千方百计地争取超额完成上缴国家的粮食任务……”
于是,八五三农场党委及时召开会议,动员全场又主动上交了63万斤,两次加起来共计623万斤!当时按每人每月15斤可以不饿死人计算,八五三农场救活了415555人。这就是八五三精神!这可贵的闪光的八五三精神,被迅速传颂到黑龙江大地、传颂到北京中南海……
因此,北大荒精神后两句“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就是八五三精神基础产生出来的。
雁窝岛是北大荒精神的摇篮。八五三精神是北大荒精神的基础。因此,它不仅像磁石一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垦荒者,又像完达山下的一颗璀璨明珠,不断地吸引着国内外来访、参观的人们。黑龙江省著名作家郑家真在他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北大荒移民录》中写道: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垦区内外几乎一提起北大荒就是八五三,提起八五三,就是雁窝岛,雁窝岛成了北大荒的代名词,雁窝岛也成了八五三的代名词。
二、勇于开拓的雁窝岛——创造了雁窝岛品牌
思想意识的领先就是最大的领先。八五三农场是北大荒精神、北大荒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特别是“雁窝岛”,经过几代人,几十年的打造,已成为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知名品牌。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农场党委抢抓机遇,深入挖掘八五三雁窝岛的北大荒文化资源,并明确将八五三文化品牌定位于:“中国北大荒红色圣地”。
八五三农场深度开发具有雁窝岛特色的版画、农副产品、工艺品等十大系列文化旅游产品和雁窝岛生态养生游、农业体验游、红色文化游等旅游项目,使“雁窝岛”成为垦区著名、国内知名的金字品牌。几年来,共吸引国内外游客43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1.6亿元,北大荒雁窝岛旅游度假区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景区,将军山公园和雁窝岛酒庄被评定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农场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了“幸福雁乡”志愿服务品牌。以老一辈孤寡空巢老人为主要对象,开展精神慰藉、保健指导、家政服务、文化娱乐、权益维护等志愿服务,弘扬敬老助老传统美德,为老年人创造健康优质的生活条件;发扬“理解、尊重、关心、帮助”的精神,为残疾人及家庭开展医疗保健、技术培训、心理咨询和日常生活照料等志愿服务,创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增强残疾人自立自强、参与社会、服务社会能力;针对辖区困难群众、困难家庭不同情况,开展捐款捐物、结对助学和送医疗、送项目、送信息、送技术等志愿服务,建立长效机制,为困难弱势群体排忧解难,使他们感到关怀和温暖,逐步使他们脱贫致富;开展宣讲、辅导、教育、关爱等志愿服务,关心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促进健康成长,让他们享受“同一片蓝天”。
农场倡导绿色环保理念,提升居民环保意识。推动“美丽城镇”建设。以开展爱护自然生态环境为主的“关爱湿地”志愿服务活动,在各社区组建社区志愿者队伍,开展了保护环境、环保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场居民中开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和谐生态建设意识,引导人们爱护自然、保护野生动植物;开展环保宣传、环境清扫、卫生督查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居民提高环境意识,共同参与保护和改善环境,营造整洁、生态、优美的生活居住空间;以“爱国卫生人人参与,健康生活人人享有”为主题,深入开展文明道德宣讲教育、引导等志愿者服务活动,努力在全社会营造追求健康,学习健康,管理健康的氛围,大力塑造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居民形象。
围绕“幸福雁乡”,开展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主题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八五三农场是北大荒文化的摇篮。挖掘、开发、创建北大荒文化资源,形成具有北大荒雁窝岛独特风格的文化产业,是时代赋予八五三人的责任。开展以“运动、健康、快乐”为主题的全民健身运动。志愿者们主动参与、积极服务,自觉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幸福一辈子”的绿色生活理念,組织、支持、帮助广大居民群众参与各项文体活动,在全场形成自觉锻炼健身、热爱工作生活、追求健康和谐的新风尚;开展以“黑土文化开发,发展文化产业”志愿者服务活动。围绕“文化惠民、文化为民、文化乐民”的根本宗旨。各单位、各部门以文化志愿者为骨干力量,面向基层、贴近生活、服务群众,通过广泛开展文艺演出、文化艺术知识普及、技能辅导等形式多样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推进了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开展以“道德讲堂”为主题的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人员宣讲老军垦、老支边青年、老知识青年、老知识分子讲八五三雁窝岛创业的光荣传统,创业事例,进一步增强和激发干部职工和青年学生对建设好家乡的信心和力量;“北大荒文化传承”志愿者服务活动。围绕创建“北大荒文化示范区”,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礼仪、法律法规、职业技能、卫生知识、营养保健、科普知识等为内容的宣讲培训活动,举办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提高和谐文明城镇建设水平。
农场继续打造“雁窝岛先锋”党建品牌,以突出各党委(总支)的特色为重点,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雁乡清韵、红雁传情、天鹅有约、丰收在线、林源牵手、前进快车、滨桥富路、温情驿站、阳光天使、师爱润生等系列子品牌成为本单位特色工作的精品,深化品牌的文化内涵,丰富品牌的内容效果。农场把创建党建品牌与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结合起来,与完成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参与创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管理区成立了“党员服务站”,建设有党员示范岗、示范田、帮扶田、带富责任区,真正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社区有服务热线,居民委成立党员服务站;楼栋成立党员服务小组,形成热线到服务站、居民委到楼栋的“九站合一”社会服务新模式;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有党员示范岗,开展“一站式”服务,创新服务新体制;两新组织中有示范户、示范店,带领两新组织人员规范经营,诚信致富,推行“支部+协会”、“支部+合作社”、“支部+企业”等“1+1”工作模式;开展N+1行动,成立党群共富联合体,组建成立各类农业合作社,拓宽职工群众致富门路。
农场主推“雁窝岛”品牌特色农产品。农场现有民营工业企业28家,生产“雁窝岛”品牌的食品、白酒、精制米、陈醋、酱油等9大类100余种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有11种产品荣获了《绿色食品证书》。八五三农场大力发展与大农业相关的生物肥、生物能源等产业,把雁窝岛生态特色赋予雁窝岛农产品,打造一个与“雁窝岛”齐名的稻米产业,从坚持生产过程生态化、产品个性化、市场差异化入手,促进“雁窝岛酒”、“雁窝岛林产品”、“雁窝岛酱醋”等品牌增值。以“面向农业产业、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农场经济发展”的市场定位,扶持具有地域特点的白酒、醋、酱油等酿造企业,为他们提供优质、高效、贴心的服务。引资盘活关停企业,激发企业发展的再生动力。加强产业组织化建设,推进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体系建设。
三、创新发展的八五三——再创幸福雁乡·中国梦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八五三雁窝岛的一批作家满怀革命豪情,从这片热土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创作出了北大荒发展史上许多个第一:第一部大型话剧、后来改编成电影的《北大荒人》、第一部长篇小说《雁飞塞北》、第一幅著名版画《荒原春夜》等等都取材于雁窝岛。这些作品一经问世,轰动全国,脍炙人口;以潜水挂钩英雄任增学为原型的一批艺术形象走入千家万户。林予、丁玲、陈明、吴祖光、范国栋为代表的“雁窝岛作家群”集体登上了北大荒的现代文坛。晁楣、张明昌、方仁寿、方元、张朝阳、丁立江、蒙希平、李健、刘宝、陆中华、张学诗、杨昌莲等,许多优秀版画作品在全国及世界各地展出。顾震夷、杨荣秋、王永令、邓宝晋、少康、邵军、王黎光等创作的歌曲及曲艺作品成为北大荒的文艺精品之作,影响了几代北大荒人。吴守业、黄成江等同志的摄影作品被省、国家级报刊发表后,在农场产生很大影响。黄成江被誉为青年摄影家,一批群众业务摄影活动也迅速发展起来。原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亲笔为转业官兵撰写的纪实散文《雁窝岛》题名,《开发雁窝岛》一文被收录全国小学语文课文等讴歌了北大荒精神,使北大荒走向全国,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北大荒。
1983年,农场成立“北大荒雁窝岛小红花艺术学校”。1985年,雁窝岛小红花艺校代表北大荒到北京中南海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21场,整个演出的节目由王震副主席亲自审阅,演出后王震副主席请艺校老师和小演员们到家中坐客,并用专机将演员们送回北大荒雁窝岛。雁窝岛小红花艺校演出轰动北京城,从中南海里传出的歌声、欢笑声受到记者高度赞叹,各大媒体及时报道。是北大荒开发建设30余年后,由雁窝岛小红花艺校再一次使北大荒传扬全国。如今的北大荒雁窝岛小红花艺校,已经有了现代化的教学楼,19个专业,400余名学生,13名老师,成为场县共建的桥梁。2010年,由北大荒版画创始人晁楣先生任名誉院长,“北大荒雁窝岛版画院”正式挂牌,“北大荒雁窝岛版画院”是垦区唯一由农场组办并由垦区民政部门特批的一所画院。雁窝岛版画院占地1000余平方米,有专(兼)职创作人员12人,每年都有新作参加全国美术画展并获得各种殊荣。雁窝岛版画院已经进入中小学课堂,与北大荒红色历史教材一并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
北大荒雁窝岛小红花艺校和北大荒雁窝岛版画院成为传播北大荒文化的窗口,并随着北大荒雁窝岛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崛起发展成为具有北大荒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
农场公路网络遍布辖区,省二级水泥路直通佳木斯、双鸭山、虎林、饶河等县市,总场部街道100%是水泥路,通村水泥路直通各个管理区;自来水入户率100%;数字电视入户率100%;人均住房面积26平方米,其中楼房比例达70%以上;全场小城镇绿化面积达42%。
八五三農场从昔日的“学大寨光荣场”,到如今的“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锋”,已成为“北大荒现代农业大公园”。农场(分公司)102万亩耕地上,已建成农业部4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2条科技走廊和7条科技示范带,总长度120公里;建设了4个占地15万平方米的现代农机装备园区,形成了以农机业务培训、农机具管理、农机具停放、农机具维修服务、农机具销售及农机具展示观光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农机装备园区。
“我去过许多国家,也到过中国许多湿地,像北大荒雁窝岛保护这么好、这么完整的湿地还是第一次看到。”2018年8月16日,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胡鞍钢来八五三时说。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雁窝岛湿地面积百万亩,其中核心区面积30万亩,是中国著名的挠力河流域湿地的核心区,湿地由西向东呈带状,湿地最宽处7公里,最窄处0.5公里,总体保存了原始沼泽的自然面貌。保护区内生长着野大豆、小叶樟等各种高、低等植物56科500余种;有兽类5目12科25种;有大雁丹顶鹤、白鹳、天鹅等珍奇鸟类7目9科189种;鱼类8科25种,还有大量的水生生物、昆虫资源,是我国难得的生物多样性基因库,是三江平原的湿地缩影,具有生态系统的自然性、稀有性、典型性和完整性。保护区内不仅有雁窝岛、天鹅湖、大雁湖、英雄湖、仙女湖(四湖一岛)等自然景观,还有800年前的女真人古城遗址、北大荒雁窝岛展览馆、雁窝岛烈士陵园、现代化农业科技长廊等一大批人文景观。
保护区的建立,给湿地带来无限生机,无疑为我国濒危物种的保护开辟了一块永久性的栖息地,对调节三江平原气候、蓄洪防旱、降调污染发挥了巨大作用。每到盛夏和金秋季节,这里更焕发出仙境般迷人的景象,蓝天旷野间水草连天,杏黄色的野浮萍争相开放在宽阔的水面上,丹顶鹤、天鹅、灰鹤、白鹳等大型涉禽、游禽或在水中啄鱼,或在碧空翱翔,受惊的雁群结队起飞,振翅声和鸣叫声象疾风一样掠过草地传向远方,让置身其间的游客震撼心扉、流连忘返。近年来,国内多家科研部门以及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俄罗斯等国的专家多次来保护区进行实地科考,国际鹤类基金会、日本野生鸟协会、日本海外经济协力基金会的考察员也相继来雁窝岛自然保护区考察,对湿地保护工作及保护区壮丽的自然景观给予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