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经营策略

2018-06-08陈津津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14期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

陈津津

[提要] 我国金融业要想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实行利率市场化,这是顺应全球一体化的做法。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化不仅给我国带来机遇,也使我国银行面临巨大的挑战。所以,在利率市场化影响下商业银行只能尽快提出应对策略。本文叙述与利率市场化相关的理论基础,同时对我国商业银行现状以及影响做出说明,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4月18日

一、利率市场化相关概念和理论

(一)利率市场化相关概念。利率市场化应包括以下内容:(1)金融交易的双方才是决定利率的主体。在一项交易活动中,交易双方为盈余主体与赤字主体,双方应对资金交易中的各种具体条款,例如价格、期限等进行充分的协商;(2)由交易市场来决定利率的期限结构、风险结构。有关金融政府机构想要对市场上利率的期限、风险结构等进行精准的测量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同时,资金交易的双方主体应该合理依据这项交易的各个利率结构来决定协议价格,确定具体利率水平,有利于金融市场上利率结构的合理性;(3)利率市场化并非代表着请求当局彻底放弃对市场上利率的掌管,而是让政府具有间接调控金融市场的权力,间接调控是政府调控的主要手段,例如市场上的资金供求要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进行间接调控,但因为不能干扰市场的正常运营秩序,所以这种手段不宜过多使用。

(二)利率市场化经典理论

1、金融抑制理论。麦金农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由政府认为管制的低水平利率会阻碍金融市场的发展,应该进行市场改革,使金融自由化。当政府特意对市场上的各项金融活动以各种行政手段加以控制时,就抑制了利率的升高,使利率一直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这将导致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经济效率变得低下,降低了金融市场的效率。

2、金融深化理论。深化理论指出,如果金融市场的供求没有决定利率价格,那么这就是一个没有被充分市场化的金融市场。利率由市场供求决定能够有效提高利率,从而增加了储蓄,提高了金融市场效率,带动了经济的有效增长。

但是在实际情况下,我们应该综合考虑利率上升的影响,虽然由于利率上升,储蓄增加,但同时也抑制了在投资上的需要。

二、利率市场化下我国银行经营模式现状

(一)我国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变化。由图1数据可得,截至2015年底,银行的总资产达到199.3万元,同比增长15.1%;资产总额的增加既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监管体制改革的原因,也有我国总体经济稳定增长的原因。(图1)

同时,由于商业银行负债成本和政府监管的原因,商业银行经营实体经济比较艰难,以至于商业银行在信贷上投放的资产较多,银行对风险资产更加偏好。银行资产更多地进行投资,而同业拆借业务也不再仅仅作为银行间资金借贷的融通工具,现在更多的作为了银行增加利润、吸取资金,管理资产负债的一项工具。2015年的贷款额比2014年增加4,338亿元,已经达到了17.9万亿元。

(二)我国银行收入和盈利能力变化

1、收入结构。从图2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银行的收入结构中依旧靠传统的利息净收入为主要部分,占比了57.7%,远远地超过了另外的投资收益、手续费及佣金的占比。在利率市场化中,由于利率上升,也给利率带来更大范围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原本各经济变量的稳定性,少了银行利差,对一类银行有很大负面影响,就是以利息收入为主的银行,情况严重的话还会使经营亏损。(图2)

2、存贷利差。刚开始是银行为了吸引顾客降低贷款的利率,在此同时负债的成本也会因为放松了存款利率管制而大大提升,提高贷款的利率水平是银行盈利的重要手段,因此银行不会长时间降低贷款利率,时间非常短暂。

3、盈利能力。在近三年,我国银行普遍保持在30%的中间业务增长,但是主要的收入来源依旧是利息差收入,我国银行的中间业务在国际市场上的营业水平较低,缺乏金融创新,除了部分商业银行,其他银行由于国内长期分业经营,基本上除了以代理的途径,都不开展另外的金融领域的业务。

三、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银行经营模式的影响

(一)促进创新银行业务种类

1、我國金融业创新由于早期的利率管制受到限制。金融创新是现如今金融业持续性发展的必经之路,从银行业发展进程看,商业银行总是可以在竞争中和追求利润过程中,不断在产品、机制等方面进行金融业务的创造性开展,除此之外还要在市场上有自己的特色,客户才会更加满意。

2、利率市场化,使银行更加倾向进行金融创新来提高市场竞争力。现在的商业银行,是可以自己定价的,银行的金融创新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传统类的商业银行,在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存贷利率差变小是一定的结果,这样利润的来源会不稳定。在很多压力之下,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创新会加快,各项中间业务也必须积极开展,这样缩小了传统业务所占份额,为银行提供了利润。

(二)推动信贷资金的合理分配。在我国国内严格的利率管制下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利率不能准确地衡量风险。商业银行更倾向于用将远低于市场利率的贷款利率,纷纷投向国有企业、政府支持企业等。而使得这些企业获得资金成本低,就会忽视资金的最大化利用,浪费了信贷资金。对于企业而言,利率市场化改革后,资金的获得成本由于贷款利率的升高而变得昂贵,促使了企业会更加有效配置信贷资金。对于银行而言,由于商业银行有了自主定价权,并且伴随着激烈的在市场上的存贷款竞争,银行在选取客户时就会更加谨慎,给出更加合理的贷款价格。

(三)促进经营模式综合化。一方面由于存贷款利差减少,传统业务盈利能力减弱,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创新业务模式,并且随着更加繁荣的直接融资市场,商业银行间的竞争越加激烈。在这些因素下,商业银行迫于各种经营,或者竞争压力,必然要使经营模式综合化,丰富各种业务;另一方面由于不断加深的金融自由化,商业银行会与其他机构相互进行业务上的渗透、交叉,都在试图不断扩展本身的业务范围,促进形成综合化的经营模式。

四、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

(一)加大创新力度

1、向非传统的盈利业务进行转变

(1)创新中间业务。银行必然要在中间业务上投入更多精力来满足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目标,以提高对利率市场化冲击的适应。从当前来看,银行在资产证券化、信用担保、证券承销等银行的相关业务上可以开展进一步的发展。

(2)创新零售业务。零售业务是互联网时期发展的产物,对银行经营模式转型起到很大的作用。由于各种个性化手机App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可以发展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电子业务。

(3)创新批发业务。银行可以向企业进行大批量的业务,从而使收入大幅度提高,所以当前商业银行可以加大投入批发业务,提高经营能力,促进盈利业务转型。

2、创新传统业务。在保持传统业务巩固发展的优势条件下,银行还是应当不断地进行业务和市场创新,并且巩固和深化传统的信贷业务,如品牌策略、低价策略。促进银行利润的增长。

(二)加强风险管理能力。首先,目前而言,银行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是全面提高银行的风险测量工具的研发与应用。只有打好了风险计量模型的基础,才能真正落实利率风险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才能达到全面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使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水平有所提升;其次,风险管理团队的建设应进一步完善。在全体员工中通过普及风险只是进行培训教育,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关于风险控制的相关激励机制,让员工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办理业务,对违规人员有相应的处罚措施。

(三)完善银行治理结构。银行可以在目前银行治理情况的基础上,更深一步地进行规划和完善,从而使其管理方法得以创新,绩效考核体系得以强化,为进一步提升银行利润额奠定基础。

(四)加强培训员工队伍的力度。对员工的培训不仅是员工自我成长的需要,也有助于银行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本价值,促进银行自身的发展。银行应当将对客户经理的培训归纳于企业的战略发展过程中,在对客户经理的培训上引起银行的重视。培训的内容不仅要包括对银行文化的了解、經营发展现状,银行的主要特色产品,更重要的是银行要定期对客户经理进行基于多变的市场状况,使经理能够使用并提升能力的培训,而对于新入职的经理更要用心去培训,并注意完善事后跟踪,建立健全员工的培训制度。

主要参考文献:

[1]黄金老.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J].经济研究,2001(1).

[2]罗纳德·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3]王国松.中国的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J].经济研究,2001(6).

[4]朱霞,刘松林.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2).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